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研究
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研究[20191219194124]
摘 要
在当今社会,消费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的从多个方面反映人们的消费量、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的质量等,也反映人们现在所需要的消费现。
本文首先介绍消费和消费结构的意义,以及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行静态分析,接着对2001~2011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旨在说明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虽然经济在快速增长,消费水平整体提高,可高低收入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却越拉越大;第二,我国地区经济增长迅速的同时,各地区之间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越拉越大;第三,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可是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区域间协调发展程度及消费政策和观念严重滞后于消费结构升级变化的需求,使得消费需求的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末尾则提出改善的对策与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目录
1、引言 1
1.1 意义 1
1.2 对消费结构研究的现状 1
2、消费与消费结构 3
2.1 消费 3
2.2 消费结构 3
3、不同收入等级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静态分析 5
3.1 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基本特点 5
3.2 平均消费倾向 7
3.3 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9
4、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分析 12
4.1 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的趋势分析 12
4.2 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 14
4.2.1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14
4.2.2 因子分析 14
4.3 对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系统聚类分析 20
5、结论 22
6、改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23
6.1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异、地区差异 23
6.2 改善消费结构,加快发展消费信贷,培养消费热点 23
6.3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4
参考文献 25
致 谢 26
1、引言
1.1 意义
消费结构是消费的重要标志,对消费的影响是巨大的。合理的消费结构可以确保消费方式的正确性、可以改善消费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 通过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研究,可以清晰的显示出结构的差异性,很明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市的总和承受能力显著提高。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文章选取多个不同地域的、一段时间内的多个城镇中的在各个消费项上进行研究,可以很好的表现出居民消费的变化规律,预测消费趋势,微观方面可以为企业生产者制定生产计划于决策,宏观方面可以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1.2 对消费结构研究的现状
随着消费结构研究的不断深入,消费结构内涵也得更加充实。[1]尹世杰教授在《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中表述,“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就是消费结构”。经济学家[2]于光远在其著作《论社会科学研究》续集中认为消费结构是社会消费的重要规定性之一,说明消费结构对于社会消费的重要性。[3]林白鹏教授发表的著作《中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关联研究》中,则证实了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联动规律。
[4]耿莉萍认为人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能将成为未来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现行的消费方式最终将导致人类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不可持续,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刺激消费来维持经济增长,所以应当鼓励可持续消费观、适度消费,这对中国的资源环境管理与节约生产同等重要。
[5]范剑平在《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中明显表达出中国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以及消费结构的构成。[6]詹锋在2002年,对于我国近年来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的分析,同样表现消费结构向着多样化,多个领域的发展趋势。[7]而李海涛却是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地区差异分析中对于地区间的差异有着明显的划分,对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很好的表明中国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差异。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研究,如[8]周建军,王韬对于我国近十年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中,对我国消费倾向、价格弹性等进行了数量分析。[9]而尹光霞在2004年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中,亦是同样对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显示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与此同时,[10]龙游洋则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而[11]汪雪兴则对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心理的趋势作出研究,[12]郝东阳则针对消费行为深入研究,探究城镇居民消费行为是否合理。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消费结构亦随之变化。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食品支出比重下降,反而偏向于住房、汽车等消费,而对于教育、信息、通信的消费也在不断升温,与此同时,旅游等休闲服务逐渐成为消费热点,这说明我国的消费结构不断变动,消费结构不断完善,可是相应的,完善过程中,则会出现消费领域过于狭隘、消费梗阻、恩格尔系数超出常规等一系列的问题,则对消费结构的研究需要更为深入。
2、消费与消费结构
2.1 消费
在任何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没有消费,人类所以的经济活动都市围绕着消费。生产的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欲;而扩大消费市场则是资本增值的前提;人才、技术、企业间所竞争的管理水平,则最终都归结为消费市场份额的竞争;若是要提高自己的个人消费水平,那么人们就会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以此得到更高的个人收入;各国为了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整体国民的福利水平,可在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的目前生活水平还不高,所以它们以提高国民当前以及未来的消费水平为目的。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也有赖于国民整体的消费状况。
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是指物品的使用以及服务的过程。这主要是指购买私人物品支付的费用(包括产品和服务)。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主要集中在消费者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基于收入和价格的消费效用。经济学家以理性人的角度,假设以及建立了各种消费理论模型,如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理论和无差异曲线。
宏观经济学研究消费,则主要集中研究消费与收入间的函数关系。消费被看作各种经济收入(如暂时收入、持久收入和未来收入预期)和生活安排(如生命周期、未来支出预期)等变量的函数。我们的消费行为将会和经济的增长和经济波动研究有所联系。
2.2 消费结构
消费是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消费结构的是否合理,则是消费的关键问题。消费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各种类型消费品和劳务的消费的数量比例和相互关系。通常包括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
消费结构可以反映出消费的内容、质量和水平。消费结构是整个国民经济一系列重大比例因素之一,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产业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消费结构是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在低水平的社会背景下,消费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消费结构也会随之升级。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也得到人们收入水平的限制,在一定收入水平下,居民将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选择不同的商品和服务,以此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中,我们首先解决的问题,是消费支出的分类。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越来越广泛,而消费支出也表现出多层次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可分为不同的消费支出。
对三大消费资料进行分类,根据具体的消费支出项目,在统计上将消费支出分为八大类,即:
(1)食品,其中包括了副食品、粮食、烟酒、糖以及其他食品。
(2)衣着,包括服装、服装加工费、鞋子、袜子、帽子等;
(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包括耐用消费品、家庭日用品家庭服务等;
(4)医疗保健,包含了医疗设备、医疗费、保健品等;
(5)交通和通讯,包括运输和维修、交通、通讯工具、邮资等;
(6)教育娱乐服务,包括教育费,文化和娱乐费用、书包费等;
(7)居住,包括房屋建设、购买、租赁、水、电、燃料等;
(8)其他商品服务,包括个人护理、美容理发、美容产品、旅游、服务费和其他所需用品。
考察消费结构是研究、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从侧面反映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有许多,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由经济发展所引起的收入水平的变化。自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同样水涨船高。经济快速增长带来收入与消费绝对数的相应增加,可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地区的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有着相异的特点。
接下来则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分析。
3、不同收入等级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静态分析
摘 要
在当今社会,消费结构是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的从多个方面反映人们的消费量、消费水平以及消费的质量等,也反映人们现在所需要的消费现。
本文首先介绍消费和消费结构的意义,以及在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的收入水平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行静态分析,接着对2001~2011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多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旨在说明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虽然经济在快速增长,消费水平整体提高,可高低收入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却越拉越大;第二,我国地区经济增长迅速的同时,各地区之间的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差距越拉越大;第三,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向着良性方向发展,可是产业结构、收入分配结构、区域间协调发展程度及消费政策和观念严重滞后于消费结构升级变化的需求,使得消费需求的不足。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末尾则提出改善的对策与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目录
1、引言 1
1.1 意义 1
1.2 对消费结构研究的现状 1
2、消费与消费结构 3
2.1 消费 3
2.2 消费结构 3
3、不同收入等级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静态分析 5
3.1 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基本特点 5
3.2 平均消费倾向 7
3.3 消费支出结构分析 9
4、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动态分析 12
4.1 对于城镇居民消费的趋势分析 12
4.2 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子分析 14
4.2.1 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14
4.2.2 因子分析 14
4.3 对各地区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系统聚类分析 20
5、结论 22
6、改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对策和建议 23
6.1 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差异、地区差异 23
6.2 改善消费结构,加快发展消费信贷,培养消费热点 23
6.3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4
参考文献 25
致 谢 26
1、引言
1.1 意义
消费结构是消费的重要标志,对消费的影响是巨大的。合理的消费结构可以确保消费方式的正确性、可以改善消费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和调整产业结构。 通过对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差异的研究,可以清晰的显示出结构的差异性,很明显,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城市的总和承受能力显著提高。 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文章选取多个不同地域的、一段时间内的多个城镇中的在各个消费项上进行研究,可以很好的表现出居民消费的变化规律,预测消费趋势,微观方面可以为企业生产者制定生产计划于决策,宏观方面可以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依据。
1.2 对消费结构研究的现状
随着消费结构研究的不断深入,消费结构内涵也得更加充实。[1]尹世杰教授在《社会主义消费经济学》中表述,“人们在消费过程中所消费的不同类型的消费资料的比例关系,就是消费结构”。经济学家[2]于光远在其著作《论社会科学研究》续集中认为消费结构是社会消费的重要规定性之一,说明消费结构对于社会消费的重要性。[3]林白鹏教授发表的著作《中国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关联研究》中,则证实了消费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联动规律。
[4]耿莉萍认为人类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可能将成为未来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现行的消费方式最终将导致人类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不可持续,而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需要刺激消费来维持经济增长,所以应当鼓励可持续消费观、适度消费,这对中国的资源环境管理与节约生产同等重要。
[5]范剑平在《中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中明显表达出中国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以及消费结构的构成。[6]詹锋在2002年,对于我国近年来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动趋势的分析,同样表现消费结构向着多样化,多个领域的发展趋势。[7]而李海涛却是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地区差异分析中对于地区间的差异有着明显的划分,对于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很好的表明中国中西部地区与沿海地区的差异。
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研究,如[8]周建军,王韬对于我国近十年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中,对我国消费倾向、价格弹性等进行了数量分析。[9]而尹光霞在2004年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中,亦是同样对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研究,显示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存在明显差异。与此同时,[10]龙游洋则在其博士论文中,对消费结构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而[11]汪雪兴则对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心理的趋势作出研究,[12]郝东阳则针对消费行为深入研究,探究城镇居民消费行为是否合理。
现如今,我国的经济迅速发展,消费结构亦随之变化。恩格尔系数逐渐降低,食品支出比重下降,反而偏向于住房、汽车等消费,而对于教育、信息、通信的消费也在不断升温,与此同时,旅游等休闲服务逐渐成为消费热点,这说明我国的消费结构不断变动,消费结构不断完善,可是相应的,完善过程中,则会出现消费领域过于狭隘、消费梗阻、恩格尔系数超出常规等一系列的问题,则对消费结构的研究需要更为深入。
2、消费与消费结构
2.1 消费
在任何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能没有消费,人类所以的经济活动都市围绕着消费。生产的目的是满足消费者的消费欲;而扩大消费市场则是资本增值的前提;人才、技术、企业间所竞争的管理水平,则最终都归结为消费市场份额的竞争;若是要提高自己的个人消费水平,那么人们就会努力的学习和工作,以此得到更高的个人收入;各国为了发展经济,是为了提高整体国民的福利水平,可在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的目前生活水平还不高,所以它们以提高国民当前以及未来的消费水平为目的。一个国家宏观经济的正常运行,也有赖于国民整体的消费状况。
微观经济学中的消费是指物品的使用以及服务的过程。这主要是指购买私人物品支付的费用(包括产品和服务)。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主要集中在消费者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基于收入和价格的消费效用。经济学家以理性人的角度,假设以及建立了各种消费理论模型,如边际消费倾向递减理论和无差异曲线。
宏观经济学研究消费,则主要集中研究消费与收入间的函数关系。消费被看作各种经济收入(如暂时收入、持久收入和未来收入预期)和生活安排(如生命周期、未来支出预期)等变量的函数。我们的消费行为将会和经济的增长和经济波动研究有所联系。
2.2 消费结构
消费是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关键。消费结构的是否合理,则是消费的关键问题。消费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对各种类型消费品和劳务的消费的数量比例和相互关系。通常包括实物形式和价值形式。
消费结构可以反映出消费的内容、质量和水平。消费结构是整个国民经济一系列重大比例因素之一,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产业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对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研究,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一方面,消费结构是受到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在低水平的社会背景下,消费水平处于较低的水平。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持续提高,消费结构也会随之升级。另一方面,消费结构也得到人们收入水平的限制,在一定收入水平下,居民将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选择不同的商品和服务,以此达到效用的最大化。
在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研究中,我们首先解决的问题,是消费支出的分类。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越来越广泛,而消费支出也表现出多层次的特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可分为不同的消费支出。
对三大消费资料进行分类,根据具体的消费支出项目,在统计上将消费支出分为八大类,即:
(1)食品,其中包括了副食品、粮食、烟酒、糖以及其他食品。
(2)衣着,包括服装、服装加工费、鞋子、袜子、帽子等;
(3)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包括耐用消费品、家庭日用品家庭服务等;
(4)医疗保健,包含了医疗设备、医疗费、保健品等;
(5)交通和通讯,包括运输和维修、交通、通讯工具、邮资等;
(6)教育娱乐服务,包括教育费,文化和娱乐费用、书包费等;
(7)居住,包括房屋建设、购买、租赁、水、电、燃料等;
(8)其他商品服务,包括个人护理、美容理发、美容产品、旅游、服务费和其他所需用品。
考察消费结构是研究、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一条重要途径,可以从侧面反映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状况。
影响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因素有许多,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由经济发展所引起的收入水平的变化。自21世纪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也同样水涨船高。经济快速增长带来收入与消费绝对数的相应增加,可不同收入水平、不同地区的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有着相异的特点。
接下来则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对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进行相应的分析。
3、不同收入等级中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静态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sj/sxtj/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