微波与涂膜对草莓的保鲜效果

目 录
1 引言 1
1.1 草莓生产状况 1
1.2 草莓保鲜的研究进展 1
1.2.1 辐照处理 1
1.2.2 壳聚糖涂膜处理 1
1.3 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2
2 材料与方法 2
2.1 试验材料 2
2.2 主要试剂 2
2.3 主要仪器 2
2.4 试验方法 2
2.4.1 研究方法 2
2.4.2 分析方法 3
3 结果与分析 5
3.1 微波处理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 5
3.1.1 微波处理对草莓果实感官评价的影响 5
3.1.2 微波处理对草莓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5
3.1.3 微波处理对草莓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6
3.1.4 微波处理对草莓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6
3.1.5 微波处理对草莓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7
3.1.6 微波处理对草莓果实中POD活性的影响 8
3.1.7 微波处理对草莓果实中SOD活性的影响 8
3.2 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 9
3.2.1 涂膜处理对草莓果实感官评价的影响 9
3.2.2 涂膜处理对草莓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9
3.2.3 涂膜处理对草莓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10
3.2.4 涂膜处理对草莓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10
3.2.5 涂膜处理对草莓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11
3.2.6 涂膜处理对草莓果实中P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OD活性的影响 12
3.2.7 涂膜处理对草莓果实中SOD活性的影响 12
3.3 微波与涂膜复合处理对草莓保鲜效果的影响 13
3.3.1 复合处理对草莓果实感官评价的影响 13
3.3.2 复合处理对草莓果实失重率的影响 13
3.3.3 复合处理对草莓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14
3.3.4 复合处理对草莓果实中可滴定酸含量的影响 14
3.3.5 复合处理对草莓果实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15
3.3.6 复合处理对草莓果实中POD活性的影响 16
3.3.7 复合处理对草莓果实中SOD活性的影响 16
4 讨论 17
4.1 微波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保鲜的影响 17
4.2 壳聚糖涂膜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保鲜的影响 18
4.3 微波与涂膜复合处理对草莓果实采后保鲜的影响 18
结论 20
致谢 21
参考文献 22
1 引言
1.1 草莓生产状况
草莓果实属浆果类,酸甜可口,含有丰富的矿物质、糖类、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成分,享有“水果皇后”之称。然而草莓含水量极高、组织娇嫩、果皮薄、易损伤、贮藏性差,一般常温下只能存放1~2d。到2015年,我国草莓的种植面积已超过200万亩,全国各省市均有种植[1]。许多农民通过种植草莓已经走上了小康之路,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了大量的健康新鲜草莓。目前,江苏省草莓种植面积达112041hm2,其中设施种植面积占64%,给种植户们带来丰富的回报[2]。在草莓的产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草莓贮藏保鲜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给农户和销售商们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更有效的延长草莓贮藏期,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需要对草莓贮藏期间的生理变化进行深入的了解。
1.2 草莓保鲜的研究进展
1.2.1 辐照处理
微波处理是一种由电子束照射到果实表面后,在果实中产生一系列辐射化学和生物学效应的保鲜技术[3]。在合适的剂量范围内,微波处理具有杀菌效果彻底、穿透力强、不影响营养价值、安全性高、成本低、使用范围广的优势[4-8]。目前,微波处理技术在食品加工和果蔬保鲜领域中的应用已经进入商业化应用阶段,效果显著[9]。戴美娟等人利用120W/60s微波处理有效提高了猕猴桃的贮藏期,延缓了皖翠猕猴桃的成熟衰老[10]。杨艾青等人使用100%功率微波对番茄处理10s,其各项指标下降幅度最小,腐烂率最低,保鲜效果最佳[11]。
1.2.2 壳聚糖涂膜处理
涂膜处理是一种应用天然高分子生物多糖与有机酸制成溶液,涂抹在果蔬表面起保鲜作用的技术[12]。果实表面形成的膜,具有半透膜的特性,可降低水分蒸发、抑制呼吸作用、阻止微生物侵入,保鲜效果较好[13]。壳聚糖是由甲壳素脱乙酰化后获得的壳聚糖通过一系列反应降解产生的低聚糖[14]。夏杏洲等人认为1%的壳聚糖涂膜处理可延长常温贮藏红江橙的保鲜期20d[15]。适当浓度的可溶性淀粉可抑制微生物活性,保持良好的风味。此外,由不同分子量的高分子涂膜剂所组成的复合材料,保鲜效果更好[16]。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本课题旨在探索不同功率微波处理、不同浓度壳聚糖涂膜处理、微波与涂膜复合处理对草莓贮藏期间的保鲜效果。研究不同功率微波、不同浓度壳聚糖处理对草莓采后贮藏期间的各种营养成分含量、衰老相关酶活性的影响规律。初步探讨微波、壳聚糖、复合技术处理草莓产生的代谢变化特点,为草莓储藏保鲜技术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寻求出更加安全有效的保鲜新途径,对推动复合处理技术在果蔬贮藏保鲜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本试验于2016年4月8日在植物生理实验室进行。供试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 )品种为“红颜”草莓,采自淮安市淮阴区王营镇甜甜草莓采摘园。采摘的草莓要求生长条件相同、九成熟(果实已经完全转红)、大小均匀一致(平均单果重为10g)、无病虫害与机械损伤、保留完整萼片、无畸形果,采后放于专业采摘篮中,并用PE保鲜膜密封,立即运回实验室进行预处理。
2.2 主要试剂
分析纯: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愈创木酚、过氧化氢、三氯乙酸、甲硫氨酸、氮蓝四唑、EDTA-Na2、核黄素、牛血清清蛋白、考马斯亮蓝G-250、乙醇、磷酸、氢氧化钠、酚酞、纳米氧化硅、乙酸、聚乙烯醇、丙三醇
食品级:变性淀粉、壳聚糖、单甘脂
2.3 主要仪器
722可见光分光光度计、分析天平、水浴锅、离心机、冰箱、电磁炉、冰袋、磁力搅拌器、超声波清洗器、糖量计、微量进样器、微波炉
2.4 试验方法
花萼萎蔫度(10) 9–10 无任何感官上的问题 7–9 有失水痕迹,不明显 5–7 能够看出花萼萎缩失水变小 <5 花萼出现干燥卷曲现象,失水变小
腐烂面积(30) 27–30 无任何感官上的问题 21–27 有很淡的水斑,不明显 15–21 开始有菌斑及水浸斑等腐烂痕迹 <15 大面积(30%以上)出现菌斑及水浸斑
4s 0.371±0.0101a 0.343±0.0172b 0.284±0.0124b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77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