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本试验采用辣椒‘苏椒5号博士王’品种为材料,研究蛭石、珍珠岩、草炭不同配比的混合栽培基质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以随机区组设计为基础,设置了4个不同配比处理1(草炭蛭石1:2)、处理2(草炭蛭石珍珠岩1:2:1)、处理3(草炭蛭石珍珠岩2:1:1)、处理4(草炭珍珠岩1:2)。通过对30天苗龄的辣椒进行生理指标分析表明,处理2辣椒幼苗生长最好,其次是处理4,效果最不理想的是处理1和处理3。处理2的辣椒幼苗,壮苗指数为0.0467,叶绿素含量为29.53mg/g,根系活力为742.22mg/g。由此得出,草炭蛭石珍珠岩=1:2:1为最佳的混合基质配比,最利于辣椒幼苗的生长。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2
1材料与方法3
1.1试验材料 3
1.2试验方法 3
1.3项目测定3
1.4数据分析4
2结果与分析4
2.1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形态的影响4
2.1.1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株高的影响4
2.1.2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茎粗的影响4
2.1.3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第一片真叶叶长和叶宽的影响5
2.2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全株鲜重和干重的影响5
2.3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壮苗指数的影响5
2.4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6
2.5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6
3讨论 6
3.1育苗基质与辣椒幼苗生长形态的关系6
3.2育苗基质理化性质与辣椒幼苗的关系6
3.3辣椒无土栽培育苗的应用意义7
4结论 8
致谢8
参考文献8
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引言
引言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又叫辣子,茄科(Solanaceae)辣椒属(Capsicum)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气候炎热的拉丁美洲热带地区,于明朝时被引人中国,从此成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餐桌上必备的一道美食。辣椒有颇高的营养价值,不仅含有丰富的辣椒素、β—胡萝卜素和矿物质等,它的维生素C含量也居于各大蔬菜的前列。既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还可入药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 1]。
近年来,我国农业可使用土地面积逐年减少,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约耕地,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蔬菜,生产中开始逐步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它不但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产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降低跑肥漏肥现象的发生,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早在1970年代,Woods等[2] 就通过番茄的种植实验证明了泥炭栽培的作物效果远高于土壤栽培。更重要的是它不受外界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打破了季节对作物的限制,除可以同期生产外,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仅满足了无公害蔬菜的市场需求,还调整了供需关系,稳定了市场价格。因此,辣椒作为我国的主要蔬菜作物,其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最近几年,树皮、菇渣、木屑等有机基质被陆续开发,据研究反应这些材料不仅可以大程度的缩减成本,同时还能减少栽培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我国虽然对基质的探究开始较晚,但因地制宜的办法已经被普遍采用。如长江地区的研究重点是稻壳炭化的使用情况。东北地区着重于泥炭、锯木屑的使用[3]。西北地区把重心放在了沙培技术上[4]。当前国内的高校及科研所也对基质的研究和开发投入了大量的心血。
农业废弃物也逐渐被开发成新的固体基质用于无土栽培。李晓强等以菇渣为主要材料,同时添加不同体积比的珍珠岩和蛭石,混合而成菇渣复合育苗基质,在浇灌清水和营养液条件下,进行了甜椒营养钵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菇渣中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草炭,菇渣复合育苗基质栽培下的番茄幼苗,其株高、茎粗、叶面积、壮苗指数等形态指标都远高于对照组(草炭:珍珠岩=1:1) [5]。吴英杰[6]等发现以菜园土为对照,将废弃物炉渣和菇渣按照1:1配比作为辣椒无土栽培基质时,辣椒增产18.73%。菌渣牛粪等复合基质添加保水剂也为新型节水农业提供了参考。张黎杰等[7]发现在菌渣牛粪(3:1)与发酵料∶草炭∶珍珠岩4:1:1的复合基质添加保水剂配制成的一种持水性基质,其基质的持水性能优于其他处理,既能降低灌溉的劳动成本,节约水资源,而且其生产的辣椒生长发育指标和产量显著优于土壤栽培。梁玉芹等[8]以威狮11号辣椒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秋延后茬口无土基质栽培条件下,开展配方优选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方1:沙子、蛭石、花生糠、鸡粪(6︰2︰2︰1)栽培下辣椒基础养分含量最高。张毅[9]等以“世纪红”品种为材料的实验效果表明:T2(玉米秸秆:蛭石 2:1)配方优良。在长江以南地区,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李利兰等[10]以稻壳为主要的基质配比试材,得出辣椒无土栽培的最适基质配比:稻壳/河沙的混合基质:纯稻壳基质=1:1。因此,应地制宜的选择合理的基质及其合适的配比,对辣椒幼苗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环境的保护。
当前辣椒生产中常用的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等。珍珠岩是轻质的团聚体,由一种灰色火山岩 (铝硅酸盐)加热至1000°C时,岩石颗粒膨胀而成,也因此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吸水性和持水力。蛭石在高温的作用下会发生膨胀,是一种自然、无毒害的矿物质[11]。它对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幼苗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能长久的为植物提供水分和养料,对于根系的固定也有所帮助[12]。草炭,是由泥炭类的苔藓植物,在酸性沼泽地里形成的。因为其养分丰富,吸水性强,所以草炭是目前公认的理化性质最佳、使用最广泛的无土栽培基质[13]。
但单一基质的理化性质较差,栽培时均存在相应的缺点,如珍珠岩和细砂持水力低,草炭资源有限,岩棉易污染。因此在辣椒育苗中,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实现基质的相互配合使用,对于改善基质的理化性质,促进植物生长,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如果能为草炭找寻适合辣椒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比,不仅能使基质利用率更高更加环保,满足园艺生产需求,减少生产成本,也将有助于草炭资源合理保护[14]。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或绪论)2
1材料与方法3
1.1试验材料 3
1.2试验方法 3
1.3项目测定3
1.4数据分析4
2结果与分析4
2.1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形态的影响4
2.1.1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株高的影响4
2.1.2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茎粗的影响4
2.1.3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第一片真叶叶长和叶宽的影响5
2.2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全株鲜重和干重的影响5
2.3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壮苗指数的影响5
2.4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叶绿素含量的影响6
2.5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6
3讨论 6
3.1育苗基质与辣椒幼苗生长形态的关系6
3.2育苗基质理化性质与辣椒幼苗的关系6
3.3辣椒无土栽培育苗的应用意义7
4结论 8
致谢8
参考文献8
不同基质配比对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
引言
引言
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又叫辣子,茄科(Solanaceae)辣椒属(Capsicum)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气候炎热的拉丁美洲热带地区,于明朝时被引人中国,从此成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餐桌上必备的一道美食。辣椒有颇高的营养价值,不仅含有丰富的辣椒素、β—胡萝卜素和矿物质等,它的维生素C含量也居于各大蔬菜的前列。既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还可入药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 1]。
近年来,我国农业可使用土地面积逐年减少,为了最大程度的节约耕地,生产出优质高产的蔬菜,生产中开始逐步采用无土栽培技术。它不但能够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强植物的抗逆性和产量,同时还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降低跑肥漏肥现象的发生,极大的节约了生产成本。早在1970年代,Woods等[2] 就通过番茄的种植实验证明了泥炭栽培的作物效果远高于土壤栽培。更重要的是它不受外界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打破了季节对作物的限制,除可以同期生产外,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仅满足了无公害蔬菜的市场需求,还调整了供需关系,稳定了市场价格。因此,辣椒作为我国的主要蔬菜作物,其无土栽培技术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最近几年,树皮、菇渣、木屑等有机基质被陆续开发,据研究反应这些材料不仅可以大程度的缩减成本,同时还能减少栽培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我国虽然对基质的探究开始较晚,但因地制宜的办法已经被普遍采用。如长江地区的研究重点是稻壳炭化的使用情况。东北地区着重于泥炭、锯木屑的使用[3]。西北地区把重心放在了沙培技术上[4]。当前国内的高校及科研所也对基质的研究和开发投入了大量的心血。
农业废弃物也逐渐被开发成新的固体基质用于无土栽培。李晓强等以菇渣为主要材料,同时添加不同体积比的珍珠岩和蛭石,混合而成菇渣复合育苗基质,在浇灌清水和营养液条件下,进行了甜椒营养钵育苗试验。结果表明,菇渣中氮磷钾等微量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草炭,菇渣复合育苗基质栽培下的番茄幼苗,其株高、茎粗、叶面积、壮苗指数等形态指标都远高于对照组(草炭:珍珠岩=1:1) [5]。吴英杰[6]等发现以菜园土为对照,将废弃物炉渣和菇渣按照1:1配比作为辣椒无土栽培基质时,辣椒增产18.73%。菌渣牛粪等复合基质添加保水剂也为新型节水农业提供了参考。张黎杰等[7]发现在菌渣牛粪(3:1)与发酵料∶草炭∶珍珠岩4:1:1的复合基质添加保水剂配制成的一种持水性基质,其基质的持水性能优于其他处理,既能降低灌溉的劳动成本,节约水资源,而且其生产的辣椒生长发育指标和产量显著优于土壤栽培。梁玉芹等[8]以威狮11号辣椒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秋延后茬口无土基质栽培条件下,开展配方优选试验,结果表明在配方1:沙子、蛭石、花生糠、鸡粪(6︰2︰2︰1)栽培下辣椒基础养分含量最高。张毅[9]等以“世纪红”品种为材料的实验效果表明:T2(玉米秸秆:蛭石 2:1)配方优良。在长江以南地区,水稻作为主要的粮食作物,李利兰等[10]以稻壳为主要的基质配比试材,得出辣椒无土栽培的最适基质配比:稻壳/河沙的混合基质:纯稻壳基质=1:1。因此,应地制宜的选择合理的基质及其合适的配比,对辣椒幼苗的生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有助于环境的保护。
当前辣椒生产中常用的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等。珍珠岩是轻质的团聚体,由一种灰色火山岩 (铝硅酸盐)加热至1000°C时,岩石颗粒膨胀而成,也因此具有较好的透气性、吸水性和持水力。蛭石在高温的作用下会发生膨胀,是一种自然、无毒害的矿物质[11]。它对植物的根系生长和幼苗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还能长久的为植物提供水分和养料,对于根系的固定也有所帮助[12]。草炭,是由泥炭类的苔藓植物,在酸性沼泽地里形成的。因为其养分丰富,吸水性强,所以草炭是目前公认的理化性质最佳、使用最广泛的无土栽培基质[13]。
但单一基质的理化性质较差,栽培时均存在相应的缺点,如珍珠岩和细砂持水力低,草炭资源有限,岩棉易污染。因此在辣椒育苗中,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实现基质的相互配合使用,对于改善基质的理化性质,促进植物生长,有着重要意义。与此同时,如果能为草炭找寻适合辣椒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比,不仅能使基质利用率更高更加环保,满足园艺生产需求,减少生产成本,也将有助于草炭资源合理保护[14]。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1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