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公司财务预警研究(附件)【字数:11757】

伴随着资本市场的迅速发展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入改革,经金融领域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的日渐尖锐,越来越多的企业发生财务危机。因而,急需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预警模型,以此预测企业财务状况,对财务危机的出现进行预防。在构建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时完全可以将非财务指标引入。本文中,先是介绍了财务危机定义及发生原因与财务预警的相关研究,接着具体介绍了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然后选择了12个财务指标与9个非财务指标,又选取了25家ST公司与25家非ST公司作为样本,分别建立了基于纯财务指标的预警模型以及引入非财务指标后的综合预警模型。研究分析表明,引入了非财务指标的财务预警模型确实可是提高模型的预警能力,完善了预警体系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财务危机预警;财务指标;非财务指标;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目录
0引言 1
1基本概念 1
1.1财务危机 1
1.2财务预警 3
2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结合研究的必要性 5
2.1财务指标的内容 5
2.2财务指标难以涵盖企业内部因素对财务风险的影响 6
2.3非财务指标及其对财务风险预警的影响和意义 6
3 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 8
3.1Logisitic回归模型表达式 8
3.2Logistic回归模型的优点及使用条件 8
4财务预警研究的实证分析 9
4.1预警指标的选取 9
4.2因子分析 10
4.3.基于纯财务指标Logistic回归方法 14
4.4引入非财务指标的Logistic模型构建 14
4.5Logistic回归模型的检验 15
结论 17
致谢 18
参考文献 19
基于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公司财务预警研究
0引言
伴随着市场上愈演愈烈的竞争,企业时刻都会陷入财务危机的困境。所以,不管是对投资证券市场的经营者,还是对管理公司的领导层来说,建立一个完备并且及时有效预警的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和一个预警水平比较强的财务预警模型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财务预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警成果大多是从企业的财务状况方面入手进行的财务预警的研究,因此,现在建立的财务预警模型多数只包含财务信息的指标。虽然财务指标的有效及普遍应用于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但是有很多非财务因素也对企业财务危机的产生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了减少预测指标的不全面,有很多专家学者选择将非财务指标也应用到财务危机预警研究中。应用多方面的非财务指标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预测财务危机潜在的风险源,找到对财务危机困境拥有较强辨识能力的非财务指标,因为提高模型在财务预警中的价值。引入非财务信息使得对企业财务困境风险的诠释有了新的切入点与空间,它对财务比率指标体系的补充是必要并有意义的。
1基本概念
1.1财务危机
1.1.1财务危机的定义
在学术界人们对于财务危机的定义往往存在较大分歧,但是将财务危机安放置企业经营范畴里面,人们便针对其便有很多共性的认识和理解。例如股利降低、裁员、企业亏损、股价下跌、破产以及违约等等。通常人们将财务危机也称作为财务失败或者财务困境等,其根本含义是因企业在现金流量方面存在短缺而无法偿还到期债务,进而使得企业开始实施特殊措施的某种状态。一般情况下,预示企业开始存在财务危及的一个重要性标志便是其现金流量存在短缺情况且此中情况延续时间并非短期内,使得企业对与即将到期的债务而呈现出无法支付进而被迫开始实施非常措施。这些措施中便包含了诸如债务重组、高息借贷、申请破产以及经营性资产出售等等。针对某个具体企业而言,其财务危机的发生往往会伴随经济失败等问题,然而经济失败通常是针对某个企业从盈利的角度来衡量其经营情况,但是财务危机则不同。其主要是从企业能否偿还到期债务的角度来审视企业其经营情况。事实上,企业其财务危机属于一种渐变过程且危机程度上面存在着差异,而企业表现出的亏损、违约以及无力偿还债务等等均是其即将出现财务危机的一种事前征兆表现,而出现严重财务危机而且愈演愈烈则将导致企业破产倒闭。在本文中,笔者在现有财务危机相关资料文件基础上针对财务危机其定义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同时根据我国现有市场情况、配套法律以及我国基本国情来进行陈述,即财务危机指的是因出现某些特殊状况而导致企业需要进行特殊处理措施,在本文中便以上市公司ST为案例来进行进一步的论述[1]。
1.1.2财务危机的特点
对于各个企业而言,其产生财务危机往往存在相似性,那么这便可以作为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重要可行性基础。
(1)阶段性。通常某个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往往是一个循序渐进过程。在学术理论领域中人们大多是将此变化过程划分成为如下几个阶段,即萌芽期、产生期以及恶化期与实现期。每个企业在这几个阶段在财务方面均会呈现出不同特征以及表现。然而在实际情况里面,这几个阶段之间的界限很难得以分清,例如有些企业即使是在不同阶段中才财务方面的表现却呈现出很大的相似性。
(2)突发性。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危机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在这些因素中有些可以被察觉和控制,而有些则难以进行预料,甚至呈现出突发性。以早前在东南亚发生的金融危机使得很多企业进入到严重的财务危机当中进而走向倒闭。由此可见,当企业外部环境发生巨变,而企业的承受能力将决定其能否继续经营下去,当风险超过企业承受范围将导致企业进入严重的财务危机而最终面临破产倒闭等结果。
(3)灾难性。在学术理论中,人们将财务危机划分成为多种类型,而这些危机形式所带来的结果无论是企业破产或者资金管理出现严重漏洞亦或是两种并存等情况,企业在现金流量方面均会呈现下降趋势并使得其难以偿还到期债务,这必将使得企业出现严重经济损失或者更加恶劣的结果。
(4)可预见性。尽管导致财务危机出现的因素多种多样且大多难以预测,但是只要企业在面临财务危机过程中依靠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及方案规划以构建完整的预警模型或者指标体系,那么便可以将财务危机其发生几率降到最低或者企业能承受的范围以下进而让企业所遭受到的损失最小化,由此可见,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要想规避风险实现长远发展,需有具备财务危机预测能力并将财务危机发生的概率以及危害程度最小化[2]。
1.1.3财务危机发生的原因
从普遍情况来看,绝大多数企业其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往往是出自于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巨大问题或者某些外部因素所导致。就目前来看,我国在证券市场方面所表现出的稳定性与成熟度相对较差,我国企业实现市场化的时间尚且短浅,此外市场上各行各业之间的竞争程度愈发激烈,这一系列的现象均是我国上市公司出现财务危机的重要原因所在。但是任何结果的产生还是要追溯到其研究客体内容中进行分析,即企业出现财务危机在很大程度上由企业内部因素所导致,如内部人员素质底下、企业管理不合理、管理水平底下、企业自我防范意识差以及投资决策不够准确等等[3]。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1174.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