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河滨水绿地植物调查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Abstract 1
1研究地概况2
2研究方法3
3研究结果与分析3
3.1物种组成概况 3
3.1.1总体概况3
3.1.2武定门公园 4
3.1.3东干长巷公园 5
3.1.4西干长巷公园6
3.2驳岸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7
3.3植物配置特点分析 9
3.3.1武定门公园植物配置分析 9
3.3.2东长干巷公园植物配置分析 10
3.3.3西长干巷公园植物配置分析 10
3.4人文景观植物造景 10
3.4.1东长干巷9组主题铜塑 10
3.4.2南都繁会图主题浮雕 11
3.4.3铜雕牧童遥指 11
4结论与建议 12
4.1各样地植物造景共性 12
4.2各样地植物造景异同 12
4.3建议 12
4.3.1增加植物的丰富度 12
4.3.2改进植物配置方式 13
4.3.3增加不同滨水植物群落间的差异 13
4.3.4运用乡土树种彰显地方特色 13
4.3.5体现文化内涵 13
致谢13
参考文献13
附录A 调查地植物名录总表15
附录B 西干长巷公园植物名录表23
附录C 东干长巷公园植物名录表27
附录D 武定门公园植物名录表31
附图1 武定门公园节点植物配置图36
附图2 东长干巷入口植物配置图37
附图3 东长干巷两小无猜景点植物配置图38
附图4 西长干巷公园入口植物配置图39
南京秦淮河滨水绿地植物调查
引言
引言
城市滨水区:笼统的说就是“城市中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其一般由水域、水际线、陆域三部分组成”[1]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从城市功能上看,她是一条生态廊道、她是一条遗产廊道、她是一条绿色休闲廊道、她是城市景观界面”[2]。而在滨水区的建设中,植物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构成景观的基础,又是发挥滨水带生态效益的决定因素,另外它还具有提供户外游憩场所的功能[3]。英国造园家克劳斯顿提出:“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科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他的内容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4]。”
城市滨水区的景观设计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改善滨水区环境,推动产业的发展,同时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公共空间,最重要的是在滨水区的景观设计中, 应充分尊重地域历史演进过程中的“生态足迹”[5],并与文化内涵、风土人情和传统的滨水活动有机结合,保护和突出历史建筑的特色。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悠久,而秦淮河是南京的母亲河,也是护城河,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目前,修整秦淮河滨水绿地植物群落, 提高河岸带生态系统多样性是南京城市规划的一项重要内容。本研究意在通过对南京秦淮河滨水绿地物种组成、植物配置及观赏特性等方面的调查,为南京乃至国内其他滨水绿地的植物利用、配置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对于促进城市滨水绿地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1研究地概况
南京市位于118.22°~119.14°E,31.14°~32.37°N,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0~15.9℃。全年主风向49月为东南风,103月为东北风。年降雨量1034~1276 mm,暴雨主要发生在汛期59月。年日照时数2212.8h,无霜期220~250d。
秦淮河是南京文化的摇篮,这里被誉为“六朝烟月之区,金粉荟萃之所”,兼有十代繁华之地,被后人称为“中国第一历史文化名河”,它是南京这座六朝古都历代兴衰的缩影,几经沧桑,始终不失为繁华之地。其全长110km,分为内秦淮、外秦淮,其中外秦淮是江宁的西北村至三汊河入江口,沿明城墙的东、南、西三面流过,长34km;内秦淮是城内不通江的河流,从东水关入城,经淮青桥、文德桥,出西水关,长约76km。
根据秦淮河自然地貌特征以及目前沿岸历史遗迹分布情况,把外秦淮河分为5个风貌段。即:“ 江” 、“山”、“水”、“城”、“林”[6](图1)。本文的研究对象为中华门
城堡风貌段,及从凤台桥至秦虹桥段落,该段以中华门城堡为中心,城墙与外秦淮河作为整体进行景观的规划建设,实现明城墙风光带规划的"一堡两翼" 格局(图2)。
该段落总面积约为133000m2,,河岸线
长约3950m,河道两岸规划建设不少于20m
宽的绿带,构成了独具“秦淮河+古城墙+绿色走廊”的秦淮河滨水风光带。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于2014年3月至5月进行,采用实地调查为主,文献研究为辅的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将中华门城堡风貌段分为3个片区,分别为:武定门公园及北园、东长干巷、西长干巷,后又细分为若干小片区,分别进行树种名称、胸径(地径)、冠幅(蓬径)、数量、覆盖面积等数据的测量与记录并拍摄照片、采集部分植物标本。
使用excel将所得数据进行分类整理,计算出相对多度、密度、相对高度、相对盖度、相对显著度、综合优势度比等植物群落相对重要值。综合运用归纳、演绎等科学方法,结合多学科理论知识综合的研究方法,对南京秦淮河滨水绿地植物的多样性进行调查研究。而植被数量生态学中重要值( Important Value,IV) 是由Curtis等研究森林群落时首先提出来的,它是反映某个物种在森林群落中作用和地位的综合数量指标[7]。后经过学者的改进及考究,将Curtis 的经典IV公式进行合理化的改变,本文采用以下计算公式进行数据的分析:
相对多度=某物种个体数/全部种的个体数×100%
相对密度=某物种密度/全部种的密度和×100%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4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