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本试验主要研究了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稻麦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籽粒的干物质累积、灌浆速率、淀粉还有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从而通过这些物质含量的变化,再深入讨论稻麦秸秆还田对小麦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稻草还田和稻麦草还田的处理下,小麦的穗数和千粒重在秸秆还田处理下具有显著相关性,小麦穗数分别降低了22.17×104·hm-2和23.49×104·hm-2;千粒重分别增加了1.92g和2.55g。秸秆还田对直链淀粉的含量有显著影响,受这一处理方式的影响支链淀粉和总链淀粉的含量也都下降,具有显著性差异。淀粉的糊化特性是影响小麦品质的最重要指标,通过试验发现在秸秆还田处理的方式下种植小麦会明显降低小麦的这一重要特性,进而降低生产出的食品的品质和口感。关键词 小麦,秸秆还田,产量,品质
目 录
1 引言 1
1.1秸秆还田的性质和作用 1
1.2秸秆还田的分类 1
1.3秸秆还田的意义 2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2.1试验设计 2
2.2供试材料 3
2.3测定项目与方法 4
2.4数据分析 6
3结果和分析 6
3.1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6
3.2秸秆还田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10
4结果与讨论 12
4.1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产量无显著影响 12
4.2秸秆还田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13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土壤是维持植物生长发育的最根本基础,它是由各种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营养、水、肥、气、热还有微生物等组成[1]。不同的土壤结构和不同量的组成成分都会影响植物的良好生长发育。为了给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对土壤的处理措施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主要是研究稻麦秸秆还田以后对土壤产生的利弊影响来判断是否适宜小麦的生长发育,并分析其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秸秆还田,顾名思义就是将收获的作物的秸秆通过一些处理的方式埋于土壤中,使之重新又回到田间。在时间的推移下,它与土壤又会发生哪些反应,从而对新播种的作物会产生哪些影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秸秆还田的性质和作用
研究发现,秸秆中有大量的有机物料,这种物料在重新归还于土壤后,经过时间的推移逐渐腐解与土壤充分结合,就可以转化成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同时也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和调节土壤的通气透水性和理化性状,有时也会增加一些氮磷钾的含量[2,3];既然对土壤有较大的影响,那么对作物的影响肯定是存在的,这里主要以小麦为例,通过秸秆还田的处理方式发现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还有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产生了影响[4,5]。小麦要想达到高产,它的碳氮利用和转运以及干物质的积累都具有很明显的影响作用,从而更直接地影响小麦的产量多少和品质的好坏[6,7]。
1.2秸秆还田的分类
主要有五大类,分别是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以及过腹还田。现在主要还是集中于水稻秸秆和玉米还田对小麦的生长以及发育,还有产量和品质的研究[810]。
本文选择的主要秸秆还田方式是秸秆粉碎翻压还田,选择这个方式主要是因为这样能够很有效的改善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还可以将秸秆里的营养物质很好的保留在土壤里以便给作物供应。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肥料的利用效率,同时可以锻炼作物具有较高的抗盐碱性的能力[11]。
1.3秸秆还田的意义
秸秆还田避免了农民焚烧秸秆,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并有效的解决了土壤养分不足存在的一系列影响植物生长以及发育的问题,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大大降低。因此,秸秆还田对生态环境的促进和经济效益的增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2]。
秸秆还田可以为土壤补充一些养分。因为作物秸秆中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氮磷钾、有机物质和养分等,所以在秸秆被翻压与土壤混合时就会很好的将这些物质留存在土壤里,那么土壤的性质就会变得越来越好[13]。
秸秆还田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和运动速度的加快,这样有利于土壤形成良好的结构,从而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以及发育[12]。
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不能一味的为了提高产量而无节制的施用农药,这样只会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在作物因肥料不足的情况下利用秸秆还田处理来弥补作物所需要的养分是很不错的选择。
秸秆还田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很多时候农民为了省事将不要的秸秆直接焚烧,这样对环境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造成空气污染、影响飞机飞行,严重时还会引发火灾。所以采用秸秆还田处理对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有很大作用。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4个秸秆还田处理,分别是秸秆不还田、稻草还田、麦草还田以及稻麦草还田处理,重复三次。在稻草还田处理下,年还田量达到7500Kg hm2;在麦草还田处理下,年还田量达到6000Kg hm2;在稻麦草还田处理下,年还田量达到7500Kg hm2、6000Kg hm2(详见表1)。
2.2供试材料
2.2.1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5年至2017年在江苏省扬中市油坊镇试验基地(32°19’ N, 119°42’ E)进行。试验所在地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土地,它处在长江三角洲。由于扬中是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所以这里的温度很适宜舒适,空气也很湿润,光照更是充实,并且还有充沛的雨水。扬中这个江里面的一个岛市丝毫不受交通的影响,同一些其他城市一样交通便捷。所以选择这个试验基地不需要担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更不需要担心交通的影响,为之后的试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2试验操作
此试验都设置了两季的水稻和小麦秸秆还田,选择了小麦生选6号的品种作为供试样品。首先就是将这些秸秆全部磨碎然后均匀的匀铺,秸秆不需要磨成特别碎的粉末状,大概十公分左右的长度。然后用机器把这些秸秆反转旋耕进土壤里,这里需要的深度在15cm左右[14]。将准备好的磷肥和钾肥当做底肥全部一次性施到土地里,接着就是将准备好的小麦品种播进土壤里。由于人工播种会存在深浅差别,这里需要借助机器来帮助播种。播种完在小麦的全生育期内当然不能忘了施肥料,将准备好的氮肥在拔节期分两次施入到地里[15]。
目 录
1 引言 1
1.1秸秆还田的性质和作用 1
1.2秸秆还田的分类 1
1.3秸秆还田的意义 2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
2.1试验设计 2
2.2供试材料 3
2.3测定项目与方法 4
2.4数据分析 6
3结果和分析 6
3.1秸秆还田对小麦产量的影响 6
3.2秸秆还田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10
4结果与讨论 12
4.1秸秆全量还田对小麦产量无显著影响 12
4.2秸秆还田对小麦籽粒品质的影响 13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土壤是维持植物生长发育的最根本基础,它是由各种不同大小的矿物颗粒、营养、水、肥、气、热还有微生物等组成[1]。不同的土壤结构和不同量的组成成分都会影响植物的良好生长发育。为了给植物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对土壤的处理措施就显得格外重要。
本文主要是研究稻麦秸秆还田以后对土壤产生的利弊影响来判断是否适宜小麦的生长发育,并分析其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秸秆还田,顾名思义就是将收获的作物的秸秆通过一些处理的方式埋于土壤中,使之重新又回到田间。在时间的推移下,它与土壤又会发生哪些反应,从而对新播种的作物会产生哪些影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秸秆还田的性质和作用
研究发现,秸秆中有大量的有机物料,这种物料在重新归还于土壤后,经过时间的推移逐渐腐解与土壤充分结合,就可以转化成速效养分和有机质。同时也能够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和调节土壤的通气透水性和理化性状,有时也会增加一些氮磷钾的含量[2,3];既然对土壤有较大的影响,那么对作物的影响肯定是存在的,这里主要以小麦为例,通过秸秆还田的处理方式发现对小麦的生长发育、产量还有水分的吸收和利用产生了影响[4,5]。小麦要想达到高产,它的碳氮利用和转运以及干物质的积累都具有很明显的影响作用,从而更直接地影响小麦的产量多少和品质的好坏[6,7]。
1.2秸秆还田的分类
主要有五大类,分别是秸秆覆盖还田、秸秆粉碎翻压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以及过腹还田。现在主要还是集中于水稻秸秆和玉米还田对小麦的生长以及发育,还有产量和品质的研究[810]。
本文选择的主要秸秆还田方式是秸秆粉碎翻压还田,选择这个方式主要是因为这样能够很有效的改善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还可以将秸秆里的营养物质很好的保留在土壤里以便给作物供应。除此之外,还可以增加肥料的利用效率,同时可以锻炼作物具有较高的抗盐碱性的能力[11]。
1.3秸秆还田的意义
秸秆还田避免了农民焚烧秸秆,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并有效的解决了土壤养分不足存在的一系列影响植物生长以及发育的问题,同时对环境的污染也大大降低。因此,秸秆还田对生态环境的促进和经济效益的增加有不可忽视的作用[12]。
秸秆还田可以为土壤补充一些养分。因为作物秸秆中含有一定量的纤维素、氮磷钾、有机物质和养分等,所以在秸秆被翻压与土壤混合时就会很好的将这些物质留存在土壤里,那么土壤的性质就会变得越来越好[13]。
秸秆还田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增加和运动速度的加快,这样有利于土壤形成良好的结构,从而有利于作物的生长以及发育[12]。
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在发展农业的同时不能一味的为了提高产量而无节制的施用农药,这样只会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在作物因肥料不足的情况下利用秸秆还田处理来弥补作物所需要的养分是很不错的选择。
秸秆还田能够改善生态环境。很多时候农民为了省事将不要的秸秆直接焚烧,这样对环境有着严重的不良影响,造成空气污染、影响飞机飞行,严重时还会引发火灾。所以采用秸秆还田处理对实现农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有很大作用。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1试验设计
本试验共设4个秸秆还田处理,分别是秸秆不还田、稻草还田、麦草还田以及稻麦草还田处理,重复三次。在稻草还田处理下,年还田量达到7500Kg hm2;在麦草还田处理下,年还田量达到6000Kg hm2;在稻麦草还田处理下,年还田量达到7500Kg hm2、6000Kg hm2(详见表1)。
2.2供试材料
2.2.1试验地点
试验于2015年至2017年在江苏省扬中市油坊镇试验基地(32°19’ N, 119°42’ E)进行。试验所在地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土地,它处在长江三角洲。由于扬中是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所以这里的温度很适宜舒适,空气也很湿润,光照更是充实,并且还有充沛的雨水。扬中这个江里面的一个岛市丝毫不受交通的影响,同一些其他城市一样交通便捷。所以选择这个试验基地不需要担心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更不需要担心交通的影响,为之后的试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2试验操作
此试验都设置了两季的水稻和小麦秸秆还田,选择了小麦生选6号的品种作为供试样品。首先就是将这些秸秆全部磨碎然后均匀的匀铺,秸秆不需要磨成特别碎的粉末状,大概十公分左右的长度。然后用机器把这些秸秆反转旋耕进土壤里,这里需要的深度在15cm左右[14]。将准备好的磷肥和钾肥当做底肥全部一次性施到土地里,接着就是将准备好的小麦品种播进土壤里。由于人工播种会存在深浅差别,这里需要借助机器来帮助播种。播种完在小麦的全生育期内当然不能忘了施肥料,将准备好的氮肥在拔节期分两次施入到地里[15]。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