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中嘌呤类物质的分布规律研究(附件)
摘 要本实验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高氯酸水解提取条件10%高氯酸100 ℃水解1 h,最佳色谱条件磷酸二氢钾缓冲液(7.0×10-3 mol/L、pH=4.0)、检测波长为254 nm,对水产品样品提取液中的各种嘌呤碱基进行分离检测。结果表明水产品中,虾类中嘌呤总含量最多,约为 1700-1800 mg/kg;其次为螺类和鱼类,海带中嘌呤总含量最低。水产品中鸟嘌呤、黄嘌呤、次黄嘌呤、腺嘌呤分布规律为鱼类中次黄嘌呤含量最高;虾类中腺嘌呤和次黄嘌呤含量均较高;贝类中腺嘌呤、鸟嘌呤和次黄嘌呤含量相当;海带中四种嘌呤均较低。关键词 嘌呤,水产品,提取,高效液相色谱法
目 录
1 引言.1
1.1 嘌呤的结构..1
1.2 嘌呤类物质研究现状..2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2
2 实验材料.3
2.1 实验仪器..3
2.2 实验试剂与材料..3
2.3 实验溶液..3
2.4 实验样品..4
2.5 实验方法..4
3 结果与讨论.6
3.1 检测方法的建立..6
3.2 部分水产品的嘌呤谱图........10
3.3 水产品中嘌呤含量分布分析13
4 总结...16
结 论.18
致 谢.19
参 考 文 献...20
1 引言
水产品指生长在海水或淡水环境中的可供人食用的动植物,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主要包括虾类、鱼类、贝类、藻类等[1]。水产品作为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菜肴,不仅有特别的鲜美味道,还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水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为人体提供合适的必需氨基酸,水产品中的脂肪含量很低,多为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有利于人体降低胆固醇。同时,水产品中的嘌呤类物质含量较高,当人们过量食用水产品时,从食物中摄取的大量嘌呤类物质会导致人体内的嘌呤类物质含量增高,并且嘌呤类物质在人体中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2],人体内的尿酸含量过高易引发痛风。本文研究水产品中嘌呤类物质的分布规律,对研究方法进行优化,对水产品中的各种嘌呤类物质含量进行量化分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为人们日常的健康饮食或者痛风病人提供参考,减少对高嘌呤食物的食用 。
1.1 嘌呤的结构
嘌呤类物质的结构式是由两个杂环化合物组成[3],其物理性质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溶液,不溶于非极性溶液[4]。嘌呤的种类不同,其结构式也各不相同。生物体中的嘌呤类物质多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其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生物体中的遗传物质(DNA、RNA)新陈代谢、分解与合成时[5],就会产生嘌呤;合成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ATP(三磷酸腺苷)时[6],会形成嘌呤;从食物中摄取的嘌呤类物质,没有及时代谢出体外,在人体内蓄积。本文研究的鸟嘌呤、腺嘌呤、黄嘌呤、次黄嘌呤的结构式见图1。鸟嘌呤、黄嘌呤、次黄嘌呤和腺嘌呤的性质如表1所示。
鸟嘌呤 腺嘌呤
黄嘌呤 次黄嘌呤
图1 部分嘌呤的分子结构
表1 嘌呤碱基的性质[7]
嘌呤碱基
分子式
分子量
熔点(℃)
水溶性
鸟嘌呤
C5H5N5
135.13
360365
可溶
腺嘌呤
C5H5N5O
151.13
>360
不可溶
黄嘌呤
C5H4N4O
136.11
>300
可溶
次黄嘌呤
C5H4N4O2
152.11
>300
可溶
1.2 嘌呤类物质研究现状
嘌呤存在于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中,对生命生理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体中大部分的嘌呤类物质是由核酸代谢分解而成,小部分的嘌呤类物质是从食物中吸收[8]。因为食品的原料种类丰富,生长周期、生长环境也不尽相同,以及现代科学的局限性,导致现如今食品中嘌呤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多样,没有科学统一的检测方法。
目前,大多数研究侧重于嘌呤类物质的结构、生理特性及其对痛风疾病的临床作用,鲜有关于食品中嘌呤类物质含量的研究,主要是因为现在生物体中嘌呤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多样性,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所以对各种食品中嘌呤物质含量的研究尚没有形成体系。
目前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中研究嘌呤类物质的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9,10]、毛细管电泳法[11,12]、离子对色谱法[13,14]、气相色谱法[15,16] 、紫外分光光度法[17,18]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样品提取液中的嘌呤类物质时,色谱图出峰效果良好,测得样品中嘌呤类物质含量准确度高,所以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水产品中的嘌呤含量进行检测。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水产品中嘌呤类物质进行检测,先用高氯酸将水产品样品进行水解,再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提取液进行分离检测。优化高氯酸水解条件化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对常见水产品(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带鱼、大黄鱼、小黄鱼、河虾、对虾、龙虾、青虾、牡蛎、香螺、海螺、蛤、海带)中的黄嘌呤、次黄嘌呤、鸟嘌呤和腺嘌呤含量进行测定。总结水产品中嘌呤类物质的分类规律,以期为痛风病患者提供健康饮食信息。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仪器
Aj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盐城鼎和信实验器材有限公司;
Ajilent XDBC18色谱柱(4. 6 mm × 250 mm × 5 μm),盐城鼎和信实验器材有限公司;
目 录
1 引言.1
1.1 嘌呤的结构..1
1.2 嘌呤类物质研究现状..2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2
2 实验材料.3
2.1 实验仪器..3
2.2 实验试剂与材料..3
2.3 实验溶液..3
2.4 实验样品..4
2.5 实验方法..4
3 结果与讨论.6
3.1 检测方法的建立..6
3.2 部分水产品的嘌呤谱图........10
3.3 水产品中嘌呤含量分布分析13
4 总结...16
结 论.18
致 谢.19
参 考 文 献...20
1 引言
水产品指生长在海水或淡水环境中的可供人食用的动植物,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主要包括虾类、鱼类、贝类、藻类等[1]。水产品作为人们餐桌上常见的菜肴,不仅有特别的鲜美味道,还含有大量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水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可以为人体提供合适的必需氨基酸,水产品中的脂肪含量很低,多为不饱和脂肪酸,适量食用有利于人体降低胆固醇。同时,水产品中的嘌呤类物质含量较高,当人们过量食用水产品时,从食物中摄取的大量嘌呤类物质会导致人体内的嘌呤类物质含量增高,并且嘌呤类物质在人体中代谢的终产物是尿酸[2],人体内的尿酸含量过高易引发痛风。本文研究水产品中嘌呤类物质的分布规律,对研究方法进行优化,对水产品中的各种嘌呤类物质含量进行量化分析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为人们日常的健康饮食或者痛风病人提供参考,减少对高嘌呤食物的食用 。
1.1 嘌呤的结构
嘌呤类物质的结构式是由两个杂环化合物组成[3],其物理性质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溶液,不溶于非极性溶液[4]。嘌呤的种类不同,其结构式也各不相同。生物体中的嘌呤类物质多以嘌呤核苷酸的形式存在,其来源主要有三种途径:生物体中的遗传物质(DNA、RNA)新陈代谢、分解与合成时[5],就会产生嘌呤;合成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ATP(三磷酸腺苷)时[6],会形成嘌呤;从食物中摄取的嘌呤类物质,没有及时代谢出体外,在人体内蓄积。本文研究的鸟嘌呤、腺嘌呤、黄嘌呤、次黄嘌呤的结构式见图1。鸟嘌呤、黄嘌呤、次黄嘌呤和腺嘌呤的性质如表1所示。
鸟嘌呤 腺嘌呤
黄嘌呤 次黄嘌呤
图1 部分嘌呤的分子结构
表1 嘌呤碱基的性质[7]
嘌呤碱基
分子式
分子量
熔点(℃)
水溶性
鸟嘌呤
C5H5N5
135.13
360365
可溶
腺嘌呤
C5H5N5O
151.13
>360
不可溶
黄嘌呤
C5H4N4O
136.11
>300
可溶
次黄嘌呤
C5H4N4O2
152.11
>300
可溶
1.2 嘌呤类物质研究现状
嘌呤存在于生物体的遗传物质中,对生命生理活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体中大部分的嘌呤类物质是由核酸代谢分解而成,小部分的嘌呤类物质是从食物中吸收[8]。因为食品的原料种类丰富,生长周期、生长环境也不尽相同,以及现代科学的局限性,导致现如今食品中嘌呤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和检测结果多样,没有科学统一的检测方法。
目前,大多数研究侧重于嘌呤类物质的结构、生理特性及其对痛风疾病的临床作用,鲜有关于食品中嘌呤类物质含量的研究,主要是因为现在生物体中嘌呤类物质的检测方法多样性,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所以对各种食品中嘌呤物质含量的研究尚没有形成体系。
目前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中研究嘌呤类物质的所采用的方法各不相同,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9,10]、毛细管电泳法[11,12]、离子对色谱法[13,14]、气相色谱法[15,16] 、紫外分光光度法[17,18]等。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检测样品提取液中的嘌呤类物质时,色谱图出峰效果良好,测得样品中嘌呤类物质含量准确度高,所以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水产品中的嘌呤含量进行检测。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
本文选择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水产品中嘌呤类物质进行检测,先用高氯酸将水产品样品进行水解,再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样品提取液进行分离检测。优化高氯酸水解条件化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条件,对常见水产品(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带鱼、大黄鱼、小黄鱼、河虾、对虾、龙虾、青虾、牡蛎、香螺、海螺、蛤、海带)中的黄嘌呤、次黄嘌呤、鸟嘌呤和腺嘌呤含量进行测定。总结水产品中嘌呤类物质的分类规律,以期为痛风病患者提供健康饮食信息。
2 实验材料
2.1 实验仪器
Ajilent 11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盐城鼎和信实验器材有限公司;
Ajilent XDBC18色谱柱(4. 6 mm × 250 mm × 5 μm),盐城鼎和信实验器材有限公司;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swgc/spzlyaq/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