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国际发电有限公司获利能力及提升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市场经济在我国迅速发展,我国电力公司为应对这一情况,在内部进行体制改革,尤其是某些成功上市的电力公司,既要把握这一机遇,又要迎接这一挑战,大部分电力上市公司开始探索一条成功立足于市场竞争之路,该条道路的主要集中点在企业的自我评价,评价的主要方面在企业的 获利能力,仔细分析评价结果,找出企业在这一方面上存在的不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完善,提高企业的经营能力,为企业赢得市场份额、实现利润作出重要贡献。 出于以上理由,本文以大唐国际为对象,选取其2015到2017年间的财务相关数据,对其展开获利能力对比与分析。笔者将论述过程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笔者选取此论题的目的以及研究该论题的主要背景;第二部分,结合大唐国际的财务数据,对大唐国际的获利现状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分析论述的基础上,点明大唐国际当前存在的总资产报酬率偏低、净资产收益率偏低以及成本费用利润率偏低三大不足之处;第四部分,这分析了造成大唐国际获利能力不高的原因,主要有资产利用效率偏低、财务杠杆偏低以及原材料燃燃料价格上涨;第五部分则针对这些不足之处提出来提高营运水平、调整资本结构以及加强预算管理等解决措施。
目 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 1
1.2 选题目的 1
1.3 选题意义 1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2
2 大唐国际发电有限公司获利能力的现状 4
2.1 企业简介 6
2.2 企业近三年获利情况分析 6
3 大唐国际发电有限公司获利能力存在的问题 6
3.1 总资产报酬率偏低 6
3.2 净资产收益率偏低 6
3.3 成本费用利润率偏低 7
4 大唐国际发电有限公司获利能力不高的原因 9
4.1 资产利用效率偏低 9
4.2 财务杠杆偏低 9
4.3 原材料燃料价格上涨 10
5 提升大唐国际发电有限公司获利能力的建议 11
5.1 提高营运水平 11
5.2 调整资本结构 12
5.3 加强预算管理 13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致 谢 18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经济全球化对于企业而言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从全球资源角度,所有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配置,但另一方面,同时也使得各行各业间的竞争压力不断扩大。企业既要满足消费者的日趋个性化的消费需求,还要在有限的市场中和同类型的企业进行市场份额的竞争,在这样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企业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不断受到冲击。对于企业而言,生存与发展的必要前提在于盈利,因此,可以说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企业生存能力的强弱。企业资源配置合理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高低,只有在正确合理的地方分配正确合理的资源,企业才能实现资源利用率最大化,以此作为基础对市场进行开拓,实现客户数量的增加,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作为一个企业,其存在的最大意义在于获取利润,这是企业一切活动的出发点,也是企业一切活动的落脚点,企业通过对资源的利用、对市场的营销、成本的降低、对风险的回避从而获得利润的能力被称为企业的获利能力,该能力属于综合性能力,不只牵涉到企业的某一具体环节,而是涉及到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因此对这一能力进行评价,也是对企业经营过程中的所有环节进行评价。评价的依据是企业的业绩,业绩的高低直接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企业的盈利能力,对企业自身而言是影响着该企业的投资、收益,对国家而言更是发挥着对国家财政收入的影响作用。
1.2 选题目的
企业作为市场参与者,在经营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影响企业竞争的状况,这些状况直接说明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仍旧存在不足,这些不足直接影响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企业的获利状况,针对这些原因,企业的管理者需要对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行分析研究,从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把控,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做到合理全面的了解,对企业的投资项目的经营状况进行科学分析、针对公司经营的各个环节出现的不足进行弥补完完善,多方面多角度的对企业的竞争能力进行提高,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获利状况进行丰富。基于这原因,笔者以大唐国际发电有限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获利能力的研究,发现其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具有针对性的提出建议提高公司的经营水平、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
1.3 选题意义
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直接原因在于获取利润,利润的获取不仅关系到公司的后期投资影响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更关系到公司投资人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对企业的获利能力进行分析研究,不仅是能够影响到公司投资人的直接经济利益,也能为公司的投资风险、经营管理等方面提出意见,推动企业迈上新的发展台阶。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研究现状:
Mikhail Pevzner(2015)利用杜邦分析法对公司的获利能力进一步细分,形成获利能力分析的一套综合指标体系,覆盖到企业各个层面,但唯一的不足之处是该体系未能反映现金流量与企业利润的联系,也未能评价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1]。
Michael J. Imhof,Scott E(2015)分析企业的获利能力是运用存货周转率、营业净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2]。
Sloan(2015)分析评价企业的内部经营管理状况和获利能力是通过对美国550家上市公司两年的财务数据进行研究,以投入资本的获利情况为中心[3]。
Melnnes(2016)以30家跨国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财务业绩的评价发现,当时企业在进行获利能力分析时,使用最普遍的指标是资产收益率[4]。
Persen(2016)通过所作的问卷调查发现,近500家的上市公司财务绩效评价体系中都包括EPS、营业净利率、现金流量指标等,而这些指标也广泛用于获利能力的分析指标中[5]。
综上所述,国外企业当前针对企业的获利能力的研究较为全面,既有关于获利能力衡量指标的研究,也有结合具体企业对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和获利能力的研究,总体来说,国外学者在该方面领域的研究比较全面,能够为文章的撰写提供一定的指导和思路。
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学者对获利能力分析运用的指标体系中,童媛媛(2015)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影响企业获利能力的各项因素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企业获利能力分析的指标体系中,对企业的获利能力影响最大的是销售净利率、销售毛利率和净资产收益率[6]。
王吉恒(2016)认为,影响获利能力最重要的因素是企业的经营能力,也是衡量企业是否具备良好的竞争能力和生存能力的重要因素,企业经营能力的衡量指标同样用于获利能力的分析指标中,主要有营业毛利率、营业净利率和成本费用率[7]。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63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