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日韩自贸区的障碍分析及路径选择

当今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中国、日本和韩国作为东亚经济实力最强大的三个国家,其三边自由贸易区的建设进程进展非常缓慢。本文回顾了中日韩自贸区建立的进程,分析了构建中日韩自贸区的必要性,并从历史遗留问题、领土争端问题、三国缺乏政治互信以及严峻的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析自贸区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探讨中日韩自贸区建立的路径。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1
二、文献综述 1
(一) 关于可行性必要性的研究 2
(二) 关于中日韩自贸区阻碍问题的研究 2
(三) 关于建立路径的研究 2
三、 中日韩自贸区建立的必要性分析 3
(一)适应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新趋势 3
1.世界主要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3
2.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 3
3.必要性 3
(二)中日韩三国不断增长的贸易现状的要求 3
1.中日贸易现状 3
2.中韩贸易现状 4
3.日韩贸易现状 5
(三) 抗衡美国主导的TPP的客观要求 5
1.TPP内涵 5
2.抗衡TPP的要求 5
(四) 中日韩 FTA 有利于提升东亚经济圈的世界地位 6
四、中日韩自贸区建设进程的障碍与解决措施 6
(一)建设进程中的主要问题与障碍 6
1. 历史遗留问题 6
2. 领土争端问题 6
3. 中日两国对自贸区的主导权之争 6
4. 三国缺乏政治互信 7
5. 外部环境问题 8
(二) 针对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8
1. 针对历史问题以及领土问题 8
2. 针对主导权问题 8
3. 针对缺乏政治互信问题 8
4. 针对外部环境问题 9
5. 其他 9
五、建立中日韩自贸区的路径探讨 10
(一)中韩先建立自贸区,吸引日本加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入 10
(二)三国在其他国际平台合作 10
(三)推进中日韩次级区域合作,逐步推广扩大 10
致谢 11
参考文献 11
附录 A 中日韩自贸区进程 12
附录 B 14
附录 C 14
构建中日韩自贸区的障碍分析及路径选择
国贸111 张尧
引言
引言
当今世界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不断发展,东亚、欧洲和北美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圈,但东亚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却不如其他二者。东北亚地区,中日韩三国领跑着东亚经济的发展,然而,在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却尚未有实质性的进展,这不利于三国甚至全东亚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日韩自贸区的建立,对于促进东亚经济一体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基于此,本研究将从中日韩自贸区建立的必要性分析着手,通过对历史遗留问题、领土争端问题、三国缺乏政治互信以及严峻的外部环境等几个方面分析自贸区建设进展缓慢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在此基础上探讨建立中日韩自贸区的路径,以期更好地解决中日韩三国面临的实际问题,以及找出较为可行的自贸区建设路径,从而促进三个国家经济贸易合作,有利于东亚一体化,有利于发展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也有利于提高东亚同欧盟和北美的竞争力。
二、文献综述
在研究了目前关于中日韩自贸区的文献后,不难发现中外学者从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经济效应入手,分析了自贸区的前景,肯定了自贸区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部分学者从东北亚地区的合作入手,以“合作”为基础前提,分析探讨中日韩自贸区问题以及东北亚地区的合作机制问题。也有部分学者研究了中日韩自贸区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分析了其建立的路径选择。
关于可行性必要性的研究
Cheong(2004)在研究了中日韩 FTA 问题,对中日韩三国的 FTA 战略分析后,指出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经贸角度与在政治军事角度。
杨贵言(2005)出版《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研究》一书中分析了中日韩三国的贸易关系,认为三国形成贸易自由对于促进各国的经济发展和整个区域的经济贸易关系都有重要的积极影响,提出了构建中日韩自贸区是可行的。
杨均华,刘吉发(2007)认为在经济互补性角度上看,中日韩在资源、市场、技术、产业、文化等各方面的经济互补性日益增强是建立中日韩自贸区的内在动力。
关于中日韩自贸区阻碍问题的研究
部分学者从经济层面剖析了建立中日韩自贸区的制约因素。王玥(2009)敦璇(2010)杨蜜(2012)等认为中日韩三国存在贸易不平衡的问题,中日韩贸易收支的不均衡导致了非关税壁垒的设置。
刘敬东(2008)得出了历史遗留和政治分歧、经济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产业调整带来的冲击三方面是直接构建中日韩自贸区的障碍因素。
陈柳钦(2008)分析了中日韩之间直接建立自贸区的有利因素、制约因素。他认为,尽管中日韩三国之间经济关系密切、经济互补性强、文化环境趋同,但是中日韩三国建立自贸区的障碍共包括五大因素:经济水平的巨大差异产业分工不平衡、贸易收支失衡且存在贸易壁垒、农业因素及其影响、中日韩三国间的政治互信度低、美国态度的影响。
张翀(2011)指出了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进程十分迟缓,这其中有许多的阻碍因素,三国之间因为缺乏政治互信,并且美国从中干涉,使中日韩自贸区的进程充满了不确定性,为自贸区的建立带来了麻烦。
关于建立路径的研究
一些学者给出了建立中日韩自贸区路径的建议。刘敬东(2008)认为两国先建立起自贸区,然后逐步吸引第三方整合过渡是构建中日韩FTA的最优实现路径。
陈柳钦(2008)认为,建立中日韩三国之间建立自贸区的最优路径是必须在“10+3”框架内进行,在中、日、韩之间建立全面经济伙伴关系,通过官、产、学三方的联合研究,在更多层面上开展对话合作。
Richard Baldwin(2007)认为,在东亚区域合作中,日本与韩国将成为东亚的轮轴,而韩国将成为辐条,因此,韩国应该主动与日本和中国建立区域一体化组织。
杨贵言(2005)指出中日韩三国可以通过先展开多种形式的经贸合作扩展到其余重要领域的合作,如金融、能源、环保、旅游、交通等各个方面。此外三国可以通过经济合作来改善政治关系,提高政治互信。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165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