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果实内硒元素形态分布特点研究(附件)
本文以翠冠梨、翠玉梨和砀山酥梨为试验材料,采用ICP-MS检测法,微波消解法进行处理,对三个品种梨的果皮、果肉、果核的硒元素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同时以砀山酥梨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硒元素初级次级形态。结果表明(1)幼果期梨果实不同部位硒元素含量存在差异,其中砀山酥梨不同部位硒元素含量高低为果核>果皮>果肉;而翠冠和翠玉梨果实不同部位硒元素含量高低为果核>果肉>果皮;果实发育的膨大期,砀山酥和翠冠梨高低顺序为果皮>果核>果肉,翠玉果核>果肉>果皮;果实发育的成熟期,砀山酥梨果皮>果核>果肉,翠冠和翠玉果核>果皮>果肉。品种间无明显的变化规律。(2)幼果期果核和果肉中硒元素含量变化规律相似,高低顺序皆为翠玉梨>翠冠梨>砀山酥梨;果皮中硒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翠玉梨>砀山酥梨>翠冠梨;膨大期果核、果肉、果皮中硒元素含量变化规律相似,高低顺序皆为翠玉梨>砀山酥梨>翠冠梨。成熟期果核中硒元素含量顺序为翠玉梨>翠冠梨>砀山酥梨,果肉和果皮中硒元素含量顺序皆为翠玉梨>砀山酥梨>翠冠梨。(3)硒主要分布在梨有机物中,蛋白硒和硒多糖是富硒梨中硒的主要存在形态,蛋白硒占总有机硒的55%,多糖硒占总有机硒硒的45%。蛋白质硒组分中,盐溶性蛋白质结合硒量最多,占总硒的质量分数为18%;硒多糖组分中,水溶性硒多糖量最多,占总硒的质量分数为18%。关键词 梨 ,硒元素,贮存形态,分布规律
目 录
1 引言 1
1.1 硒的研究现状 1
1.2 硒元素的测定方法 1
1.3 硒在植物中的形态分析 2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2 材料与方法 3
2.1 试验材料 3
2.2 仪器与设备 3
2.3 样品预处理 3
2.4 实验方法 4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5
3 结果与分析 6
3.1 同一品种梨果实内不同部位硒元素的分布 6
3.2 同一时期不同品种梨果实不同部位的硒元素的含量比较 8
3.3 砀山酥梨成熟期果肉硒形态分布特点 10
4 讨论 11
4.1 梨果实中硒元素的分布 11
4.2 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山酥梨成熟期果肉硒形态分布特点 12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1.1 硒的研究现状
几十年来,在植物中检测硒之后,人类逐渐认识到几十年来硒是人类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它的缺乏和过量会导致身体产生各种疾病[8]。近年来,随着硒免疫机制研究和生物抗氧化研究的深入,特别是与癌症和衰老相关的生物自由基理论的研究,人们对硒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虽然硒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尚未明确,但对植物硒形态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3]。
1.2 硒元素的测定方法
目前,硒含量的检测方法很多,但根据其基本原理,检测植物硒含量的常用方法有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4]。
1.2.1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检测硒含量最常用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氢化物原子可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和原子荧光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是最常用的分光光度法[912]。
1.2.2 电化学方法
Se(IV)的电还原或催化性质是通过电化学分析测定样品中Se(IV)的理论基础。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极谱法,溶出伏安法,电位滴定法和离子选择性滴定法。等待。其中,极谱和阴极溶出伏安法具有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分光光度法简单便宜,大批量样品中硒检测快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6]。
1.2.3 色谱法
色谱法是近年来一直在兴起的微量硒检测方法[7]。由于其具有快速,简单,高效,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样品用量少,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医疗等领域。检测食品和其他领域的痕量硒。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是两种常用的色谱方法[17]。但是,单独使用两种色谱图不能检测到痕量硒样品[20]。实际应用常常结合质谱或其他技术来检测食物等。样品中的痕量硒及其现有形式[13]。
1.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痕量硒分析方法[14]。基本原理是在酸性环境下试验的样品用惰性气体雾化并雾化。进入等离子体区[15]后,转换为带正电的离子后,样品中的微量硒通过质谱分析分离并确定质谱的峰强度[16]。
1.3 硒在植物中的形态分析
元素形式包括物理和化学形式[1]。通常,元素形式通常指化学形式,这意味着元素以某种离子或分子的形式存在,包括其各种氧化态,各种可能的配体等[4]。研究表明[5],硒的代谢,转移和生物活性主要取决于硒的形态。因此,全面评估食物中的硒应该包括硒总量和硒形态分析[2]。从宏观角度来看[22],食品中的硒分为无机硒和有机硒,其中无机硒主要是硒酸盐和亚硒酸盐,有机硒更为复杂,包括硒氨基酸,甲基硒和复合硒[33]。蛋白质,硒核酸,硒多糖。尽管过去二十年来,元素形态分析的手段不断推进,由于食物中硒的形式过于复杂,含量低,缺乏相应的标准,硒在食品中的现状是质的[30]。
硒可以以无机硒酸盐和亚硒酸盐以及有机硒代蛋氨酸和硒代半胱氨酸的形式分布于自然界和生物体中,并且硒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由硒的存在决定[32]。通过含量测定,一般来说其毒理学性质为:H2Se> Na2SeO3> Na2SeO4>有机硒[25]。因此,在检测植物中的痕量硒时,不仅要分析其含量,还应分析其存在状态[22]。目前,硒的测定已从痕量和超痕量发展到有机硒化合物的测定[29]。组合技术的发展为植物中硒形态的分离和检测做出了重大贡献[24]。 HPLCICPMS是目前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和气相色谱法,常用的检测技术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20],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不仅分析系统稳定,重复性好,而且灵敏度很高,可以有效用于样品中硒形态和含量的检测[23]。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硒是动物和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目前人体对于微量硒元素的吸收主要来自食品。硒的营养特性和毒性与摄入硒的含量和存在形态密切相关[1]。为此以梨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品种梨各个部位(果皮、果肉、果核)的预处理,用仪器对梨各部位的含硒成分的测定,系统的了解不同品种梨的果实内各个部位不同时期的具体含硒量,探明梨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2],采用不同的浸提液提取梨中的蛋白质,水提取梨中的多糖,并测定它们的含量,用微波消解法消化, ICPMS法测各组分中的含硒量[23],研究梨中的硒含量以及分布对于评定其营养价值有着重要作用,为富硒梨生产提供更加详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上的支撑。同时,也指导我们科学补硒[31]。
目 录
1 引言 1
1.1 硒的研究现状 1
1.2 硒元素的测定方法 1
1.3 硒在植物中的形态分析 2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2 材料与方法 3
2.1 试验材料 3
2.2 仪器与设备 3
2.3 样品预处理 3
2.4 实验方法 4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5
3 结果与分析 6
3.1 同一品种梨果实内不同部位硒元素的分布 6
3.2 同一时期不同品种梨果实不同部位的硒元素的含量比较 8
3.3 砀山酥梨成熟期果肉硒形态分布特点 10
4 讨论 11
4.1 梨果实中硒元素的分布 11
4.2 砀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山酥梨成熟期果肉硒形态分布特点 12
结论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1 引言
1.1 硒的研究现状
几十年来,在植物中检测硒之后,人类逐渐认识到几十年来硒是人类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它的缺乏和过量会导致身体产生各种疾病[8]。近年来,随着硒免疫机制研究和生物抗氧化研究的深入,特别是与癌症和衰老相关的生物自由基理论的研究,人们对硒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虽然硒在植物营养中的作用尚未明确,但对植物硒形态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3]。
1.2 硒元素的测定方法
目前,硒含量的检测方法很多,但根据其基本原理,检测植物硒含量的常用方法有分光光度法,电化学分析法,色谱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4]。
1.2.1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检测硒含量最常用的方法。根据不同的原理,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氢化物原子可分为紫外分光光度法,催化动力学分光光度法,分子荧光和原子荧光光谱法。荧光光谱法是最常用的分光光度法[912]。
1.2.2 电化学方法
Se(IV)的电还原或催化性质是通过电化学分析测定样品中Se(IV)的理论基础。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极谱法,溶出伏安法,电位滴定法和离子选择性滴定法。等待。其中,极谱和阴极溶出伏安法具有选择性好,操作简便,分光光度法简单便宜,大批量样品中硒检测快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6]。
1.2.3 色谱法
色谱法是近年来一直在兴起的微量硒检测方法[7]。由于其具有快速,简单,高效,高选择性,高灵敏度,样品用量少,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制药,医疗等领域。检测食品和其他领域的痕量硒。高效液相色谱和气相色谱是两种常用的色谱方法[17]。但是,单独使用两种色谱图不能检测到痕量硒样品[20]。实际应用常常结合质谱或其他技术来检测食物等。样品中的痕量硒及其现有形式[13]。
1.2.4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是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痕量硒分析方法[14]。基本原理是在酸性环境下试验的样品用惰性气体雾化并雾化。进入等离子体区[15]后,转换为带正电的离子后,样品中的微量硒通过质谱分析分离并确定质谱的峰强度[16]。
1.3 硒在植物中的形态分析
元素形式包括物理和化学形式[1]。通常,元素形式通常指化学形式,这意味着元素以某种离子或分子的形式存在,包括其各种氧化态,各种可能的配体等[4]。研究表明[5],硒的代谢,转移和生物活性主要取决于硒的形态。因此,全面评估食物中的硒应该包括硒总量和硒形态分析[2]。从宏观角度来看[22],食品中的硒分为无机硒和有机硒,其中无机硒主要是硒酸盐和亚硒酸盐,有机硒更为复杂,包括硒氨基酸,甲基硒和复合硒[33]。蛋白质,硒核酸,硒多糖。尽管过去二十年来,元素形态分析的手段不断推进,由于食物中硒的形式过于复杂,含量低,缺乏相应的标准,硒在食品中的现状是质的[30]。
硒可以以无机硒酸盐和亚硒酸盐以及有机硒代蛋氨酸和硒代半胱氨酸的形式分布于自然界和生物体中,并且硒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由硒的存在决定[32]。通过含量测定,一般来说其毒理学性质为:H2Se> Na2SeO3> Na2SeO4>有机硒[25]。因此,在检测植物中的痕量硒时,不仅要分析其含量,还应分析其存在状态[22]。目前,硒的测定已从痕量和超痕量发展到有机硒化合物的测定[29]。组合技术的发展为植物中硒形态的分离和检测做出了重大贡献[24]。 HPLCICPMS是目前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和气相色谱法,常用的检测技术包括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20],原子荧光光谱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不仅分析系统稳定,重复性好,而且灵敏度很高,可以有效用于样品中硒形态和含量的检测[23]。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硒是动物和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目前人体对于微量硒元素的吸收主要来自食品。硒的营养特性和毒性与摄入硒的含量和存在形态密切相关[1]。为此以梨作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品种梨各个部位(果皮、果肉、果核)的预处理,用仪器对梨各部位的含硒成分的测定,系统的了解不同品种梨的果实内各个部位不同时期的具体含硒量,探明梨中硒的赋存形态、分布及含硒大分子的提取分离技术[2],采用不同的浸提液提取梨中的蛋白质,水提取梨中的多糖,并测定它们的含量,用微波消解法消化, ICPMS法测各组分中的含硒量[23],研究梨中的硒含量以及分布对于评定其营养价值有着重要作用,为富硒梨生产提供更加详实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上的支撑。同时,也指导我们科学补硒[3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