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心”与黄心”切花小菊观赏特性与观赏期比较

摘要:在本研究中,随机选取“绿心”、“黄心” 切花小菊品种各10个,记录了其管状花数量,花心直径,花心色调值,总花期天数,花期各阶段天数、管状花变黄数及变黄率、管状花散粉数及散粉率等数据,比较“黄心”和“绿心”切花小菊观赏特性以及观赏期区别。结果表明,“绿心”切花小菊管状花平均数量及花心直径普遍比“黄心”切花小菊略大。通过计算切花小菊管状花的色调角直观发现,在盛开期,“绿心”切花小菊管状花颜色比“黄心”切花小菊色调更绿,和肉眼观察结果吻和。观赏期统计比较发现,“绿心”切花小菊花期比“黄心”切花小菊长。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引言 1
1 材料与方法2
1.1 材料 2
1.2 方法 2
1.2.1切花小菊花心观赏特性2
1.2.2切花小菊观赏期性状2
2 结果与分析3
2.1切花小菊花心观赏特性3
2.2切花小菊观赏期性状7
3 讨论 9
致谢10
参考文献10
“绿心”与“黄心”切花小菊观赏特性与观赏期比较
引言
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作为中国的传统名花,因其花型、花瓣和花色等方面变化多样,现今已成为国际上主要的鲜切花之一, 在日本、荷兰等其他欧洲国家的花卉产业中具有重要地位 [1]。切花菊主要可分为独头大花型和多头小花型[2]。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切花小菊的分枝比较多,花的形状以及颜色较丰富,花朵繁密,整齐,花期较长,观赏价值更高,所以切花小菊较切花大菊更广泛运用于生产当中[3]。
菊花花序为头状花序,花序由管状花和舌状花组成[2]。菊花的花色主要由头状花序中外围舌状花和中间管状花共同呈现。传统切花小菊中间两性管状花是黄色,而“绿心”切花小菊中间两性管状花颜色则表现为开放初期为绿色,随着菊花逐渐开放,颜色逐渐由外至内绿色变浅直至全部变黄,所以一般绿心切花小菊的观赏价值更高,比传统黄心切花小菊更受人们喜爱。
为此,本文以“绿心”切花小菊和“黄心”切花小菊为实验材料,首先划分了切花小菊花期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发育阶段,测定 “绿心”、“黄心”切花小菊管状花各时期发育的时间进程及其外观指标的变化情况,这对于今后定向培育“绿心”切花小菊能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绿心”切花小菊和“黄心”切花小菊均来自大学湖熟菊花基地。
“绿心”切花小菊:‘1415’、‘QX162’、‘QX183’、‘QX182’、‘羞风车’、‘南农金光’、‘南农白碧’、‘南农绯云’、‘南农黄丽’、‘南农玉笏’。
“黄心”切花小菊:‘QX081’、‘Qx081’、‘Qx021’、‘Qx114’、‘Qx019’、‘南农小丽’、‘南农香橙’、‘南农红楼’、‘南农赤金’、‘南农洋红’、‘南农红枫’。
色彩色差计CR400
1.2 方法
1.2.1切花小菊花心观赏性状
在切花菊盛开时(阶段3,见表1),随机选取每个品种3朵中等大小、发育良好的花序,测定花心观赏性状,包括管状花数量,花心直径(d),花心色调值(h) [4]。
1.2.2切花小菊观赏期性状
在切花菊整个开花时期,统计各品种观赏期性状,包括总花期天数,花期各阶段天数、管状花变黄数及变黄率、管状花散粉数及散粉率。
沿用朱安超师兄对切花小菊阶段划分方法(如表1),随机选取每个品种3朵中等大小、生长一致,刚露心(阶段1)的花序,从刚露心时开始记录,每隔1~2天拍照记录其开花阶段,直至开花阶段6为止。
管状花绿色保持时间统计:
从刚露心开始,每隔1~2天拍照记录绿心切花小菊的管状花绿色保持时间,直至开花阶段6为止,重复3组。
单花序管状花变黄数:在每个开花阶段,随机选取每个品种3朵大小一致、中等类别的花序,对已经变黄的管状花(包括散粉)进行计数。
单花序管状花变黄率=每花序变黄管状花数(包括散粉)/每花序管状花数×100%
单花序管状花散粉数:在每个开花阶段,随机选取每个品种3朵大小一致、中等类别的花序,对已经散粉的管状花进行计数。
单花管状花变黄率=每花序散粉管状花数/每花序管状花数×100%
表1. 切花小菊不同开花阶段
Table1. Flowering stages of spray cut chrysanthemum
开花阶段
Flowering stage
主要特征
Main features
阶段1
Flowering stage 1
露心期
阶段2
Flowering stage 2
初开期
阶段3
Flowering stage 3
盛花期
阶段4
Flowering stage 4
外层管状花逐渐变黄期
阶段5
Flowering stage 5
散粉初期
阶段6
Flowering stage 6
散粉末期
2 结果与分析
2.1 切花小菊花心观赏特性
由表2可以看到,十种“绿心”切花小菊直径为11.03、12.77、12.99、10.80、10.93、11.84、11.94、12.78、11.42、12.49 mm,“黄心”切花小菊直径为10.89、7.72、11.25、8.26、10.59、9.70、10.46、10.27、9.70、10.46、10.27、9.45、9.90 mm,“绿心”花心直径总平均值为11.8±0.8 mm,“黄心”为9.8±1.1 mm,可见“绿心”花心直径普遍要比“黄心”直径大。在阶段3时测量切花小菊的管状花色调值,结果显示,十种“绿心”小菊的色调角均值范围在1.915至1.98之间,色调角平均值为1.9±0.02 ;“黄心”切花小菊色调角均值范围在1.635至1.725之间,平均值为1.70±0.03。从色调角可以直观看出在阶段3时,“绿心”切花小菊管状花颜色比“黄心”切花小菊更绿,和肉眼观察结果吻合[5]。
“绿心”管状花平均数量为257.5±49.0,“黄心”切花小菊管状花平均数量为153.7±53.8。同时本实验选取最具代表性的“绿心”小菊:‘南农金光’和“黄心”切花小菊:‘QX081’ (如图1、表3)。从图表中可看出, ‘南农金光’的管状花分布要比‘QX081’紧实,‘QX081’管状花分布较为松散。‘南农金光’的管状花一直到阶段3都保持绿色,阶段4(图D)开始管状花开始变黄,变黄率为11.60%,同时到阶段4(图D)开始散粉,散粉率为8.40%;‘QX081’阶段1开始管状花变黄,变黄率为15.00%,随着菊花的逐渐发育,管状花变黄率逐渐上升,到阶段5(图K)开始散粉,散粉率为22.90%。两个品种对于“绿心”和“黄心”切花小菊都具有代表性,从结果可看出,“绿心”切花小菊保持绿色时间要比“黄心”切花小菊保持绿色时间长。“绿心”小菊不是一直保持“绿心”,只是露心阶段一直到盛开期是绿色,之后管状花就逐渐由外至内变黄,且“绿心”小菊管状花变黄是由于管状花开始散粉,所以开始呈现黄色;而“黄心”菊也不是一直保持“黄色”,从露心期开始花心有绿色,随之发育阶段变快,“黄心”管状花变黄的速率要比“绿心”小菊快,且“黄心”菊管状花一直到阶段5才开始散粉,所以“黄心”小菊的管状花呈现黄色不是由于散粉的缘故。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nongxue/yy/65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