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素形态对石菖蒲植株生理活性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绪论1
1 材料与方法1
1.1 试验材料 1
1.2 试验设计 1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1
1.3.1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1
1.3.1.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1
1.3.1.2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1
1.3.1.3 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
1.3.1.4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1
1.3.1.5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1
1.3.2 有机酸含量的测定2
2 结果与分析2
2.1氮素形态对石菖蒲生理生化活性的影响2
2.1.1 氮素形态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2
2.1.2 氮素形态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2
2.1.3 氮素形态对硝酸盐含量的影响2
2.1.4 氮素形态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3
2.1.5 氮素形态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3
2.2 氮素形态对石菖蒲有机酸含量的影响4
3 讨论...........4
3.1 氮素形态对石菖蒲生理指标的影响4
3.2 氮素形态对石菖蒲有机酸含量的影响4
致谢5
参考文献5
Abstract5
Key words5 不同氮素形态对石菖蒲植株生理活性及有机酸含量的影响
学生 丁美姣
[摘要] 为了解不同形态氮素营养对石菖蒲生长及有机酸累积的影响,本试验采用水培方法,对石菖蒲进行不同氮素形态培养,测定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硝酸盐、硝酸还原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以及根茎中有机酸的含量。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的硝态氮与铵态氮比值为3:1时,石菖蒲各项测量的数值基本高于其他试验组。硝铵比为3:1的营养方案为最是石菖蒲生长及有机酸积累的营养方案。
[关键词] 石菖蒲;不同氮素形态;生理活性;有机酸
石菖蒲为天南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苦,性温,归心、胃经。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等功效[1]。近年来有关石菖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石菖蒲系统学地位的确定[2]、生理特征的论证[37]、生理活性的研究[810]、挥发油的提取工艺优选[11]及挥发油成分的测定[12]方面,未见石菖蒲栽培生理方面研究报道。目前,石菖蒲药材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野外调查发现,石菖蒲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特殊,多分布于生态条件保护良好,水质清澈的溪流或河流中。因此,关于石菖蒲的营养生理,尤其是氮素营养问题引起人们的关注。为此,本实验采用水培方法,研究不同氮素营养处理对石菖蒲生理指标及有机酸含量影响,以期为栽培技术的制定提供技术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材料为选自安徽池州市青阳县乐园溪边的生长旺盛的石菖蒲植株。经大学王康才教授鉴定为天南星科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采集后,放置于大学实验室内进行充氧水培,定期换水,培养一个月。
1.2 试验设计
由CaCl2代替Ca(NO3)2,KCl代替KNO3,去除NH4NO3的去氮素改良Hoagland’s营养液为基础。设置不同形态和水平的氮素营养液方案,CK为不施用氮肥的空白设置,A(全硝态氮,100%NO3)、B(硝铵比3:1)、C(硝铵比1:1)、D(硝铵比1:3)、E(全铵态氮,100%NH4+)。由Ca(NO3)2、KNO3提供NO3,NH4Cl提供NH4+,两者均为分析纯。各处理总氮量浓度相同,为16mmolL1,硝态氮和铵态氮的比例不同,Ca、P、K、Mg、S等元素含量保持基本相同。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
1.3.1.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13]
取新鲜的石菖蒲叶片剪碎,10mL95%乙醇黑暗条件下提取至叶片变白,提取液在波长665nm、649nm和470nm时测吸光度,计算叶绿素a、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的浓度(mg/L)。
1.3.1.2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13]
制作蒽酮比色法测定可溶性糖含量的标准曲线。取新鲜的石菖蒲叶片各0.3g,加水5mL,剪碎磨成匀浆,封口于沸水中提取30min,滤液定容至25mL,吸取提取液0.5mL加1.5mL蒸馏水,摇匀测定样品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测可溶性糖的含量。
1.3.1.3 硝酸盐含量的测定[13]
制作硝酸盐含量的标准曲线。取0.3g石菖蒲叶片剪碎,加入10mL蒸馏水,封口,沸水中提取30min,趁热过滤,滤液冷却后定容至25mL制成样品液。吸取0.1mL样品液,加入5%水杨酸硫酸溶液0.4mL,混匀后置室温中20min,慢慢加入9.5mL8%氢氧化钠溶液,冷却至室温,以空白为对照,在410nm波长下测吸光度。对照标准曲线计算出样品硝酸盐含量。
1.3.1.4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13]
制作标准曲线。称取石菖蒲新鲜叶片各1.0g,剪成边长为0.5cm的小方块,放入带塞试管中,对照试管先加入1mL30%三氯乙酸溶液,然后再向各试管中加入0.1mol/L的KNO3溶液9mL,抽气1h,置于25℃暗反应30min,反应过程中每隔10min振荡一次,然后向其它各试管中加入1mL30%三氯乙酸溶液,吸上清液1mL于新试管中,加入2mL1%磺胺溶液和2mL0.02%萘胺溶液,显色20min后,在540nm波长下比色。
1.3.1.5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13]
制作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标准曲线。取石菖蒲叶片各0.3g,加入2mL蒸馏水研磨成匀浆,4000r/min离心20min,上清液定容至10mL。分别吸取0.1mL,加入5mL考马斯亮蓝G250蛋白试剂,充分混合,放置2min后以空白为对照,在595nm波长下比色测定光密度OD595,并通过标准曲线查得待测样品提取液可溶性蛋白含量。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36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