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物流碳排放差异测度与减排方案设计(附件)

物流行业近些年来发展迅猛,作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大户,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加剧。对物流碳排放研究和约束,是降低物流碳排放、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在探讨物流碳排放现状的基础上,从能源消耗现状和碳排放总量出发,收集相关数据,借助极差、标准差等指标对区域物流碳排放差异性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以八大区域为基本单元的区域物流碳排放水平总体差异较大。造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原因来源于区域间碳排放水平的不均衡。各区域要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建立长效的物流碳排放控制机制,降低物流碳排放,促进区域物流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词 低碳经济,区域物流,二氧化碳排放,差异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1
1.1.3 研究内容 1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区域物流内涵的研究 2
1.2.2 区域物流碳排放的研究 2
1.3 研究方法 3
2 物流业发展水平 4
2.1 物流业运输水平 4
2.2 物流业运营水平 5
3 区域物流能源消耗分析 6
3.1 物流业能源消耗总量 6
3.2 物流业能源消耗结构 7
3.2.2 区域物流碳排放总量分析 9
4 区域物流碳排放差异分析 9
4.1 模型方法与数据来源 9
4.2 区域物流碳排放水平分析 10
4.3 区域物流碳排放水平总体差异分析 15
5 区域物流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17
5.1 模型构建 17
5.2 区域物流碳排放影响因素总体分析 18
5.2.1 影响因素影响程度分析 18
5.2.2 行业规模因素分析 20
5.2.3 人口规模因素分析 21
5. 3 区域物流减排影响因素总结与控制策略 22
5.3.1 区域物流碳排放影响因素总结 22
5.3.2 控制措施 22
结 论 26
致 谢 2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参 考 文 献 28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中国正在经济加速发展的阶段,工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经济发展所必须的石化能源的需求和消耗也越来越多,导致碳排放量逐年的上升,也因此导致了物流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约束之间的矛盾。传统物流业在自然资源方面的消耗量高,投入需求高,碳排放量高,对环境的污染严重,因此解决物流业的能源问题,对低碳发展道路和实现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现在已经有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对区域物流碳排放的治理,而且物流产业正处在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我国还是缺少在物流业碳排放治理方面的专业人才。为了推动区域物流和物流产业健康环保的发展,应进一步认识区域物流碳排放相关的理论体系,从多个角度分析和认识区域物流节能减排,深入研究探讨区域物流的减排机理。
1.1.2 研究意义
本次毕业设计是对区域物流碳排放差异测度与减排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目的在于巩固并加强在校期间所学的基础知识,结合外部参考资料,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所学到的区域物流碳排放方面的知识,对此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意义有如下几点:
1)从区域物流的整体出发,将其量化分析,进一步对区域物流碳排放发展理论的认识。
2)通过对区域物流碳排放差异测度的研究,可找出各区域物流碳排放在产生规律上的不同的原因,以此降低各区域的物流碳排放量。
3)通过对区域物流碳排放驱动因素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各区域研究人员的工作效率,从而产生协同效应。
1.1.3 研究内容
物流行业碳足迹分析
2)区域物流碳排放差异测度分析
3)碳排放量驱动因素分析
4)物流行业减排方案分析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区域物流内涵的研究
区域物流是一个空间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区域范围内的物流。早在很久以前,发达国家就开始研究区域物流的发展,Talley通过建立基础设施规模与经济生产之间关系的模型,研究了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对区域物流服务质量和区域经济的影响[1]。Melendez认为,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对区域物流的发展有很大程度地影响,在区域物流发展规划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区域物流与物流基础设施之间的关系[7]。舒辉运用ISM对区域物流发展的七个影响因素进行层次分析,结果表明,地理位置、政府作用和自然资源是发展的基础;经济水平、产业集群和市场环境起决定性作用;物流基础设施起指导作用[10]。李兆磊运用区域经济和现代物流相关理论与方法,深入研究各地区的物流发展的生态系统开发一般规律,为区域物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支持[14]。
区域物流是一个有一定发展规律的复杂的动态系统。本文研究了区域物流的协同发展,探讨了区域物流协同演化过程中体现区域物流碳排放的差异度与减排措施。
1.2.2? 区域物流碳排放的研究
目前,低碳供应链的研究和供应链碳足迹的测量已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课题。例如,2005年Hamid?ponrmohalnlnadi利用B2B网络作为环境研究逆向物流[1]。2007年Jinh?biingshen建立线性多目标规划模型,并以高的制造技术尽量降低了总逆向物流相关的风险,他提出如果要处理该地区的危险废弃物,应该建立一个合理的逆向物流管理系统[1]。2010年Balan?sundarakani等研究了整个供应链的碳足迹,并提出了减少物流碳排放的方案[1]。
就国内而言,在区域物流碳排放的研究上也有了一定的成果。例如段向云、王艳在“低碳物流”方面的研究。2011年刘龙政、欧阳强斌等运用对数平均divisia指数分解法计算了我国物流业的总碳排放量[1]。2012年梅志强、顾丽琴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对江西省物流业碳排放进行了定量分析。然而,对能源和资源方面的碳利用率的研究,我国仍然缺乏专业人才和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法,对区域物流碳排放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因此在当前物流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低碳物流”的研究我国还需加大力度,学习更完善的优化措施。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55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