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事件对区域旅游市场影响的时间特征研究以奥运会世博会青奥会园博会为例

摘 要大型事件的举办对于区域有很多影响,经济的增长、影响力的提升和城市建设规模等方面,本文主要研究事件对区域游客量带来的影响。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阐述了本文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二章是论文的文献综述部分,笔者对中外学者关于大型事件的文献研究进行总结,发现关于大型事件影响的研究是事件研究的重要方面,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方面都有所述及,其对于旅游业的影响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然而,国内外研究尤其是国内研究几无对大型事件影响的长时间尺度的具体研究。论文中第三章和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在第三章中,笔者选取四个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大型事件——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博览会、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园艺博览会,对此四个事件在国内的举办地——北京、上海、南京、昆明、沈阳、西安、青岛七个城市进行了研究,笔者分析了此七个城市旅游业的面板数据,经过分析发现,大型事件对区域旅游市场存在“填挖效应”,即大型事件将原本属于举办地前后几年的游客的增长量“挖取”、“搬运”到事件发生年,造成了事件当年的区域旅游客流的高峰值,并同时造成事件举办年前后年份区域旅游市场的“低谷效应”,前人研究中提出的的峰聚效应并不明显,且跟事件的属性、举办届次有明显的相关性,有些大型事件对于事件举办年的区域客流甚至有一定的“挤出效应”。在论文的第四章,为了进一步分析峰聚、低谷和挤出效应的具体影响因子和作用机制,笔者进行了游客行为研究,通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研究,发现迎合事件举办时间是因为事件本身的吸引力和事件所带来的附属活动(峰聚和填挖效应)。避开事件举办并不是因为事件本身吸引力不够而是因为由事件的举办带来的负面影响(挤出效应)。笔者在第五章对第三章和第四章得到的结论进行总结与讨论,对如何减少和避免大型事件的负面效应提出了相应对策。
目 录
第一章 背景与意义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意义 1
1.3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3
2.1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3
2.2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4
2.3 研究述评 5
第三章 大型事件对区域旅游市场的长期影响特征 6
3.1 2010年上海世博会对区域旅游市场的长期影响特征 6
3.2 世界园艺博览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会对区域旅游市场的长期影响特征 8
3.2.1 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 8
3.2.2 2006年沈阳世界园艺博览会 10
3.2.3 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 12
3.2.4 2014年青岛园艺博览会 15
3.3 2014年南京青奥会对区域旅游市场的长期影响特征 16
3.4 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区域旅游市场的长期影响特 19
3.5总结 21
第四章 大型事件对游客出游行为的影响研究 22
4.1调查目的 22
4.2研究设计 22
4.3结果与分析 22
4.3.1样本基本情况 22
4.3.2大型事件对游客出游时间选择的总体影响 26
4.3.3大型事件对游客出游时间选择的影响途径研究 26
4.4总结 29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31
结束语 33
致 谢 34
参考文献 35
第一章 背景与意义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交流的日益深化,越来越多的世界知名会展及体育赛事选择在我国举办。1999年,我国在云南昆明首次举办了“世界园艺博览会”(简称园博会,下文同),这是我国第一次举办国际影响较大的专业展会。此后,园博会分别在2006年沈阳、2010年台北、2011年西安、2014年青岛国内四地多次举办,并将在2016年和2019年分别在唐山、北京举办;2010年,上海举办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综合博览会——世界博览会(简称世博会,下文同),可以说是我国举办博览会的一个高峰。这些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展览会和大型体育赛事活动在我国举办,标志我国的会展业和旅游业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现如今,经济和文化日趋全球化,举办各类大型事件对举办地的知名度、经济、各项社会事业、游客数量等,都带来的积极的影响,从而带动旅游业。因此研究事件对旅游业的带动作用、对游客的吸引力强度,具有重要意义。
1.2研究意义
重大事件活动(Megaevent,有学者称“重大节事”)被视为“可与19世纪工业革命相比的发动机”[1],Getz(1997 )认为,重大事件活动可以为东道主创造极高层次的旅游、媒体关注、声望和经济影响,并有塑造新感知,扭转负面形象的功能,研究应从事件所承担的不同角色出发,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23]。就旅游方面来说,事件是旅游的重要动力,在大多数目的地的开发和营销计划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4] 。事件旅游,近年来成为旅游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尤其在某区域内举办大型事件前后。研究事件对于区域旅游市场的影响,是事件旅游研究的最初也是最重要的领域,对于完善事件旅游理论研究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国际学术文献中,针对展会和运动会的研究,统称为“事件”(event)研究。事件的范畴,还包括各种文化节日、传统节事、集会事件等。各类事件对区域游客流量的增长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这种助推作用的大小大致与事件的大小成正相关关系。然而,在实践中业界发现,事件的举办带来的效果似乎没有达到人们对它的期望值,它并没有把该地的游客流量推上一个新的“台阶”,而是在事件举办的当年出现一个“峰值”,事件举办后,区域旅游客流迅速回落,甚至出现比平均客流量还低的“谷值”,其中大型事件(megaevent)尤为明显;这样,事件对于区域旅游市场的“真实”影响客观、科学的测度,即成为一个问题:即事件是对区域旅游客流的增长到底具有多大的助推作用,在长期来看,事件是否存在将区域旅游客流进行“再分配”的作用,其助推作用本身的强度并没有事件发生阶段表现出的那样大。
大型事件对区域旅游市场有明显的影响,这是毫无疑问的,这种影响的方向是事件的性质决定的,即:危机事件会产生负面影响,引起旅游客流的下降,例如2003年的“SARS”,国内旅行社全部停止营业,后来的数据统计也表明了当年旅游客流比上年锐减24.77%;而正面的事件则会刺激区域旅游业的增长,例如2010年上海世博会,当年上海市的国内外总游客量同比上年增长71.78%。
每次大型事件的举办,各国家、各地区均需投入非常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有些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型事件的支出甚至达百亿美元之巨。因此,客观、科学的认识大型事件对区域旅游市场影响的作用强度、扩散方向,对于各国和各地方举办大型事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有利于举办地科学的、合理的进行资源分配。
1.3研究方法
基于以上考虑,在本篇论文中笔者主要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数据搜集法、统计研究法和调查问卷法进行研究。
文献分析法:为了了解事件旅游目前的现状,笔者在知网、万方、EBSCO等中外数据库内查阅并阅读了大量的相关文献资料,为本文的写作提供了文献依据。
统计研究法:笔者通过对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四个大型事件:北京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下文同)、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青奥会,下文同)、世界园艺博览会(以昆明、沈阳、西安、青岛),对举办过此四个大型事件的七个城市的从1995年至2014年近二十年的游客量官方数据进行搜集并整理,从中发现规律和问题,为接下来的论文写作提供科学依据。
调查问卷法:通过调查问卷,调查事件对游客出游行为的影响。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对于事件旅游的研究中,1961年美国布尔斯廷出版的Image:A Guide to pseudoEvent in America是目前可知的西方节事相关研究的最早文献 [5] 。里奇提出了大型活动活动(megaevent)的定义:从长远或短期目的出发、一次性或重复举办的、延续时间短、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外界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认同、增加其引力、提高其经济收入的活动。要使其获得成功,主要依赖其多特性、地位、具有创造公众兴趣并吸引人们注意的时代意义[6]。霍尔(Hall)提出这些大型活动的举办需要公共资金的投入和公众支持,以建立硬件设施建设和目的地形象再塑造的机制。这对大型活动的定义作了进一步的补充[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116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