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物流企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
目 录
【引言】 1
【引言】自从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的物流行业也随之开放,但是我国物流企业的效率相对而言比较低下,在外企大的优势面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将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中小型物流企业占据着苏州物流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但因为自身有限的资源,单一的服务内容,在苏州物流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本课题通过对苏州中小物流企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系统地讨论了其经营现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这种状况提出合作化,差异化和综合化等适合苏州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思路。本课题的研究对苏州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展现其现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如何改进。
一、 苏州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 苏州物流业的现状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已成为继降低资源消耗和提高生产效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苏州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逐步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2008年,我市社会物流总额达3.25万亿元,占全省的35.55%。物流业增加值在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中的占比接近1/3,为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苏州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与现实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增长粗放,服务水平不高等现象,物流企业“多、小、散、弱”问题突出,物流市场不够规范;技术装备落后、专业化程度不高;税负偏重、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和融资困难、人才短缺等制约着我市现代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苏州物流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苏州是沿海城市,长江三角洲腹地,沟通苏北、江浙的走廊,离上海最近的中心城市。苏州发展物流业有很大的空间,苏州将构建一个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流体系:依托开发区港口、大型批发市场、重要交通节点来建立若干个各具特色的功能定位、服务定向的物流园区,另外,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上,要引进国内外的大物流企业。 近来,著名的宝供物流集团已在苏州投资4.3亿元,建立综合物流基地;国际型物流公司——中外运江苏公司也在苏州浒墅关地区筹建自己的物流中心。而最近这一两年,苏州围绕着开发区、港口、大型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务领域等物流密集区,一批新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应运而生。在苏州有这样的数据对比:苏州的外资企业已达数万,其巨大的物流量已渐成规模市场,为业内侧目,但苏州有85%以上的物流服务是有其他城市提供的,仅税收损失就达数10亿。为此,苏州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现代物流领导小组,以期改善苏州的物流市场和增加苏州的物流收入。
二、苏州中小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成本过高,附加值低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模式要求企业以最短时间寻求最好的战略合作伙伴,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服务质量赢得市场,中小物流企业因为其自身有限的服务资源,品牌效益的低下,因此需要花费更多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故其在构建供应链的交易成本十分高昂。由于目前国内经济政策的影响,中小物流企业贷款困难,造成其融资成本过高。以下是各国成本比较表:
物流成本 在GDP中的比例
日本 6.0%
欧洲 9.1%
加拿大 9.5%
美国 10.0%
中国 18.3%
苏州 16.8%
同时,在苏州,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组织管理水平较低,导致仓储保管费及管理费用在物流总费用中所占比例偏高,还有一些仓库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仓库的浪费,因此增加了费用。而且苏州的中小物流企业大多只能提供基本的物流服务,附加业务水平不高,仍处于低水平、粗放的阶段,很难适应目前多品种、多批次、少批量的流通方式的变化,这样就无法给企业带来较高的附加值。
(二)企业规模小,物流服务意识薄弱
苏州物流企业大多从原有的传统物流企业转换而来。原有的物流企业大多为单纯的运输公司或仓储公司。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下。缺乏专业化、标准化作业流程。原有物流企业大多规模小,起点低,实行家族式管理,“一言堂”的情况比比皆是。没有标准化流程,工作随意性大。员工工作缺乏积极性,作风懒散,导致物流运作的各环节分散及经营单一,无法系统化、集成化。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及时性、准确性无法保证。
m5d中国行业咨询网_行业报告_行业分析_市场调研_第三方市场数据提供商(三)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
由于第三方物流在苏州甚至在全国都处于起步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老化、落后,机械化水平低,物流教育起步较晚,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不够先进,缺乏从事物流教育与研究的高校机构,物流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缺少投入,大多数管理人员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过来,因此缺乏专业知识。所以在高层次管理人员中真正懂物流的是少之又少。
(四)信息技术利用率低
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迅猛的领域,从数据采集技术到物流信息系统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物流产业的信息化进程,从而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了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建设新技术和新设施需要高额的成本,而且必须要与客户建立接口,这就要求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水平,但是苏州的中小物流企业的规模相对而言比较小,无法达到这个水平。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在苏州中小物流企业中的利用率不高。
(五)管理体制尚未建立
物流业是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在国家层面涉及的部门多达30余个,发改、经信、交通、商务、邮政、海关、供销等部门都有管理职能,存在大量的发展政策、法规、发展战略及规划、组织管理工作。但是现在相关的物流管理部门的一些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不适应现代物流的需要。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
(六)企业发展战略不明确
很多中小物流企业缺少对本企业的发展方向、自身定位的认识,没有制定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据调查显示大多中小物流企业没有制定一个战略发展规划,都盲目跟风进入物流市场,导致对自己的定位没有正确认识,只能跟着市场潮流走,处于被动地位,一旦市场出现变动就容易迷失方向,采取短期行为。
三、苏州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 苏州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的机遇
1、苏州物流业正处于初级阶段,市场需求量比较大。随着周边市场的逐步开发,使物流市场急剧扩张,也加大了对物流外包的需求。
2、物流业是个新兴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对中小物流服务企业的需求有进一步的增长。
3、政府积极鼓励物流市场的发展,给予中小物流企业扶助政策,鼓励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建设,加快市场开拓。
4、苏州社会经济稳定的增长势头,促使中小企业扎实稳定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结构、范围和发展规模也在不断的上升
5、由于运输和仓储功能外包的比例日益增加,因此中小物流企业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只要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可以促进企业健康有效的发展。
(二)苏州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的挑战
【引言】 1
【引言】自从中国加入WTO后,我国的物流行业也随之开放,但是我国物流企业的效率相对而言比较低下,在外企大的优势面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将面对巨大的竞争压力。中小型物流企业占据着苏州物流市场上的主导地位,但因为自身有限的资源,单一的服务内容,在苏州物流市场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本课题通过对苏州中小物流企业的现状与发展前景分析,系统地讨论了其经营现状,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针对这种状况提出合作化,差异化和综合化等适合苏州中小型企业的发展思路。本课题的研究对苏州中小型物流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可以展现其现状的不足之处并提出如何改进。
一、 苏州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 苏州物流业的现状
现代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代理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已成为继降低资源消耗和提高生产效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积极推动下,苏州市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并逐步成为我市经济的重要产业之一。2008年,我市社会物流总额达3.25万亿元,占全省的35.55%。物流业增加值在全市服务业增加值中的占比接近1/3,为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目前,苏州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与现实需求相比,还存在着增长粗放,服务水平不高等现象,物流企业“多、小、散、弱”问题突出,物流市场不够规范;技术装备落后、专业化程度不高;税负偏重、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和融资困难、人才短缺等制约着我市现代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苏州物流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苏州是沿海城市,长江三角洲腹地,沟通苏北、江浙的走廊,离上海最近的中心城市。苏州发展物流业有很大的空间,苏州将构建一个物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 5 1 9 1 6 0 7 2
流体系:依托开发区港口、大型批发市场、重要交通节点来建立若干个各具特色的功能定位、服务定向的物流园区,另外,在公共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上,要引进国内外的大物流企业。 近来,著名的宝供物流集团已在苏州投资4.3亿元,建立综合物流基地;国际型物流公司——中外运江苏公司也在苏州浒墅关地区筹建自己的物流中心。而最近这一两年,苏州围绕着开发区、港口、大型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务领域等物流密集区,一批新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应运而生。在苏州有这样的数据对比:苏州的外资企业已达数万,其巨大的物流量已渐成规模市场,为业内侧目,但苏州有85%以上的物流服务是有其他城市提供的,仅税收损失就达数10亿。为此,苏州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现代物流领导小组,以期改善苏州的物流市场和增加苏州的物流收入。
二、苏州中小物流企业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成本过高,附加值低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模式要求企业以最短时间寻求最好的战略合作伙伴,用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最好的服务质量赢得市场,中小物流企业因为其自身有限的服务资源,品牌效益的低下,因此需要花费更多的财力、物力以及人力,故其在构建供应链的交易成本十分高昂。由于目前国内经济政策的影响,中小物流企业贷款困难,造成其融资成本过高。以下是各国成本比较表:
物流成本 在GDP中的比例
日本 6.0%
欧洲 9.1%
加拿大 9.5%
美国 10.0%
中国 18.3%
苏州 16.8%
同时,在苏州,中小物流企业的物流组织管理水平较低,导致仓储保管费及管理费用在物流总费用中所占比例偏高,还有一些仓库的不合理利用,造成仓库的浪费,因此增加了费用。而且苏州的中小物流企业大多只能提供基本的物流服务,附加业务水平不高,仍处于低水平、粗放的阶段,很难适应目前多品种、多批次、少批量的流通方式的变化,这样就无法给企业带来较高的附加值。
(二)企业规模小,物流服务意识薄弱
苏州物流企业大多从原有的传统物流企业转换而来。原有的物流企业大多为单纯的运输公司或仓储公司。企业规模小,管理水平低下。缺乏专业化、标准化作业流程。原有物流企业大多规模小,起点低,实行家族式管理,“一言堂”的情况比比皆是。没有标准化流程,工作随意性大。员工工作缺乏积极性,作风懒散,导致物流运作的各环节分散及经营单一,无法系统化、集成化。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及时性、准确性无法保证。
m5d中国行业咨询网_行业报告_行业分析_市场调研_第三方市场数据提供商(三)专业物流人才缺乏,经营管理水平低
由于第三方物流在苏州甚至在全国都处于起步阶段,与其他国家相比物流基础设施相对老化、落后,机械化水平低,物流教育起步较晚,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不够先进,缺乏从事物流教育与研究的高校机构,物流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缺少投入,大多数管理人员是从其他专业转行过来,因此缺乏专业知识。所以在高层次管理人员中真正懂物流的是少之又少。
(四)信息技术利用率低
物流信息技术是物流技术中发展最迅猛的领域,从数据采集技术到物流信息系统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进一步推动了物流产业的信息化进程,从而从真正意义上提高了现代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建设新技术和新设施需要高额的成本,而且必须要与客户建立接口,这就要求企业拥有雄厚的资本和先进的技术水平,但是苏州的中小物流企业的规模相对而言比较小,无法达到这个水平。因此,现代信息技术在苏州中小物流企业中的利用率不高。
(五)管理体制尚未建立
物流业是跨行业的复合型产业,在国家层面涉及的部门多达30余个,发改、经信、交通、商务、邮政、海关、供销等部门都有管理职能,存在大量的发展政策、法规、发展战略及规划、组织管理工作。但是现在相关的物流管理部门的一些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不适应现代物流的需要。社会化大生产、专业化流通的集约化经营优势难以发挥。
(六)企业发展战略不明确
很多中小物流企业缺少对本企业的发展方向、自身定位的认识,没有制定一个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据调查显示大多中小物流企业没有制定一个战略发展规划,都盲目跟风进入物流市场,导致对自己的定位没有正确认识,只能跟着市场潮流走,处于被动地位,一旦市场出现变动就容易迷失方向,采取短期行为。
三、苏州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 苏州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的机遇
1、苏州物流业正处于初级阶段,市场需求量比较大。随着周边市场的逐步开发,使物流市场急剧扩张,也加大了对物流外包的需求。
2、物流业是个新兴行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因此对中小物流服务企业的需求有进一步的增长。
3、政府积极鼓励物流市场的发展,给予中小物流企业扶助政策,鼓励中小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建设,加快市场开拓。
4、苏州社会经济稳定的增长势头,促使中小企业扎实稳定的发展,使得企业的结构、范围和发展规模也在不断的上升
5、由于运输和仓储功能外包的比例日益增加,因此中小物流企业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只要中小企业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就可以促进企业健康有效的发展。
(二)苏州中小物流企业面临的挑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