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对洋山港港口基础设施的影响研究【字数:14121】
摘 要本文以上海洋山港为例,研究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对于港口基础设施的影响。本文通过分析上海洋山深水港口的航道水深、泊位、堆场等基础设施,计算不同运载量情况下洋山港口的年吞吐量和靠泊作业时间来探索其应对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的方向,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来帮助上海洋山港提高吞吐量并缩短大型集装箱船舶靠泊作业时间。上海洋山深水港需要不断升级发展其港口的基础设施,扩展航道水深,增加港口泊位,更新信息系统,加快处理货物的效率,从而建设成为一个拥有国际化竞争实力的大型集装箱码头。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内研究现状 2
1.2.2 国外研究现状 3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4
2. 集装箱港口管理理论 5
2.1 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发展 5
2.1.1 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内涵 5
2.1.2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的原因 5
2.2 港口基础设施 6
2.2.1 港口航道 6
2.2.2 港口码头 6
2.2.3 港口泊位 6
2.2.4 港口装卸设施 7
2.2.5 港口库场 7
3. 上海洋山港的现状分析 8
3.1 上海洋山港简介 8
3.2 上海洋山港基础设施分析 9
3.2.1 堆场面积,航道,及深水泊位分析 9
3.2.2 设备自动化程度高 10
4. 上海洋山港港口基础设施量化分析 12
4.1 港口航道泊位通过大型集装箱船舶能力分析 12
4.2 港口装卸能力分析 14
5. 上海洋山港基础设施建设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16
5.1 上海洋山港基础设施建设的存在问题 16
5.1.1 集装箱堆场限制 16
5.1.2 航道深度不够 16
5.1.3 港口泊位数较少 1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5.1.4 靠泊作业时间长 17
5.2 上海洋山港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17
5.2.1 港口基础设施升级 17
5.2.2 港口设备智能化作业 18
5.2.3 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 19
研究结论与不足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3
绪论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货运需求量不断增长。公司将技术力量投入巨型集装箱船舶的研究中,以求规模效益,集装箱船舶尺寸和规模变得越来越庞大。近年来,巨型集装箱船舶数量的增长已经成为货物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舶也受到越来越多承运人的青睐。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趋势给港口带来了一系列影响。例如,港口的水深状况,起重设备的作业规模、港口的装卸效率和陆路运输能力等都影响处理大型集装箱的物流能力。以载运集装箱能力和吨位等数据为划分标准,以8000TEU为代表的第6代集装箱船至少要吃水14米,而航道水深和码头前沿水深需均在15米以下才能进入港口。在2010年前,世界上只有25个15米以下的深水港口,其中,中国有3个港口,分别是上海港、天津港和宁波港。
2017年12月6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进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六大行动方案》。方案中“绿色航运协同发展行动”部分指出要积极支持3万~5万吨级集装箱船的海运直达优势,重点发展宁波舟山港和洋山深水港两个港口为中心,向长三角地区扩散的集装箱直达运输。根据航道条件和运输发展需要,加强江海直达、江海联运配套港口设施建设。在2020年底前,方案计划完成安徽省和江苏省沿江港口、码头技术改造,增加大型船舶公共锚位数量。2017年12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改革开放40年内我国在水运方面取得的成就。与1978年相比,2017年我国已经建成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366个,数量扩大了约18倍,初步建成了以“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为主体的内河航道体系。
为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的趋势,我国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从而把我国建设成为航运强国。港口基础设施能力是评判我国港口综合能力的标准之一,通过研究我国港口基础设施可以分析港口在码头能力、装卸效率、货物集散、经营服务等方面的水平,发现我国港口在应对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策略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找出根本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对于港口发展的方案和改进措施,使得我国港口在船舶大型化、超大型化航运业发展的浪潮中激流勇进。
研究意义
近年来,周边国家和地区正在加紧建设15米水深的集装箱码头,国际竞争源头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为提升上海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将洋山港的建设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深度独特环境的大型集装箱码头。现代集装箱船舶的发展方向是大型化、高速化和多用途性,其中承运人为追求运输的规模效益,不断制造巨型集装箱船舶。近几年来,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继续快速增长,目前上海港有29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这帮助上海港集装箱月吞吐量突破一百万标准箱,使上海港成为世界上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然而,上海洋山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包括水深不足,泊位数少,以及集装箱码头处理能力的差距大等。尽管上海洋山港港口泊位利用率高,但较少的泊位数很容易造成船舶拥挤堵塞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上海洋山港的基础设施,从航道水深条件,泊位及堆场等几个方面对洋山港的发展提出建议来应对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带来的问题。我国集装箱船研制虽然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却很快,这就要求我国港口基础设施发展跟上集装箱货运的需求。
目 录
1.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2.1 国内研究现状 2
1.2.2 国外研究现状 3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4
2. 集装箱港口管理理论 5
2.1 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发展 5
2.1.1 大型集装箱船舶的内涵 5
2.1.2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的原因 5
2.2 港口基础设施 6
2.2.1 港口航道 6
2.2.2 港口码头 6
2.2.3 港口泊位 6
2.2.4 港口装卸设施 7
2.2.5 港口库场 7
3. 上海洋山港的现状分析 8
3.1 上海洋山港简介 8
3.2 上海洋山港基础设施分析 9
3.2.1 堆场面积,航道,及深水泊位分析 9
3.2.2 设备自动化程度高 10
4. 上海洋山港港口基础设施量化分析 12
4.1 港口航道泊位通过大型集装箱船舶能力分析 12
4.2 港口装卸能力分析 14
5. 上海洋山港基础设施建设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16
5.1 上海洋山港基础设施建设的存在问题 16
5.1.1 集装箱堆场限制 16
5.1.2 航道深度不够 16
5.1.3 港口泊位数较少 17<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5.1.4 靠泊作业时间长 17
5.2 上海洋山港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17
5.2.1 港口基础设施升级 17
5.2.2 港口设备智能化作业 18
5.2.3 加强信息系统的建设 19
研究结论与不足 20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3
绪论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研究背景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全球货运需求量不断增长。公司将技术力量投入巨型集装箱船舶的研究中,以求规模效益,集装箱船舶尺寸和规模变得越来越庞大。近年来,巨型集装箱船舶数量的增长已经成为货物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超巴拿马型集装箱船舶也受到越来越多承运人的青睐。
集装箱船舶大型化的趋势给港口带来了一系列影响。例如,港口的水深状况,起重设备的作业规模、港口的装卸效率和陆路运输能力等都影响处理大型集装箱的物流能力。以载运集装箱能力和吨位等数据为划分标准,以8000TEU为代表的第6代集装箱船至少要吃水14米,而航道水深和码头前沿水深需均在15米以下才能进入港口。在2010年前,世界上只有25个15米以下的深水港口,其中,中国有3个港口,分别是上海港、天津港和宁波港。
2017年12月6日,国家交通运输部及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省市联合印发《关于协同推进长三角港航一体化发展六大行动方案》。方案中“绿色航运协同发展行动”部分指出要积极支持3万~5万吨级集装箱船的海运直达优势,重点发展宁波舟山港和洋山深水港两个港口为中心,向长三角地区扩散的集装箱直达运输。根据航道条件和运输发展需要,加强江海直达、江海联运配套港口设施建设。在2020年底前,方案计划完成安徽省和江苏省沿江港口、码头技术改造,增加大型船舶公共锚位数量。2017年12月21日,交通运输部公布了改革开放40年内我国在水运方面取得的成就。与1978年相比,2017年我国已经建成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366个,数量扩大了约18倍,初步建成了以“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为主体的内河航道体系。
为适应船舶大型化发展的趋势,我国必须采取积极措施,来应对挑战,抓住机遇,从而把我国建设成为航运强国。港口基础设施能力是评判我国港口综合能力的标准之一,通过研究我国港口基础设施可以分析港口在码头能力、装卸效率、货物集散、经营服务等方面的水平,发现我国港口在应对集装箱船舶大型化趋势策略中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找出根本原因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对于港口发展的方案和改进措施,使得我国港口在船舶大型化、超大型化航运业发展的浪潮中激流勇进。
研究意义
近年来,周边国家和地区正在加紧建设15米水深的集装箱码头,国际竞争源头日益激烈的竞争形势。为提升上海的国际竞争力,必须将洋山港的建设成为一个具有良好深度独特环境的大型集装箱码头。现代集装箱船舶的发展方向是大型化、高速化和多用途性,其中承运人为追求运输的规模效益,不断制造巨型集装箱船舶。近几年来,上海港的集装箱吞吐量继续快速增长,目前上海港有29条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这帮助上海港集装箱月吞吐量突破一百万标准箱,使上海港成为世界上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之一。然而,上海洋山港依然存在许多问题,包括水深不足,泊位数少,以及集装箱码头处理能力的差距大等。尽管上海洋山港港口泊位利用率高,但较少的泊位数很容易造成船舶拥挤堵塞的情况。本文通过分析上海洋山港的基础设施,从航道水深条件,泊位及堆场等几个方面对洋山港的发展提出建议来应对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带来的问题。我国集装箱船研制虽然起步较晚,发展速度却很快,这就要求我国港口基础设施发展跟上集装箱货运的需求。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