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国际贸易因素分析(附件)【字数:11097】
摘 要2017年5月美国再此针对全球范围的光伏电池及其组件进行贸易保障措施调查。相关调查结果表明,美国认定进口光伏产品对国内光伏产业造成严重威胁和实质性损害,由此对相关进口光伏产品采取进口限制举措。众所周知,美国以及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两者国内消费量占据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绝大多数比重,而其采取的保障措施调查将会给中国的光伏产业带来重创。另外,此次调查也使得中国光伏产业不得不进行产能的调整,而由此研究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以及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国光伏产业过剩的问题展开研究,对我国的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基本情况和程度进行分析,然后研究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处于光伏世界产业链的底端、新兴光伏国际市场发展缓慢、贸易壁垒的影响等因素对我国光伏产业过剩带来的问题和影响。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掌握核心制造技术、加快企业转型及产业整合步伐、努力开拓多元化海内外市场、积极运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利益。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研究内容 2
1.3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文献综述 3
2.1国内研究现状 3
2.2国外研究现状 3
第三章 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现状 5
3.1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基本状况 5
3.2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特点 5
第四章 中国光伏产能过剩的国际贸易因素 7
4.1过度依赖国际市场 7
4.1.1原材料依赖进口 7
4.1.2技术依赖国外 7
4.2处于光伏世界产业链的低端 7
4.2.1主要制造太阳能电池和组件 7
4.2.2光伏产品附加值低 8
4.3新兴光伏国际市场发展缓慢 8
4.4贸易壁垒的影响 8
4.4.1贸易保护的影响 8
4.4.2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 9
第五章 中国光伏产业应对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际贸易因素影响的对策 10
5.1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掌握核心制造技术 10
5.2加快企业转型及产业整合步伐 10
5.3努力开拓多元化海内外市场 10
5.4积极运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利益 11
结束语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中国光伏产业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在90年代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而进入21世纪,国家亦是出台一系列政策以及法规扶持光伏产业的发展,例如《可再生能源法》、《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尽管有了相应政策的支持,但是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很多的问题。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与2011年相比的装机量高出29.7GW,而这些装机量却远远大于市场需求。此外,占据全球80%的生产量却仅仅占据全球市场8%的份额,该数据表明中国目前的光伏产量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而美国又针对全球范围的光伏电池及其组件进行的201调查,相关调查结果表明,美国认定进口光伏产品对国内光伏产业造成严重威胁和实质性损害,由此对相关进口光伏产品采取进口限制举措。众所周知,美国以及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其中美国占据10%的市场份额,欧盟占据80%的市场份额,两者国内消费量占据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绝大比重,而其采取的保障措施调查将会给中国的光伏产业带来重创。另外,此次调查也使得中国光伏产业不得不进行产能的调整,而由此研究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以及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1.1.2研究意义
美国以及欧盟作为中国光伏产品的主要国际市场,其贸易保护措施将对中国光伏产业造成较大影响,相关的经济收益将受到损害。众所周知,不管是美国还是欧盟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不仅仅是处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往往还有政治因素的影响。近年,新兴积极国家迅速崛起,给相关发达国家带来很多担忧,为了限制其在新兴领域的过快发展,维护自身在各个领域的主导地位,进而巩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主导地位。由此,进一步分析贸易摩擦过程中的政治和经济原因,对于推进中国光伏产业的贸易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此次贸易调查也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无序扩张带来警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研究光伏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必要性。现阶段,光伏产业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不仅仅是生产环节落后,而且表现为以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与此同时,研发投入费用欠缺,创新能力较小。国际贸易层面上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并且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1.2研究内容
本文就我国光伏产业过剩的问题展开研究,对我国的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基本情况和程度进行分析,然后研究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处于光伏世界产业链的底端、新兴光伏国际市场发展缓慢、贸易壁垒的影响等国际贸易因素对我国光伏产业过剩带来的问题和影响。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掌握核心制造技术、加快企业转型及产业整合步伐、努力开拓多元化海内外市场、积极运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利益。
1.3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文献是记录以及保存相关资料的载体,常见的类型包括以下几种,期刊、数据、书籍以及网上资源等。本文研究了光伏产业过剩的影响因素,并且查阅相关文献,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点。该种方法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基础,也是本文创新点的体现。
比较分析法:本文首先借鉴并收集了相关案例,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比分析中发现其中的差异或者相同之处。另外,通过对比多晶硅、电池、组件产能利用率,可以的得出整个产业链的产能现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国内外研究现状
光伏产业不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问题,由此,国内外学者也做了诸多研究。
蔡国庆(2015)在其研究中指出当前中国的“太阳能屋顶计划”对于光伏产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规范作用,其还将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与国外进行比较,指出国外产业政策值得中国借鉴。文涛(2014)指出尽管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同时也具有很多机遇,但是事务总有两面性,仍然具有较多难以忽略的难题。与此同时,其还指出了相关政策利弊问题。
孟良(2015)在其《基于市场结构的国际贸易保护行为触发条件分析—以我国光伏产业为例》的文献中指出,中国光伏产业应该注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网络布局,例如:全网分摊、分类收购等。马谦青(2015)在研究光伏产能过剩问题是指出,一方面是金融危机影响了国际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销售渠道布局不合理等。另外,光伏产业的整个产业链都存在很多难以较快解决的难题。戴磊(2015)在《中国光伏产业的变革》一文中认为,当前光伏产业的使用范围比较有限,使得即便是当前整个产业面临一些机遇亦难以利用。与此同时,整个行业缺乏严格的管理秩序,准入门槛比较低,人力资本不充足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光伏产业的发展。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第一章 绪论 1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
1.1.1研究背景 1
1.1.2研究意义 1
1.2研究内容 2
1.3研究方法 2
第二章 文献综述 3
2.1国内研究现状 3
2.2国外研究现状 3
第三章 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现状 5
3.1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基本状况 5
3.2中国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特点 5
第四章 中国光伏产能过剩的国际贸易因素 7
4.1过度依赖国际市场 7
4.1.1原材料依赖进口 7
4.1.2技术依赖国外 7
4.2处于光伏世界产业链的低端 7
4.2.1主要制造太阳能电池和组件 7
4.2.2光伏产品附加值低 8
4.3新兴光伏国际市场发展缓慢 8
4.4贸易壁垒的影响 8
4.4.1贸易保护的影响 8
4.4.2技术贸易壁垒的影响 9
第五章 中国光伏产业应对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际贸易因素影响的对策 10
5.1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掌握核心制造技术 10
5.2加快企业转型及产业整合步伐 10
5.3努力开拓多元化海内外市场 10
5.4积极运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利益 11
结束语 12
致 谢 13
参考文献 14
第一章 绪论
1.1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研究背景
中国光伏产业在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在90年代进入平稳发展阶段,而进入21世纪,国家亦是出台一系列政策以及法规扶持光伏产业的发展,例如《可再生能源法》、《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尽管有了相应政策的支持,但是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仍然面临很多的问题。据相关数据显示,2016年与2011年相比的装机量高出29.7GW,而这些装机量却远远大于市场需求。此外,占据全球80%的生产量却仅仅占据全球市场8%的份额,该数据表明中国目前的光伏产量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而美国又针对全球范围的光伏电池及其组件进行的201调查,相关调查结果表明,美国认定进口光伏产品对国内光伏产业造成严重威胁和实质性损害,由此对相关进口光伏产品采取进口限制举措。众所周知,美国以及欧盟是中国光伏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其中美国占据10%的市场份额,欧盟占据80%的市场份额,两者国内消费量占据中国光伏产品出口的绝大比重,而其采取的保障措施调查将会给中国的光伏产业带来重创。另外,此次调查也使得中国光伏产业不得不进行产能的调整,而由此研究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以及在国际贸易中面临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以进一步促进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
1.1.2研究意义
美国以及欧盟作为中国光伏产品的主要国际市场,其贸易保护措施将对中国光伏产业造成较大影响,相关的经济收益将受到损害。众所周知,不管是美国还是欧盟其采取贸易保护措施,不仅仅是处于经济利益的考虑,往往还有政治因素的影响。近年,新兴积极国家迅速崛起,给相关发达国家带来很多担忧,为了限制其在新兴领域的过快发展,维护自身在各个领域的主导地位,进而巩固其在全球范围内的主导地位。由此,进一步分析贸易摩擦过程中的政治和经济原因,对于推进中国光伏产业的贸易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此次贸易调查也对中国光伏产业的无序扩张带来警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研究光伏产业发展存在问题的必要性。现阶段,光伏产业发展存在很多问题,不仅仅是生产环节落后,而且表现为以劳动密集型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与此同时,研发投入费用欠缺,创新能力较小。国际贸易层面上依然有很多问题需要研究,并且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1.2研究内容
本文就我国光伏产业过剩的问题展开研究,对我国的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基本情况和程度进行分析,然后研究过度依赖国际市场、处于光伏世界产业链的底端、新兴光伏国际市场发展缓慢、贸易壁垒的影响等国际贸易因素对我国光伏产业过剩带来的问题和影响。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加大研发资金投入,掌握核心制造技术、加快企业转型及产业整合步伐、努力开拓多元化海内外市场、积极运用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维护自身利益。
1.3研究方法
文献分析法:文献是记录以及保存相关资料的载体,常见的类型包括以下几种,期刊、数据、书籍以及网上资源等。本文研究了光伏产业过剩的影响因素,并且查阅相关文献,在借鉴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本文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点。该种方法为本文研究的主要基础,也是本文创新点的体现。
比较分析法:本文首先借鉴并收集了相关案例,并对其进行对比分析,在对比分析中发现其中的差异或者相同之处。另外,通过对比多晶硅、电池、组件产能利用率,可以的得出整个产业链的产能现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国内外研究现状
光伏产业不断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问题,由此,国内外学者也做了诸多研究。
蔡国庆(2015)在其研究中指出当前中国的“太阳能屋顶计划”对于光伏产业的发展起到良好的规范作用,其还将国内光伏产业的发展与国外进行比较,指出国外产业政策值得中国借鉴。文涛(2014)指出尽管光伏产业的发展速度较快,同时也具有很多机遇,但是事务总有两面性,仍然具有较多难以忽略的难题。与此同时,其还指出了相关政策利弊问题。
孟良(2015)在其《基于市场结构的国际贸易保护行为触发条件分析—以我国光伏产业为例》的文献中指出,中国光伏产业应该注重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网络布局,例如:全网分摊、分类收购等。马谦青(2015)在研究光伏产能过剩问题是指出,一方面是金融危机影响了国际市场需求,另一方面销售渠道布局不合理等。另外,光伏产业的整个产业链都存在很多难以较快解决的难题。戴磊(2015)在《中国光伏产业的变革》一文中认为,当前光伏产业的使用范围比较有限,使得即便是当前整个产业面临一些机遇亦难以利用。与此同时,整个行业缺乏严格的管理秩序,准入门槛比较低,人力资本不充足都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光伏产业的发展。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3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