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a股上公司的经验证据
摘要:近年来,由于我国政府以及有关组织的积极推动,涌现了一波又一波的会计事务所合并的浪潮。合并毋庸置疑带来了事务所规模的提升,而根据现有理论,规模的扩大通常有助于审计质量的提升。那么, 在我国市场环境下, 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是否会随着合并后有所提升呢? 本文以2012-2013年我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合并案为对象, 检验事务所合并后审计质量是否有提升以及采用不同合并方式对审计质量提升程度的影响。 结果发现,合并后审计质量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但是,采用吸收合并方式进行合并的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提升程度高于采用新设合并的事务所并未得到支持。
目录
一、 引言 3
二、 文献综述 4
(一)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 4
(二) 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5
三、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
四、 研究设计 7
(一)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
(二) 模型构造与变量定义 8
1. 变量定义 8
2. 模型构造 9
五、 实证分析 9
(一) 合并前后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9
1. 描述性统计 9
2. 相关性分析 9
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0
4. 稳健性检验 11
六、 研究结论 12
七、 致谢 12
八、 参考文献: 12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引言
引言
近年来,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2007)、《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2009)、《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程序指引(征求意见稿)》(2010)等政府以及有关组织出台的意见稿,使事务所之间的合并受到积极的鼓励,并使其在法律范围内、自主自愿并且在双方进行了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进行合并。近些年来,我国出现了几次会计师事务所合并风潮,有“四大”合并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有本土大所之间的合并,也有小所加入大所。李明辉和刘笑霞(2010)认为从政府以及有关组织的意愿来说,近年来,其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所以对本土事务所进行合并进行积极的鼓励和推动,是希望借此,使事务所的规模得到提升,实现“做大”,从而使事务所的竞争力和审计质量得到相应提升,实现“做强”。
在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风潮中,有事务所彼此实力相当的“强强联合”,如在2013年中瑞岳华和国富浩华签署合并协议并宣布双方合并,这一合并案中诞生的瑞华使我国本土事务所能够在营业收入上第一次赶超“四大”。但是我们不应忽视在一波又一波的风潮中也有“带病合并”,如鹏城、利安达等,在深陷丑闻、被中注协多次通报惩戒后被吸收合并,以此来逃避应负的责任。针对这一现象,2013年中注协对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其合伙人企图通过“带病合并”的方式来逃避处罚的行为,予以制止并加强惩戒。
那么对我国事务所来说,合并使事务所的规模提升了,是否就意味其真正“做强”了呢?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审计质量与合并前后以及合并方式的关系提出假设:会计师事务所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 其审计质量将会显著提高,并且采用吸收合并的事务所,合并后的审计质量的提升显著高于采用新设合并的事务所。以20122013四起合并案为样本,利用其144家A股上市公司客户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来实证检验审计质量与合并的相关关系,期望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合并的方式实现“做大做强”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文献综述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
从西方及我国港台地区现有的研究来看,以市场集中程度、审计效率、审计收费、审计质量等为重点对会计事务所合并进行研究。
一些学者研究合并前后整个审计市场集中程度和竞争性的变化,他们大多认为合并虽然会提高审计市场的集中程度,但却不会带来市场中竞争的缺失。Tonge 和Wootton(1991)检验了1989年美国“八大”事务所合并对市场集中程度和竞争程度所产生的影响,发现合并后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并没有下降; Minyard 和Tabor(1991)也得到类似结论。GAO(2003a)总结道:虽然审计行业市场集中程度有增加,但是,有足够多的指示量都说明美国的审计市场存在竞争,其竞争程度并没有随着市场集中程度的上升而下降。
一些学者研究了合并前后对审计所产生的成本变化。Tsai等 (2008)利用我国台湾地区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数据研究后发现,合并虽然把使内部组织耗费的成本增加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使得运营效率在初期有所下降,但合并后,规模效应使事务所增加的效益远超过其增加的成本。不过,也有一些学者发现,合并不能显著使审计效率得到显著提升。Lawrence 和Glover(1998)对“六大”的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合并后的审计效率显著低于合并前;
还有一部分学者研究了合并前后审计费用合计的变化。一些学者发现,合并没有使得审计收费得到显著提升。Penney(1961)通过访谈数据,发现合并后,审计效率提高从而减少了审计时间,因此总体而言,审计费用并没有明显提升。Iyer 和Iyer(1996)对二百七十家“四大”所提供审计服务的英国公司客户进行检验,发现合并后的事务所的费用结构与合并前没有显著,审计费用总和也并未在合并后有显著的提高。GAO(2003a)总结了相关文献后提出,并没有证据表明事务所合并会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
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从国外现有文献来看,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没有统一的结论。
西方的一部分研究认为合并不是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Penney(1961)以经历过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合伙人为对象,以访谈或是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他们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合伙人认为提高审计质量不是事务所进行合并的主要目的和动因,合并实际上也没有显著提高审计质量,而事务所提供的咨询服务质量的提升和范围的扩大才是最明显的合并产生的经济效果。GAO(2003a)对审计质量文献总结后提出,已有研究没有发现能够支撑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与审计质量的提升和审计师独立性的增加之间存在关联的经验证据。GAO(2003b)对159 位有一定地位的公司内人员调查后发现,多数受访者认为事务所合并不会或者不会显著对审计质量以及审计独立性产生影响。
然而也有西方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认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能够显著使审计质量得到提升。DeAngelo ( 1981) 认为事务所所拥有的规模是审计质量的决定因素,而事务所的合并直接促成了其规模的壮大。Lennox(1999)在研究中,对客户特征进行变量控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大型事务所以其规模较大为优势,能够使其为客户出具比小型事务所更为恰当的审计意见,并且有更小的概率发生错误,这说明了合并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通过扩大规模使得事务所获得更加明显的优势,从而使事务所能够提供高质量、独立的审计服务。Wang Taychang等(2008)在案例研究中,针对致远与荣聪合并案,选取审计质量的衡量变量为可控性应计额,检验出合并能够使可控性应计额显著降低,即审计质量得到了提升,并且结果还发现在合并中,相比原先规模较大的致远,原先规模较小的荣聪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林宗辉和戚务君(2007)在案例研究中,针对勤业和众信这一合并案,选取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分别为可控性应计额和盈余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后,结果发现合并后能够使可操控性应计额显著降低,即合并后,审计质量有显著提升。Rong Ding和Yuping Jia(2012)把盈余管理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同样实证分析得出合并后审计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并且伴随着审计费用的提高。
目录
一、 引言 3
二、 文献综述 4
(一)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 4
(二) 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5
三、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6
四、 研究设计 7
(一)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7
(二) 模型构造与变量定义 8
1. 变量定义 8
2. 模型构造 9
五、 实证分析 9
(一) 合并前后对审计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 9
1. 描述性统计 9
2. 相关性分析 9
3.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10
4. 稳健性检验 11
六、 研究结论 12
七、 致谢 12
八、 参考文献: 12
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基于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引言
引言
近年来,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大做强的意见》(2007)、《关于加快发展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若干意见》(2009)、《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程序指引(征求意见稿)》(2010)等政府以及有关组织出台的意见稿,使事务所之间的合并受到积极的鼓励,并使其在法律范围内、自主自愿并且在双方进行了充分沟通的情况下进行合并。近些年来,我国出现了几次会计师事务所合并风潮,有“四大”合并本土会计师事务所,有本土大所之间的合并,也有小所加入大所。李明辉和刘笑霞(2010)认为从政府以及有关组织的意愿来说,近年来,其之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所以对本土事务所进行合并进行积极的鼓励和推动,是希望借此,使事务所的规模得到提升,实现“做大”,从而使事务所的竞争力和审计质量得到相应提升,实现“做强”。
在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合并风潮中,有事务所彼此实力相当的“强强联合”,如在2013年中瑞岳华和国富浩华签署合并协议并宣布双方合并,这一合并案中诞生的瑞华使我国本土事务所能够在营业收入上第一次赶超“四大”。但是我们不应忽视在一波又一波的风潮中也有“带病合并”,如鹏城、利安达等,在深陷丑闻、被中注协多次通报惩戒后被吸收合并,以此来逃避应负的责任。针对这一现象,2013年中注协对我国的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其合伙人企图通过“带病合并”的方式来逃避处罚的行为,予以制止并加强惩戒。
那么对我国事务所来说,合并使事务所的规模提升了,是否就意味其真正“做强”了呢?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审计质量与合并前后以及合并方式的关系提出假设:会计师事务所与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 其审计质量将会显著提高,并且采用吸收合并的事务所,合并后的审计质量的提升显著高于采用新设合并的事务所。以20122013四起合并案为样本,利用其144家A股上市公司客户的数据,运用多元回归的方法来实证检验审计质量与合并的相关关系,期望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合并的方式实现“做大做强”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文献综述
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动因与经济后果研究
从西方及我国港台地区现有的研究来看,以市场集中程度、审计效率、审计收费、审计质量等为重点对会计事务所合并进行研究。
一些学者研究合并前后整个审计市场集中程度和竞争性的变化,他们大多认为合并虽然会提高审计市场的集中程度,但却不会带来市场中竞争的缺失。Tonge 和Wootton(1991)检验了1989年美国“八大”事务所合并对市场集中程度和竞争程度所产生的影响,发现合并后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并没有下降; Minyard 和Tabor(1991)也得到类似结论。GAO(2003a)总结道:虽然审计行业市场集中程度有增加,但是,有足够多的指示量都说明美国的审计市场存在竞争,其竞争程度并没有随着市场集中程度的上升而下降。
一些学者研究了合并前后对审计所产生的成本变化。Tsai等 (2008)利用我国台湾地区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前后数据研究后发现,合并虽然把使内部组织耗费的成本增加到一个新的水平、并使得运营效率在初期有所下降,但合并后,规模效应使事务所增加的效益远超过其增加的成本。不过,也有一些学者发现,合并不能显著使审计效率得到显著提升。Lawrence 和Glover(1998)对“六大”的数据进行研究后发现,合并后的审计效率显著低于合并前;
还有一部分学者研究了合并前后审计费用合计的变化。一些学者发现,合并没有使得审计收费得到显著提升。Penney(1961)通过访谈数据,发现合并后,审计效率提高从而减少了审计时间,因此总体而言,审计费用并没有明显提升。Iyer 和Iyer(1996)对二百七十家“四大”所提供审计服务的英国公司客户进行检验,发现合并后的事务所的费用结构与合并前没有显著,审计费用总和也并未在合并后有显著的提高。GAO(2003a)总结了相关文献后提出,并没有证据表明事务所合并会对审计收费产生影响。
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
从国外现有文献来看,合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没有统一的结论。
西方的一部分研究认为合并不是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Penney(1961)以经历过会计师事务所合并的合伙人为对象,以访谈或是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他们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大部分合伙人认为提高审计质量不是事务所进行合并的主要目的和动因,合并实际上也没有显著提高审计质量,而事务所提供的咨询服务质量的提升和范围的扩大才是最明显的合并产生的经济效果。GAO(2003a)对审计质量文献总结后提出,已有研究没有发现能够支撑会计师事务所合并后与审计质量的提升和审计师独立性的增加之间存在关联的经验证据。GAO(2003b)对159 位有一定地位的公司内人员调查后发现,多数受访者认为事务所合并不会或者不会显著对审计质量以及审计独立性产生影响。
然而也有西方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学者认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能够显著使审计质量得到提升。DeAngelo ( 1981) 认为事务所所拥有的规模是审计质量的决定因素,而事务所的合并直接促成了其规模的壮大。Lennox(1999)在研究中,对客户特征进行变量控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大型事务所以其规模较大为优势,能够使其为客户出具比小型事务所更为恰当的审计意见,并且有更小的概率发生错误,这说明了合并在一定程度上的确能够通过扩大规模使得事务所获得更加明显的优势,从而使事务所能够提供高质量、独立的审计服务。Wang Taychang等(2008)在案例研究中,针对致远与荣聪合并案,选取审计质量的衡量变量为可控性应计额,检验出合并能够使可控性应计额显著降低,即审计质量得到了提升,并且结果还发现在合并中,相比原先规模较大的致远,原先规模较小的荣聪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提升效果更加明显。林宗辉和戚务君(2007)在案例研究中,针对勤业和众信这一合并案,选取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分别为可控性应计额和盈余指标,进行实证检验后,结果发现合并后能够使可操控性应计额显著降低,即合并后,审计质量有显著提升。Rong Ding和Yuping Jia(2012)把盈余管理作为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同样实证分析得出合并后审计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并且伴随着审计费用的提高。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3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