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物流成本测算与改善对策研究
近年来,面对淮安市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工业企业已经进入到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措施。其中,物流成本成为降低淮安工业企业成本的关键,因此,目前对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和测算等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从淮安市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的内涵;其次,概括总结了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与影响因素;最后,在此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测算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的方法,即作业成本法,运用相关实例,针对淮安某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的测算进行验证,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结果表明,本文所采用的作业成本法,对淮安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的测算具有现实意义。关键词 工业企业,物流成本,作业成本法,测算
目 录
1 引 言 1
2 淮安地区工业企业物流发展现状调查 1
2.1 淮安市区位分析 1
2.2 淮安地区工业企业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外部环境) 2
2.2.1 近年来淮安市综合发展水平 2
2.2.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4
2.2.3 淮安市物流信息技术平台建设 5
2.3 淮安地区工业企业物流运作现状分析(内部因素) 5
2.3.1 淮安市工业企业运作状况调查 5
2.3.2淮安工业企业物流运营条件调查 6
3 淮安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 7
3.1 物流成本的概念与分类 7
3.1.1 物流成本的概念 7
3.1.2 物流成本的分类 8
3.2 淮安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 9
3.3 现阶段淮安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不足 10
3.3.1 企业管理理念落后,对“效益背反”规律缺乏认识 10
3.3.2 现行物流成本测算方法不够科学和完善 10
3.3.3 物流信息技术有待提高 11
3.3.4 企业自营物流造成物流成本偏高 11
4 淮安工业企业物流成本测算与改善措施 11
4.1 改善淮安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措施 11
4.1.1 运用系统思想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管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
4.1.2 将部分物流业务外包以降低物流成本 12
4.1.3 提高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 12
4.1.4 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测算 13
4.2 基于作业成本法对淮安工业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核算 13
4.2.1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13
4.2.2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 14
4.2.3 算例分析 15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1 引 言
当今世界,物流业的发展受经济全球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近几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各企业自身产品在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中消耗的物流费用也只增不减,因此,各企业必须通过努力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这些年以来,淮安市交通运输业务量持续上涨,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和淮安市物流发展相关的现代物流基础配套设施也在积极建设当中,并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化、组织化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1]。但是从当前淮安工业企业物流发展现状来看,依然有相当多的问题影响着淮安市工业企业的发展,亟待解决。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企业运作成本较高,缺乏有效的物流成本测算方法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控制,使得企业收益水平低下[1]。所以本文将对淮安地区企业物流成本进行分析,主要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对物流成本进行测算与控制研究,希望能给企业管理者降低物流成本带来一些改善建议。
2 淮安地区工业企业物流发展现状调查
2.1 淮安市区位分析
本文以淮安地区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淮安地处我国经济活跃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邻江近海,是江苏省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伟大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有“九省通衢,七省咽喉”的美誉。淮安,早在明清时期,就被称为“南船北马”之地,淮河和京杭大运河在这里交汇,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南下北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2]。政策的优惠,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十三五”规划以来,境内建立了以高速公路为主,水路为辅,航空,铁路并举的立体交通网络,不久的将来,淮安也将成为全国高铁路网中重要的节点,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淮安成为我国东部南北物流运输的重要枢纽,区域内的工业产品利用这一优势条件,销售网络遍及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经济圈,工业得以较快发展,形成了以冶金、纺织、机械、化工、烟草为核心的工业体系,淮安目前正成为我国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城市[3]。
(下图21为淮安市区位图)。
/
图 21 淮安区位图
2.2 淮安地区工业企业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外部环境)
2.2.1 近年来淮安市综合发展水平
1) 经济稳中有进
淮安市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为当地工业企业物流水平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根据淮安市政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淮安市的GDP总量比上年增长9.0%,已经达到了3048亿元,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增长明细见下图)其中,第一产业增长了324.61亿元,较上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1268.15亿元,较上年增幅为9.1%;第三产业增长了1455.24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0.6%。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11.2:42.9:45.9调整升级为10.6:41.7:47.7,其中,以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比上年提升了1.8个百分点,占GDP总量的47.7%,产业结构逐步实现转型升级。(下图分别为:2016年淮安市三次产业较上年增长趋势图)
/
图22 2016年淮安市三次产业较上年增加值
/
图23 2016年淮安市三次产业较上年增长趋势图
2)工业生产平稳发展
目 录
1 引 言 1
2 淮安地区工业企业物流发展现状调查 1
2.1 淮安市区位分析 1
2.2 淮安地区工业企业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外部环境) 2
2.2.1 近年来淮安市综合发展水平 2
2.2.2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4
2.2.3 淮安市物流信息技术平台建设 5
2.3 淮安地区工业企业物流运作现状分析(内部因素) 5
2.3.1 淮安市工业企业运作状况调查 5
2.3.2淮安工业企业物流运营条件调查 6
3 淮安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 7
3.1 物流成本的概念与分类 7
3.1.1 物流成本的概念 7
3.1.2 物流成本的分类 8
3.2 淮安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的构成 9
3.3 现阶段淮安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不足 10
3.3.1 企业管理理念落后,对“效益背反”规律缺乏认识 10
3.3.2 现行物流成本测算方法不够科学和完善 10
3.3.3 物流信息技术有待提高 11
3.3.4 企业自营物流造成物流成本偏高 11
4 淮安工业企业物流成本测算与改善措施 11
4.1 改善淮安工业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措施 11
4.1.1 运用系统思想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管理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
4.1.2 将部分物流业务外包以降低物流成本 12
4.1.3 提高企业物流信息化水平 12
4.1.4 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测算 13
4.2 基于作业成本法对淮安工业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核算 13
4.2.1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 13
4.2.2 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步骤 14
4.2.3 算例分析 15
结 论 20
致 谢 21
参考文献 22
1 引 言
当今世界,物流业的发展受经济全球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近几年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然而,与之相对应的是,各企业自身产品在生产、流通和销售过程中消耗的物流费用也只增不减,因此,各企业必须通过努力降低企业物流成本,以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这些年以来,淮安市交通运输业务量持续上涨,运输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与此同时,和淮安市物流发展相关的现代物流基础配套设施也在积极建设当中,并已初步形成一定规模化、组织化的物流信息网络平台[1]。但是从当前淮安工业企业物流发展现状来看,依然有相当多的问题影响着淮安市工业企业的发展,亟待解决。其主要影响因素是企业运作成本较高,缺乏有效的物流成本测算方法对企业物流成本进行控制,使得企业收益水平低下[1]。所以本文将对淮安地区企业物流成本进行分析,主要采用作业成本计算方法对物流成本进行测算与控制研究,希望能给企业管理者降低物流成本带来一些改善建议。
2 淮安地区工业企业物流发展现状调查
2.1 淮安市区位分析
本文以淮安地区工业企业为研究对象,淮安地处我国经济活跃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邻江近海,是江苏省北部重要的中心城市,伟大的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有“九省通衢,七省咽喉”的美誉。淮安,早在明清时期,就被称为“南船北马”之地,淮河和京杭大运河在这里交汇,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南下北上的重要交通枢纽城市[2]。政策的优惠,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十三五”规划以来,境内建立了以高速公路为主,水路为辅,航空,铁路并举的立体交通网络,不久的将来,淮安也将成为全国高铁路网中重要的节点,便利的交通条件,使得淮安成为我国东部南北物流运输的重要枢纽,区域内的工业产品利用这一优势条件,销售网络遍及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经济圈,工业得以较快发展,形成了以冶金、纺织、机械、化工、烟草为核心的工业体系,淮安目前正成为我国发展中的新兴工业城市[3]。
(下图21为淮安市区位图)。
/
图 21 淮安区位图
2.2 淮安地区工业企业物流发展现状分析(外部环境)
2.2.1 近年来淮安市综合发展水平
1) 经济稳中有进
淮安市经济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为当地工业企业物流水平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根据淮安市政府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淮安市的GDP总量比上年增长9.0%,已经达到了3048亿元,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具体增长明细见下图)其中,第一产业增长了324.61亿元,较上年增加了1.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长1268.15亿元,较上年增幅为9.1%;第三产业增长了1455.24亿元,较上年增长了10.6%。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11.2:42.9:45.9调整升级为10.6:41.7:47.7,其中,以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第三产业比上年提升了1.8个百分点,占GDP总量的47.7%,产业结构逐步实现转型升级。(下图分别为:2016年淮安市三次产业较上年增长趋势图)
/
图22 2016年淮安市三次产业较上年增加值
/
图23 2016年淮安市三次产业较上年增长趋势图
2)工业生产平稳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