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芋花器官形态及组织学特征观察

白鹤芋为天南星科苞叶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南美洲和东南亚,是欧洲最受欢迎的室内观叶植物之一。白鹤芋具有独特的佛焰苞和花序,观赏性极强。但目前国内外对白鹤芋开花特性及花序结构的研究不多。本研究以温室生长至开花阶段的4个盆栽白鹤芋品种为材料,对其花芽分化过程、佛焰花序性状及小花结构等进行观察。观察结果表明白鹤芋花芽分化分为6个时期,即未分化时期、苞片原基分化期、花序原基分化期、花序原基膨大期、花序小花原基分化期、小花分化期。白鹤芋小花结构为两性花,由花被片、雄蕊、雌蕊、子房构成,根据花被片数量可以分为4种类型,即4个花被片、5个花被片、6个花被片和8个花被片。
目录
摘要 3
关键词 3
Abstract 3
Key words 3
引言 3
1 材料与方法 5
1.1 试验材料 5
1.2 试验方法 5
1.2.1白鹤芋盆栽材料的准备 5
1.2.2花序形态的测定与观察 5
1.2.3花芽分化过程的形态特征观察 5
1.2.4花序解剖与观察 5
2 结果与分析 5
2.1 不同白鹤芋品种的形态特征 5
2.2白鹤芋花芽分化过程观察 7
2.2.1白鹤芋花芽分化形态学观察 7
2.2.2白鹤芋花芽分化组织学观察 7
2.3白鹤芋植株肉穗花序观察 8
2.4白鹤芋植株小花结构和类型 9
3 讨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白鹤芋花器官形态及组织学特征观察
引言
引言白鹤芋( Spathiphyllum kochii Engl. & K.Krause),又称白掌、和平芋、苞叶芋,为天南星科、苞叶芋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南美洲和东南亚[1]。白鹤芋的原产地是哥伦比亚,生长于热带雨林中,因其具有观赏性极强的佛焰花序,以及独特的叶形,兼具观花观叶的特性。白鹤芋不仅生长旺盛,耐阴,还具有过滤有毒气体的作用,深受人们的青睐,因此常用于室内美化装饰,成为欧洲最受欢迎的室内观赏植物之一。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作为商品性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观赏植物引人中国,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白鹤芋一直供不应求[2],成为了中国观叶植物产业发展的先锋和重要观叶植物[3]。
但就目前而言,白鹤芋品种相对其它观赏植物较少,现已报道的白鹤芋有41个原生种,已培育出的栽培品种只有100多个,其中申请了美国植物专利的品种只有60多个。这些栽培品种主要是通过杂交和体细胞变异筛选等传统育种手段培育而来[4]。自白鹤芋引进国内以来,使用的品种多引自国外,限制了其发展,因此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良白鹤芋新品种可以促进该花卉的规模化生产和广泛推广。白鹤芋所属天南星科植物有较独特的开花特性和花序结构,但相关研究报道较少。Chouteau等比较了喜林芋属和花烛属开花习性[5]。宣慢(2010)等对四种魔芋(‘花魔芋’‘滇魔芋’‘白魔芋’‘西盟魔芋’)的花器进行观察,其观察到4种魔芋花器中存在8种比较明显的性状差异,分别为;一是肉穗花序与苞片的长度差异, 试验中观察的4个魔芋种花序和苞片长度各有差异,有的肉穗花序长于苞片,有的则相反,还有一些种肉穗花序长和苞片长几乎一样;二是4种魔芋存在两种花序形状,有漏斗状和舟状;三是4种魔芋的佛焰苞颜色均不同,从深紫色到绿色,颜色不一;四是部分魔芋种除了两性花外还有中性花, 部分魔芋种则只有两性花;五是4种魔芋开花时气味和传粉媒介有差异,气味有香味,也有臭味,其中臭味又分为淡臭和恶臭,传粉媒介有蜜蜂和蚊蝇类两种;六是成熟果实的颜色有差异, 只有一种魔芋的果实颜色有变化,由初期的蓝色,后期转为紫色,其他3 种魔芋则没有颜色变化,都是橘红色;七是4种魔芋的花序柄有明显差异,除了斑纹各有特点,清晰度也不一样;八是4种魔芋花器性状虽然种间差异明显,但种内表现却相对稳定, 只有花序柄的颜色、斑纹和附属器的颜色有部分差异[6]。
此外,蔡秀珍(2005)对花叶芋的花器官发生进行了观察,该研究利用扫描电镜首次观察了天南星科花叶芋(Colocasia bicolor) 的花器官发生过程。观察发现花叶芋的肉穗花序上着生的小花都是单性花,分别为雄性花、雌性花、中性花,并且这些单性花均没有花被,其中雄性花着生于花序顶部,雌性花着生于花序基部,中性花则发生于花序的中部。三种单性花各有特点,雄性花的基本特点是3~4个初生雄蕊原基轮状发生,之后每个初生原基都分化为2个次生原基,最后会发育成6~8个次生原基;全部次生原基形成后,部分在之后的发育中会进行融合,进而发育成5~7枚雄蕊;雄性花的发育过程没有出现雌性结构分化;花药分化优先花丝分化;最后全部雄蕊合生成为1个雄蕊柱。雌花是合生心皮,3~4个心皮原基轮状发生,过程中没有出现雄性结构分化。中性花发生于雌雄花序中间,是雄蕊原基的滞后发育以及发育成熟过程中的退化;与彩叶芋属(Caladium)不同,此过渡区未见畸形两性花[7]。
以上这些对天南星科植物开花习性、花器官形态的研究可以为白鹤芋开花习性、花器官形态的研究提供参考价值。白鹤芋引人中国后, 研究主要集中于建立组织培养快繁体系和栽培技术研究, 新近詹启成等报道了白鹤芋种子萌芽特性[8], 开始了相关育种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关于白鹤芋开花习性的研究报道较为少见,其中,戴桦均等对白鹤芋属种和品种开花习性、花序形态做了初步观察研究[9]。此文对白鹤芋属种和品种开花习性、花序形态做了初步观察研究。戴桦均对5个白鹤芋属种和品种进行了观察, 分别为S. cannifolium和S. floribundum,3个园艺品种‘Coddy color’、‘Tyler green’、‘Parrish’。研究发现,不同品种的白鹤芋在开花期、花序性状、小花形态结构、末花期性状都存在较大差异。明确白鹤芋开花习性及花器官特征,可以为其杂交育种工作提供基础。本论文针对这一问题,以优良白鹤芋品种为材料,拟系统分析其花芽分化和花发育的过程,并对花器官的组织学特征进行分析,以明确其开花特性,以期为其杂交育种提供参考,并为白鹤芋产业今后的发展提供有益信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9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