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工特色村庄转型发展机制探索以舟山核雕村为例(附件)【字数:12027】

摘 要 “美丽乡村”的活动在农业部的带领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农村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在国家政策的鞭策下,农村建设稳步开展。本文以苏州舟山核雕村为例,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了解以苏州舟山核雕村为代表的传统手工特色村庄的现状,以及在发展中所遇到的问题,以此为基础探索传统手工特色村庄的转型发展机制。最终得出结论,苏州舟山核雕村在转型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自身的文化和自然资源,因地制宜,将传统手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相互促进,形成传统手工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机制。从而改善舟山核雕村人居环境以及促进新农村建设。同时,完善乡村文化传承体系,如非物质文化在村落中的传承。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1.1.1 研究背景 1
1.1.2 研究意义 2
1.2 文献综述 2
1.2.1 国外研究综述 2
1.2.2 国内研究综述 3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4
1.3.1 主要研究内容 4
1.3.2 研究思路 4
1.4 研究方法 4
第二章 苏州舟山核雕村发展现状和特色分析 6
2.1 舟山核雕村的发展现状 6
2.1.1 舟山核雕村的概况 6
2.1.2舟山核雕村的现状分析 6
2.2 舟山核雕村的特色分析 7
2.2.1 舟山核雕村的环境资源特色 7
2.2.2 舟山核雕村店坊一体的村庄结构特色 8
2.2.3 舟山核雕村的非遗文化特色 9
第三章 传统手工特色村庄转型发展机制探索 10
——以苏州舟山核雕村为例 10
3.1 整体构想 10
3.1.1 制定发展目标 10
3.1.2 探索发展思路 10
3.2 传统手工特色村庄转型机制探索 10
3.2.1 舟山核雕村SWOT分析 10
3.2.2 基于核雕的保护性发展 12
3.3 创建传统手工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的机制 13
3.3.1 创建旅游产品体系 13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3.3.2 创建“香山圈”文化旅游品牌 15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17
5.1主要结论 17
5.2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农村建设由于现代化和城镇化的发展而受阻。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逐渐被发达国家和地区重视。
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下,对农村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已经成为城乡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3年,“美丽乡村”活动在农业部的倡导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新农村建设进入了新阶段,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许多政府在建设农村工作。新型城镇化于2014年正式启动,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登上了历史舞台。由于农村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区位优势和产业发展的现状有很大的区别,如何实现村庄产业发展模式的空间布局,是当前农村发展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在20世纪80年代,苏州依托乡镇企业的崛起,农村集体经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苏州依托其高速发展的社会经济,其城镇化水平从追求速度的发展阶段转变为追求品质的“逆城市化”阶段。苏州是一座有两千五百年历史的文化古城,资源丰厚,苏州的手工业生产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及地位,明清时期,“苏作工艺”已经成为中国高雅艺术风格的代表。经过历史的沉淀,传统手工艺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传承机制,并且深深的影响着社会、文化和人民生活。这些手工艺的数量、质量和价值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
依托苏州丰富的传统技艺,在苏州西部的太湖流域逐渐形成了以核雕、裱画、书画、香山帮建筑等手工技艺集中的具有极高文化相似性的地域,形成旅游度假区。舟山核雕村处于该区域的中心,并以传统手工艺核雕而盛名,舟山核雕村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如今,由于核雕行业的发展,“舟山村”和“核雕”作为传统手工业的发源地和产品,进入了人们的视线。核雕作为传统手工艺品的领航者,于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乘着国家重点发展文化产业的东风,在舟山核雕刻村有超过600户从事核雕刻的家庭,拥有超过3500名从业人员。舟山传统手工艺产业年产值近2亿元,增长率约10%。近年,依托于旅游度假区的资源,在发展以舟山核雕村为中心的传统手工村庄的进程中,核雕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在发展中也遇到了瓶颈,如旅游发展不顺、人民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因此本研究拟以苏州舟山核雕村为例,对传统手工特色村庄的转型发展机制进行详细探索。
本研究以苏州舟山核雕村为例,一是因为苏州舟山核雕村以传统手工艺核雕闻名于世,核雕工艺历史悠久,舟山核雕村以核雕作为全村经济文化发展的核心,是典型的传统手工特色村庄。二是因为苏州舟山核雕的影响力较大,提到苏州传统手工艺,必然会想到苏州舟山核雕。同时,2008年,苏州核雕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核雕俨然成为了苏州传统特色手工艺对外的一张名片。三是舟山核雕村具有代表性,苏州的传统手工艺村庄很多,如桃花坞木刻年画、东西山碧螺春制作、光福缂丝制造等。舟山核雕村位于“香山圈”,所谓“香山圈”是指苏州西部太湖流域传统手工业发达且丰富的区域,该区域有着相似的文化水平和特色,许多散落在民间的传统手工艺被“圈定”于此,各个传统手工品类相互启发、相互借鉴,不断共同发展。而舟山核雕村是这一文化区的核心,具有悠久的核雕历史,是传统文化的代表,并且拥有丰富的景观资源。因此,本研究选择以苏州舟山核雕村为例,探索传统手工特色村庄的转型发展机制。
1.1.2 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通过对舟山核雕村的分析,探索传统手工特色村庄转型发展机制,有利于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如对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同时对推进新农村建设有也有重要意义。
实践意义:探索传统手工特色村庄的转型和发展,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传承乡土文明,同时对旅游业和传统手工业融合发展有重要作用。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外国的新农村改造和转型的过程和内容也有所不同。而早期的日本和韩国由于地理位置和文化等因素最接近我国国情,其新农村发展的措施对我国而言更有借鉴意义。
1、韩国的新村运动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3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