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信息科技以降低供应链中牛鞭效应之研究(附件)
如今,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和激烈市场竞争,各企业间供应链的竞争也在逐渐加大,而牛鞭效应则成了阻碍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牛鞭效应”是由于供应链中上下游企业之间缺乏信息沟通及相互间不信任,同时各个企业又只考虑自身的利益所产生的,造成了需求信息在传递过程中不断地被扭曲和供应链的的巨大损失。然而,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整个供应链共享需求信息成为可能。因此,企业正在将信息科技与关键流程,知识和关系结合起来,培养客户关系,制造,采购,供应链和其他关键活动的创新(Agarwal和Sambamurthy 2002; Barua和Mukhopadhyay 2000)。数字化流程和知识许可平台通过改变基于信息的价值主张,与竞争对手无法轻易复制的合作伙伴建立价值链合作关系,并迅速利用新兴和未开发的市场领域,从而更快速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本文从我国实际出发,结合了中外文文献成果,对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理论及产生的影响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并为降低牛鞭效应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几点建议。目前,我国企业想降低牛鞭效应的影响,建立顺畅的供应链体系,就必须应用信息科技,实现信息共享,缩短提前期,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制度。关键词 供应链,牛鞭效应,信息技术
目 录
1引言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理论介绍 2
1.3 论文研究方法 2
2 文献回顾 2
2.1 国外研究现状 2
2.2 国内研究现状 3
3 牛鞭效应的分析 4
3.1 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 4
3.1.1 案列分析 4
3.1.2 需求预测过度修正 4
3.1.3 订货批量高估 5
3.1.4 库存决策失衡 5
3.1.5 短缺博弈战略 5
3.1.6 应对环境变异 6
3.2 牛鞭效应产生的影响 6
3.2.1 市场需求预测失真 6
3.2.2 产生过多的库存 6
3.2.3导致生产计划偏差 6
3.2.4 破坏供应链成员间合作关系 7
3.2.5 降低客户服务水平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4 应用信息科技降低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对策 7
4.1 建立信息分享机制 7
4.1.1 库存管理控制 8
4.1.2 联合库存控制 8
4.1.3 第三方库存管理 8
4.1.3 直销模式 9
4.1.4 缩短提前期 9
4.2信息科技的战略能力 9
4.2.1 案列分析:沃尔玛在SCM中信息技术的战略应用 10
4.2.2 应用网络化的企业运作能力 10
4.2.3 创建统一的信息系统能力 11
4.2.4 服务与交付能力能力 11
4.2.4 及时反应能力 11
4.3我国企业应用信息科技降低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障碍分析 11
4.4 对我国企业的一些启发 12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并趋向全球化,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和产品的复杂化不断增加,产品的使用周期也在逐渐缩短,就此企业如何抓住遇,快速有效的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适应新的竞争环境,成为广大理论及实践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各行业的领头企业越发清楚地认识到长远领先地位的优势和重要性的同时,也意识到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实现信息共享,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因而传统观念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成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近年来,可以发现有些产品在供应链运营过程中库存和延期交货水平波动幅度很大,但其产品的市场需求变动却很小。就像啤酒游戏一样,就算是源头的消费市场只有百分之一的变化,都会导致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库存的连续波动,且会逐层放大。当消费市场需求量增加时,零售商为应对市场缺货的现象向批发商加大预定量,库存急缺,欠货不断,批发商则向制造商增大订货量,如此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订货量不断增加,加大了各节点的库存压力。随后市场需求量减少,但之前向制造商发出的订单却源源不断,新的订单量不再持续增加,从而导致有大量的货物堆积,增加了企业库存成本、运输及物流成本。库存随着源头的消费市场的波动造成严重缺货或库存囤积,使得整个供应链系统都损失严重。
因此,很多的专家及研究者认为,供应链上各成员之间信息不对等造成了“牛鞭效应”的产生。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所获得的关于产品信息相差较大,但现代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发展之快步,使得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成为可能。过去由于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滞后的软件信息系统,企业的领导者很难根据掌握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如今能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能随时掌握在途库存信息,然而要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以降低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Dong et al, 2009; Yao and Zhu, 2012)。
当代企业正在对信息技术(如Web服务,数据仓库,客户关系管理或供应链管理技术)进行重大投资,以利用这些技术的功能来塑造其业务战略,客户关系和扩展企业网络。特别是数字化破坏力,信息和物理价值链的分拆,以及客户关系,制造,采购和供应链履行的组织基础设施的分解,已经提高了IT在实现敏捷竞争行动中的重要性(Hagel 1999; Rayport和Sviokla 1995)。
1.2 理论介绍
供应链管理(SCM)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用户需求且想要将供应链运转成本最小化,从而有效的将制造商、供应商、零售商等联合起来生产产品,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的地点的方法。从而实现供需关系的协调化,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并将供应链系统成本降到最小化。在供应链中,通常会出现预测失真、需求不明、供给不稳及库存囤积等现象,引起这些现象并造成成本过高的原因就是“牛鞭效应”的产生。
“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成员之间的需求变异不断放大的现象,是信息流在从源头的客户向最开始供应商端传递过程中,他们没能及时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分享使得信息失真并且被逐级放大,从而造成了信息出现在供应链中波动的越来越大。牛鞭效应在越往上游,距源头的客户则越远。而信息扭曲一旦和企业经营中任意不确切的成分加在一起,就会给整个供应链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3 论文研究方法
本研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之概念和理论,结合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对相关理论进行总结概括,以探讨如何使用信息科技降低供应链整合中的牛鞭效应。
2 文献回顾
2.1 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牛鞭效应,我们可以追溯到1958年Forrester的研究。他通过计算机建立仿真模型,证实了在一个供应链系统(包含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存在着牛鞭效应。随后,分析了模型中存在的组织结构、决策和行为的延迟、管理层政策的三个因素,并提出了产生牛鞭效应的许多原因。
目 录
1引言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2 理论介绍 2
1.3 论文研究方法 2
2 文献回顾 2
2.1 国外研究现状 2
2.2 国内研究现状 3
3 牛鞭效应的分析 4
3.1 牛鞭效应产生的原因 4
3.1.1 案列分析 4
3.1.2 需求预测过度修正 4
3.1.3 订货批量高估 5
3.1.4 库存决策失衡 5
3.1.5 短缺博弈战略 5
3.1.6 应对环境变异 6
3.2 牛鞭效应产生的影响 6
3.2.1 市场需求预测失真 6
3.2.2 产生过多的库存 6
3.2.3导致生产计划偏差 6
3.2.4 破坏供应链成员间合作关系 7
3.2.5 降低客户服务水平 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 4 应用信息科技降低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对策 7
4.1 建立信息分享机制 7
4.1.1 库存管理控制 8
4.1.2 联合库存控制 8
4.1.3 第三方库存管理 8
4.1.3 直销模式 9
4.1.4 缩短提前期 9
4.2信息科技的战略能力 9
4.2.1 案列分析:沃尔玛在SCM中信息技术的战略应用 10
4.2.2 应用网络化的企业运作能力 10
4.2.3 创建统一的信息系统能力 11
4.2.4 服务与交付能力能力 11
4.2.4 及时反应能力 11
4.3我国企业应用信息科技降低供应链中牛鞭效应的障碍分析 11
4.4 对我国企业的一些启发 12
结 论 13
致 谢 14
参 考 文 献 15
1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进入21世纪后,世界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并趋向全球化,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和产品的复杂化不断增加,产品的使用周期也在逐渐缩短,就此企业如何抓住遇,快速有效的满足顾客个性化的需求,适应新的竞争环境,成为广大理论及实践工作者关注的重点。各行业的领头企业越发清楚地认识到长远领先地位的优势和重要性的同时,也意识到竞争优势的关键在于实现信息共享,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因而传统观念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上升成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近年来,可以发现有些产品在供应链运营过程中库存和延期交货水平波动幅度很大,但其产品的市场需求变动却很小。就像啤酒游戏一样,就算是源头的消费市场只有百分之一的变化,都会导致整个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库存的连续波动,且会逐层放大。当消费市场需求量增加时,零售商为应对市场缺货的现象向批发商加大预定量,库存急缺,欠货不断,批发商则向制造商增大订货量,如此整个供应链系统的订货量不断增加,加大了各节点的库存压力。随后市场需求量减少,但之前向制造商发出的订单却源源不断,新的订单量不再持续增加,从而导致有大量的货物堆积,增加了企业库存成本、运输及物流成本。库存随着源头的消费市场的波动造成严重缺货或库存囤积,使得整个供应链系统都损失严重。
因此,很多的专家及研究者认为,供应链上各成员之间信息不对等造成了“牛鞭效应”的产生。供应链各节点企业所获得的关于产品信息相差较大,但现代信息科技日新月异,发展之快步,使得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实现信息共享成为可能。过去由于落后的基础设施和滞后的软件信息系统,企业的领导者很难根据掌握的信息做出正确的决策。如今能够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能随时掌握在途库存信息,然而要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以降低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仍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Dong et al, 2009; Yao and Zhu, 2012)。
当代企业正在对信息技术(如Web服务,数据仓库,客户关系管理或供应链管理技术)进行重大投资,以利用这些技术的功能来塑造其业务战略,客户关系和扩展企业网络。特别是数字化破坏力,信息和物理价值链的分拆,以及客户关系,制造,采购和供应链履行的组织基础设施的分解,已经提高了IT在实现敏捷竞争行动中的重要性(Hagel 1999; Rayport和Sviokla 1995)。
1.2 理论介绍
供应链管理(SCM)是指企业为了满足用户需求且想要将供应链运转成本最小化,从而有效的将制造商、供应商、零售商等联合起来生产产品,并把正确数量的商品在正确的时间配送到正确的地点的方法。从而实现供需关系的协调化,提高供应链的效率并将供应链系统成本降到最小化。在供应链中,通常会出现预测失真、需求不明、供给不稳及库存囤积等现象,引起这些现象并造成成本过高的原因就是“牛鞭效应”的产生。
“牛鞭效应”是指供应链成员之间的需求变异不断放大的现象,是信息流在从源头的客户向最开始供应商端传递过程中,他们没能及时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分享使得信息失真并且被逐级放大,从而造成了信息出现在供应链中波动的越来越大。牛鞭效应在越往上游,距源头的客户则越远。而信息扭曲一旦和企业经营中任意不确切的成分加在一起,就会给整个供应链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3 论文研究方法
本研究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通过梳理相关研究成果之概念和理论,结合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并对相关理论进行总结概括,以探讨如何使用信息科技降低供应链整合中的牛鞭效应。
2 文献回顾
2.1 国外研究现状
对于牛鞭效应,我们可以追溯到1958年Forrester的研究。他通过计算机建立仿真模型,证实了在一个供应链系统(包含生产商、批发商、零售商)存在着牛鞭效应。随后,分析了模型中存在的组织结构、决策和行为的延迟、管理层政策的三个因素,并提出了产生牛鞭效应的许多原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5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