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港与连云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对

目 录
引 言 1
一、上海港物流发展现状 1
(一)上海港概况 1
(二)上海港发展的先天条件 1
二、连云港物流发展现状 1
(一)物流发展现状 2
(二)连云港发展的优势 3
(三)连云港发展的不利因素(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4
三、上海港与连云港物流发展的对比 4
(一)物流发展现状对比 5
(二)物流发展条件的对比 5
(三)连云港港未来发展措施 6
四、结束语 7
参考文献 7
致 谢 8
引 言
连云港港开港于1933年,是中国沿海地区的主要港口和区域性枢纽港之一,是中国中西部地区最为便捷、最为经济、最为重要的出海口岸,是江苏省唯一的大型海港。是新亚欧大陆桥,它将连云港与荷兰的鹿特丹连成一线。同时,连云港是新亚欧大陆桥的东桥头堡,位于陇海兰新铁路线的东部,是欧亚国家向东最为便捷的出海口岸。
上海港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居我国18000 公里大陆海岸线的中部、扼长江入海口,地处长江东西运输通道与海上南北运输通道的交汇点,是我国沿海的主要枢纽港,我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作为世界著名港口,2010年上海港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均位居世界第一。荣获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货物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世界纪录。
一、上海港物流发展现状
(一)上海港概况
上海港港区总面积3618平方千米,其中水域面积3613平方千米,陆域面积5平方千米,港区海岸线长度达280千米,其中黄浦江120千米,长江南岸线至杭州湾160千米。上海港的进港主航道,在长江口是南港北槽,进吴淞口后就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是黄浦江航道。上海港务局现有生产用仓库面积47.2万平方米,堆场面积超过150万平方米,筒仓面积为5.1万平方千米。其中集装箱堆存能力达2.9万多个。全港机械总台数3751台,其中装卸搬运机械2519台,起重机机械943台。最大单机起重能力500吨。有可装卸40FT集装箱的6台装卸桥。
(二)上海港发展的先天条件
1.上海地处长三角水网地带,水路交通十分发达。这为上海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上海市内河港区共有3250个泊位,最大靠泊能力为2000吨级。
2.上海港拥有广阔的发展腹地。从层次上看,上海港的直接腹地是长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是目前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在全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上海港设施齐全,集装箱运输业基础较好。全港机械总台数3751台,其中装卸搬运机械2519台,起重机机械943台。最大单机起重能力500吨。有可装缷40FT集装箱的6台装卸桥。
4.上海港集装箱运输条件优越,航空运输市场发达且上海港正在努力建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等多种运输方组成的综合运输网络,是国内最大的交通枢纽之一,是长江三角洲及长江流域中转货式物运输最为便捷、总运输成本最低的港口。
二、连云港物流发展现状
连云港是苏北沿岸的深水外贸海港,但其腹地范围远远大于苏北,通过陇海、兰新、北疆等铁路干线的联系,成为中原和西北等9省便捷的出海通道,亦可连接中亚和欧洲国家铁路网。港口设施建在海洲湾的南岸,外有东、西连岛作为天然屏障,港内风平浪静。自1992年首列国际集装箱专列从连云港发车以来,连通亚欧两大洲的“新亚欧大陆桥”正式开通营运,有专列发往中亚、西亚和欧洲。20世纪70~90年代在此建成30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港口综合吞吐能力3000万吨。至2020年,连云港将拥有70个泊位,总吞吐能力5000万吨以上,故该港口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一)物流发展现状
1.港口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港口建设的重中之重。截至2007年底,连云港港已有生产性泊位37个,其中万吨级以上34个,港口15万吨级航道通航水深已突破16米,成功通航8500箱位的超大型集装箱船和吃水达l7米的矿砂船。
2.港口吞吐量增长明显
今年,连云港港将计划完成码头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35亿元,完成吞吐量1.2亿吨,其中集装箱360万标箱。今年1-7月份,连云港港完成吞吐量1.09亿吨,同比增长12.9%,散杂货持续走高,成为港口上量的重要货源之一。今年上半年,连云港港完成吞吐量9397万吨,同比增长14.56%,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其中,散杂货吞吐量6218.4万吨,同比增加1340万吨,增长28%,实现高位增量。
3.港口业已形成一系列物流服务品牌
连云港是中国十大外贸港,外贸运量居全国第十位,为江苏最大的外贸港;连云港是中国“北煤南运”、“西煤东运” 五大基本港中出口煤炭唯一无索赔港;连云港是中国进口氧化铝第一港,份额占全国进口量的50%以上,接卸效率全国第一;连云港是中国出口铝锭第一港;是中港口的服务品牌优势;为连云港发展港口物流己经打了良好的基础。
4.外贸吞吐量的优势地位不断弱化
由于国家出口退税调整和控制贸易顺差增长过快,连云港港的外贸吞吐量增长持续减慢。2007年外贸吞吐量占货物吞吐量的比重为58.6%,几年来首次在60%以下。2007年外贸吞吐量完成4983万吨,同比增长11.23%;内贸吞吐量完成3524万吨,同比增长28.05%。外贸吞吐量增幅明显低于内贸吞吐量。
5.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不利于连云港港口物流的发展和建设。
我国港口的管理体制仍存在“政企合一”的现象,使得物流企业无法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自主经营、自主决策,导致与港口相关联的其他的靠港商贸业、运输业、工业、港口服务业和物流业得不到一定的发展,港口功能结构单一且较为不合理。
6.物流的标准化水平低。现在我国的物流标准化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有多种多样的的问题。如,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各类运输方式的装备标准不一致、信息技术不能实现自动无缝衔接与处理等这些问题,都限制了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同时降低了物流作业效率。
7.物流业的专业人才短缺,特别是港口物流的人才更为稀缺。物流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物流人才,虽然现在有很多人学习物流的相关知识,但他们学的不透彻,知识一些表面的文字知识,根本没有更为扎实的相关实践,因此物流的专业人才相当缺乏。
8.港口集装箱运输跨越发展。
集装箱吞吐量是一个地区国际物流的重要标志。2010年,连云港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387.1万标准箱,居全国第9位,居江苏第一位;较上年增长27.7%,在全国首批沿海城市及经济特区港口中则位居第一位。连云港现已开通国际、国内集装箱航线30余条,初步形成覆盖全球主要贸易航区的网络化运输格局;连云港港集装箱吞吐量迅猛发展的趋势,为港口物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连云港发展的优势
1.连云港集疏运一体化网络条件良好
连云港港位于中国沿海的中部,是陇海、兰新铁路线的起点,是中西部经济腹地最为便捷最为经济的出海港口,是亚洲新亚欧大陆桥和丝绸之路的东桥头堡,是中国水运主骨架、公路主通道的重要结点。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27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