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叶桃花色素苷组成及其在呈色过程中的变化

本文以红叶桃(Prunus persicaf. atropur purea)(‘筑波五号’、‘洛格红叶’)为实验材料,在5月~9月对其呈色过程中叶片色泽、花色素组成及其叶绿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色差和色素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呈色过程中桃叶片色泽变化明显。在试验所选的2个品种中共发现4类花色素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和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为主要花色素苷。呈色过程中叶片颜色变化明显但花色素苷种类基本不变, 相关分析表明a*与Ant 、Ant/Chl成极显著正相关,b* 与Ant 、Ant/Chl呈极显著负相关。本研究表明矢车菊素为桃叶片呈现红色的物质基础。
目录
摘要2
关键词2
Abstract2
Key words2
引言2
1材料与方法3
1.1材料与叶色测定 3
1.2色素提取、含量测定3
1.3花色素苷定性分析3
2结果与分析4
2.1叶色参数变化4
2.2叶片花色素种类结构鉴定及其含量变化4
2.3叶绿素含量及其叶绿素与花色素苷比值变化7
2.4色素与色差相关性分析7
3讨论 8
致谢9
参考文献10
红叶桃花色素苷组成及其在呈色过程中的变化
引言
引言:花色素苷是一种水溶性植物色素,赋予植物器官(花,果实,茎、根等)各种颜色(Steyn et al.,2002; Tanakaet al.,2008)。植物所含色素的种类不同及其含量的时空组合最终决定了植物色泽表现(赵昶灵等,2007)。近年来人们对花色素苷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对花色素苷种类的研究以果实和花瓣居多,对叶片花色素苷种类的研究很少,在桃上更是鲜见报道。红叶桃作为园林绿化中一种常见的彩叶植物,其初春繁花似锦,春秋季节叶片则呈现绚丽的红色,既可观花又可观叶,观赏期长(韩键等,2012;肖和忠等,2007)本文利用高效液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对两种红叶桃叶片花色素组成进行了分析鉴定,并调查了叶色和色素组成在呈色过程中的变化,以期为红叶桃育种提供科学依据,也为阐明桃叶片叶色形成机理提供参考,以期为提高彩叶植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物的观赏价值和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叶色测定
试验于2013年59月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国家果树种质南京桃资源圃中进行。试验材料为生长正常一致的红叶桃(‘筑波5号’、‘洛格红叶’)成年树,南北行向种植,行株距5m×3.5m,树形为自然开心形,常规管理。试验地以棕壤土为主,肥力中等。59月每月下旬取树冠中部外围成熟功能叶片测定相关指标。
利用日本KONICΛ MINOLTΛ 公司生产的CM2500d型分光色差仪,在C/2°光源、光斑直径为8mm下测定叶片的明度L*、色相a*和b*,每片叶均测定叶尖、叶中、叶基3个部位,重复3次,取3个部位的平均值作为一张叶片的响应指标值。并计算彩度C和色相角 h。C=(a*2+b*2)1/2,h = arctan(b*/a*)。新鲜叶片经精确测色后,立即液氮研磨置于70℃冰箱冷藏待用。
1.2色素提取、含量测定
叶绿素含量测定采用朱广廉等(1990)的方法,称取0.2 g的新鲜叶片,剪碎后采用20mL提取液(丙酮与无水乙醇体积比为1:1)浸提24 h后测定440nm、645nm、663nm的OD值。
花色素苷各组分含量测定参照钟培星等(2012)的方法称取1.5g左右液氮磨碎的叶片, 加入组成为甲醇∶水∶甲酸∶三氟醋酸(70∶27∶2∶1)提取液7 mL,置于4℃冰箱中低温避光浸提 24 h,再离心十分钟取上清液,用棕色容量瓶定容至10mL,然后经微孔滤膜(0.22μm)过滤,供花青苷的定性、定量分析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采用为安捷伦公司生产1100系列,UV检测器,色谱柱为安捷伦公司生产的ZORBAX SBC18(4.6*250mm,5μm)。
分析条件:柱温 35℃,流速0.8mL.min1,进样体积10μL,花青苷的检测波长为515 nm。流动相 A 液为甲酸:水(10:90);B液为甲酸:乙腈 (85:15)。乙腈、甲酸为色谱级,水为双蒸水。线性梯度洗脱,程序如下:0min,95%A;30min,88%A;40 m in,75%A;50min,70%A;60min,95%A。
其中花色素标准品使用美signa公司生产的矢车菊3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Cy3G)与矢车菊3,5二葡萄糖苷(Cyanidin3,5diOglucoside,Cy3G5G)。采用标准品半定量法分别计算叶片中含有的相对于标准品的花色素苷(μg / g1FW),(Wang et al.,2001)。最后以相对于两种标准品的含量的平均数为准。
1.3花色素苷定性分析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化质谱联用仪(HPLCESIMS)对典型样本进行花青苷的结构分析,使用Agilent1200 LC/MSD Trap VL系统。分析条件:色谱柱同上;柱温35℃,流速0.8 mLmin1,进样体积10μL。分析程序同上。采用Agilent1200 LC/MSD TrapVL液质联用仪进行HPLCESIMS分析。液相色谱分析条件:色谱柱、流速、进样体积和检测波长同上
质谱分析条件:电喷雾离子化(ESI),离子阱分析器,正离子检测模式,全离子扫描,扫描范围(m/z):100~1000。毛细管电压3500V,喷雾器压力 35 psi,毛细管出口电压 117.9V,干燥温度350 ℃,干燥气(N2)流速6.0L.min1。
2结果与分析
2.1叶色参数变化
由表1可见,L*、b*、c呈波动变化。红叶桃叶片往年一般在6月甚至8月下旬开始“返青”,可能由于今年环境温度较高,叶片从5月份便开始“返青”,叶片a*值逐渐变小,6、7月份变化为负值,同一品种不同月份a*值存在显著性差异。叶片h值随时间的推移变化较大,最小值出现在8月,‘筑波五号’和‘洛格红叶’分别在7月、9月达到最大值。在整个生理期内‘筑波五号’都要比‘洛格红叶’的a*值大。
表1不同品种桃叶不同阶段叶色变化
Table 1 Leaf color changes during the coloring process
品种
阶段
L*
a*
b*
c
h
筑波五号
5月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40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