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调包装对双孢菇保鲜效果的研究(附件)

本课题以新鲜的双孢蘑菇为研究对象,通过加入一定量的1-MCP(1-甲基环丙烯)蒸与不同保鲜膜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氯乙烯(PVDC)的自发气调复合处理来延长双孢菇的保鲜时间。通过硬度、白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PPO(多酚氧化酶)、POD(过氧化物酶)等指标的检测来判断双孢菇的保鲜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经过1-MCP熏蒸与PE保鲜膜自发气调的复合处理能够使双孢菇保持较高的硬度与白度,抑制PPO,POD活性和呼吸作用与细胞膜透性的增长,减缓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的降低。使双孢菇在第10 d时还能维持非常高的新鲜程度,延长其保质期。关键词 双孢菇,保鲜,自发气调,1-MCP,保鲜膜
目 录
1 引言 2
1.1 双孢菇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2
1.2 双孢菇采后生理生化改变 2
1.3 双孢菇保鲜技术及研究现状 3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5
2 实验材料和实验方法 5
2.1 材料与试剂 5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5
3 实验方法 6
3.1 单因素实验 6
3.2 气调包装 7
3.3 检测指标 7
4 结果与分析 11
4.1 单因素实验结果 11
4.2 不同保鲜膜包装对双孢菇保鲜效果的影响 15
讨论 21
结 论 23
致 谢 24
参 考 文 献 25
1 引言
双孢菇是一种人工大面种植栽培的食用菌,具有品质优良,口感好,投资少,效益高的特点,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刚采摘的双孢菇如果在干燥环境中暴露太长时间,就会使水分流失,引起菇体的收缩与起皱,质地也会更加干硬。同时,因菇体的的后熟作用,其生理活动并未中止,在某些酶的作用下,能促进菇体组织内的化学转化,出现呼吸作用加快,变褐、失去水分并丧失固有的鲜味与香气[1]。所以,解决好双孢菇的采后保鲜问题,延长其货架保鲜期,是双孢菇产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2]。
1.1 双孢菇的营养与药用价值
双孢菇的果实体嫩而鲜美,营养丰富,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其中的蛋白质含量几乎是白菜,萝卜,红薯和卷心菜等蔬菜的两倍,与牛奶相当。脂肪含量仅为牛奶的1/10。在国外,被称为“上帝的食品”、“植物性食品的顶峰”[3]。双孢菇中共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必需氨基酸,蛋白质消化率达70%80%。赖氨酸和亮氨酸在氨基酸中的含量非常丰富,可补充谷类中缺乏的这两种氨基酸。使肌体营养得到平衡。此外,蘑菇中还含有非常多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以及烟酸;它还含有多种具有生理活性的矿物元素,其中磷,钠和锌含量最高,其次是钙和铁,缺乏钙和铁元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蘑菇凉爽而甜美有开胃气,解毒,止吐,止泻,清肾护肝等功效[4]。定期的食用可以增加食欲,预防感冒,清热和滋润肠道。它的子实体含有一种含量高达24%(干粉)的蛋白质蘑菇多糖,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每100克干蘑菇含有100微克钴,这是一种用于钻探的食物(“中医辞典”)。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双孢菇含有多糖,异蛋白和具有抗癌,抗菌和抗病毒活性的酶。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和抗病能力,被誉为天然抗癌药物。双孢菇是一种低热量的碱性食物,蘑菇体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较高,能预防动脉和肝硬化以及心脏病和肥胖症。
1.2 双孢菇采后生理生化改变
收获后,双孢菇将继续生长发育,并发生蒸腾和呼吸作用。只能依靠本身储藏的营养成分来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与物质,招致鲜度的下降。双孢菇属于高呼吸量菌类,容易老化,褐变和腐烂。在室温下,暴露于日常空气中,采摘后12天内双孢菇会退化,现象为蘑菇盖打开伞,菌柄变长,颜色变成深褐色。因而,为了延续双孢菇的寿命,必然要克制其呼吸作用与各种代谢的强度[5]。然而,双孢菇储藏过程中的耐贮性与抗病性中少不了正常的代谢过程,所以双孢菇储藏保鲜的准则就是要保持其最低代谢水平。
1.2.1 呼吸作用
所有生命存在的明显特征是呼吸作用,这也是直接影响蘑菇保存质量的最重要指标。双孢菇是一种高呼吸强度的食用菌。在储存过程中,达到呼吸高峰后的第三天开始再次下降,呼吸类型是过渡增加的原因[6]。在双孢菇成熟过程中发生的诸如开伞,褐变和自溶等采后现象出现在呼吸高峰中。由于其自身的营养需求平衡以及酶系统的强化,采摘后的主要代谢活动为降解,这就是呼吸作用增强的原因。密封储藏试验表明,主要的供能形式即糖酵解途径已经被活化。在双孢菇成熟过程中发生的成熟,褐变和自溶现象发生在呼吸峰的峰值内,并通过呼吸峰值下降,最终导致细胞崩解和死亡。因此,延长储存期必须试图延缓呼吸高峰的到来。影响蘑菇呼吸的因素包括物品种类,贮藏温度,成熟度,环境中气体成分的组成,害虫,机械损伤等。呼吸强度则是呼吸平衡强度的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双孢菇在温度为3 ℃,相对湿度为95%的环境中,蘑菇的呼吸强度就会大大降低,储存效果明显更好[7]。
1.2.2 蒸腾作用
双孢菇的含水量可达90%以上,几乎没有高等植物果实角质层,不可避免水分流失,水分很容易蒸发。水分的流失不仅会导致菇体重量下降,代谢功能紊乱,新鲜度下降,还会影响双孢菇的正常呼吸。加强蘑菇体内酶的活性,降低蘑菇体的抗病性和贮藏性。采摘后,双孢菇特别容易表现出失重和失水现象。储存6天后重量可以减轻到原有重量的38.0%。相关实验表明,双孢菇体失重率与贮藏时间呈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r = 0.9953[3]。
1.2.3 酶促褐变相关酶
采摘蘑菇后商品品质减少的最重要特征是褐变,这不仅会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还会对其风味和营养品质有一定程度的侵害。以前的研究表明,双孢菇贮藏过程中褐变最重要的原因是由多酚氧化酶引起的酶褐变[8]。在双孢菇贮藏24 h后,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持续增强。多酚氧化酶(PPO)参与色素的生产,其能促使菇体内的酚类化合物得到氧化,最后变为醌类化合物。在完成了聚合反应之后,醌会产生深色复合物质,这就是酶促褐变。新鲜的双孢菇中的游离PPO含量比较低,所以蘑菇肉和表皮中PPO的活性也比较低;伴着储藏时间的增加,体内组织不停衰老,内细胞膜结构遭到破坏,部分结合的 BPPO(结合多酚氧化酶)从膜释放到 FPPO(游离多酚氧化酶)中。使表面上的蘑菇体内组织和多酚氧化酶引起肉和表皮中PPO活性的增强。因此,当细胞因机械损伤而破裂时,酶促褐变就会加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pzlyaq/139.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