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物流业碳排放区域差异与减排方案

近年来,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的发展速度比前几年要快的多,我国第三产业-物流业的规模逐渐增大,我国经济增长往往会带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越来越快,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以及全球气候存在较大问题,这些都严重危害着着人的身心健康。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省区物流业区域差异与减排方案这个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目的,然后根据国内外研究确定本文的研究方向以及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等。其次,根据我国省区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能源消耗来推算物流业碳排放量,并对我国省区物流三大区域碳排放情况比较分析。再次,运用泰尔指数分析法对我国省区物流碳排放量进行测算以及相关分析与研究,并对我国三大区域的物流碳排放量进行区域差异分解,并且使用LMDI因素分解法对我国省区物流碳排放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根据我国省区三大区域物流业碳排放的实际情况,提出降低三大区域物流业碳排放的有效措施。关键词 物流业,碳排放,区域差异测度,Theil指数,LMDI因素分解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
1.2.1理论意义 1
1.2.2现实意义 2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2
1.3.1国内研究现状 2
1.3.2国外研究现状 2
1.4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3
1.4.1研究方法 3
1.4.2技术路线 4
2 我国省区物流业碳排放现状 4
2.1物流业发展现状 4
2.2物流业能源消耗现状 6
2.3我国三大区域能源消耗情况 8
2.4我国三大区域GDP情况 11
2.4我国三大区域产值与人口规模情况 15
3 我国省区物流碳排放水平差异分析 16
3.1物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估算 16
3.2碳排放区域差异研究方法 17
3.3三大区域以及各省物流业碳排放量估算 18
3.4三大区域物流碳排放水平测度与分解 21
4 我国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22
4.1模型构建以及数据来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
4.1.1数据来源 22
4.1.2模型构建 23
4.2物流业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24
4.2.1总体分析 24
4.2.2产业规模因素分析 25
4.2.3人口规模因素 26
4.2.4能源结构因素 27
4.2.5能源强度因素 28
5 我国物流业节能减排对策分析 29
5.1寻找物流作业的减少碳排放方法 29
5.2发展低碳物流运输 30
5.2.1提倡使用低碳环保的运输工具 30
5.2.2铁路运输与管道运输的联合发展 30
5.2.3减少不合理运输方式 30
5.3建立节能减排考核约束机制 31
5.4制定低碳物流标准,打造低碳物流示范企业 31
结论 32
参考文献 33
致 谢 35
1 绪论
1.1研究背景
城市发展越来越快,我国的碳排放量和能源消费量也变得越来越高,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差等等。2008年联合国环境部门规定世界环境保护时间为每年的六月五号,会议的主要内容是通过不断地改进我国的传统方式,从而使得低碳经济在我国迅速发展。但是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低碳革命在全国快速发展起来,我国也因此进入低碳新时期。然而物流行业时所有服务业种等级最高的,所以物流业也必须和其他服务业一样坚持走低碳的道路,必须利用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去发展物流服务业,实现物流服务业的低碳化以及智能化。
同时,我国各大省区在促进该省区发展经济的时候,提高物流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应该采取有力措施来降低我国省区物流业的能源消耗总量。在“十三五”规划中我国的主要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节约资源、环境友好的社会,主要任务则是把我国物流体系打造成绿色的物流体系。相关部门大力引进物流技术人才,调整物流产业结构,扶持其迅速发展,并取得显著成绩。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经过调查研究,我们知道我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很多学者都在研究物流绿色化,但是大部分研究绿色物流的人都仅仅研究国家这一层面,研究各个省区物流低碳化的学者那就更少了。所以本文将对我国省区三大区域的物流碳排放量以及区域差异分析进行研究,并据此提出降低我国省区物流碳排放量的具体措施,其研究成果帮助我国物流业相关部门为各个省区尽快找到降低碳排放的具体方法,努力使我国各个省区快速走上低碳物流发展道路。具体的研究意义有以下两点:
1.2.1理论意义
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我国研究区域物流的专家比较少,因此本文主要是针对我国省区三大区域的能源消耗情况、产业结构以及能源强度等方面对三大区域中物流业碳排放的区域差异以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根据以上研究提出了降低物流碳排放的措施以及建议,为我国省区三大区域制定节能减排方案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1.2.2现实意义
本文针对我国各个省区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了碳排放量的具体估算、三大区域碳排放差异及影响碳排放的因素分析,为提高我国各省区物流业能源效率以及调整能源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其他国家物流业的发展与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1.3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国内研究现状
(1)各行业碳排放区域测度与分解的相关研究
近几年,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在研究物流行业的专家与学者中,研究行业物流碳排放的专家也是越来越多,而且有的学者开始研究物流业碳排放的特征,并根据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以孙建卫为代表的专家学者(2010)对19952006年的中国各个行业的碳排放情况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因素分解[1]。与此同时,以康纪东为代表的学者(2013)也应用了LMDI因素分解法对我国的三十多个省区物流业碳排放的情况进行了相关的分析与阐述,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找到了做节约能源减少排放较好的几个省份,他们能做到节约能源并且减少碳排放较。同时也找到了做节约能源减少排放较差的几个省份,最后根据情况地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研究[2]。而以刘建翠为首的专家以及学者(2011)对我国的相关部门节约能源以及减少碳排放的具体情况进行了分析,该文章主要采用的技术方法是线性回归方法,并对近几年我国的客运周转量进行剖析与研究[3],最终根据情况预测2050年交通运输领域的能源消费量约占全社会能源消耗的百分比,而预测到的碳排放量约占社会能耗总量的百分之十五左右。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648.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