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园碳排放测算与控制体系设计

如今温室效应已然成为全球共同探讨的话题,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是应对全球变暖的最直接方法,如何控制并减少碳排放量成为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物流业的飞速发展,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学者正研究物流园的碳排放情况,以求从物流园的角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本文先介绍国内外在物流碳排放测算的成果,分析其研究的意义,在分析影响物流园碳排放的因素,在前人的基础上,构建物流园碳排放测算模型,并以江苏省域的物流园为例,进行测算,最后提出控制减排的措施,来应对碳排放问题。关键词 省域,碳排放,碳排放量,物流园,物流
目 录
1 引言 1
1.1 研究背景 1
1.2 研究意义 1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2
2 物流园碳排放环节及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4
2.1 物流园碳排放环节 4
2.2 因素分析方法简介 5
2.3 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 5
2.3.1 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 5
2.3.2 能源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 6
3 物流园碳排放测算模型构建 9
3.1 碳排放的主要测算方法 9
3.2 测算模型构建 9
3.2.1 可直接计算的碳排放指标计算方法 10
3.2.2 隐形的垃圾处理碳排放指标计算方法 12
4 江苏省物流园现状,问题及碳排放测算 15
4.1 江苏省物流园现状 15
4.1.1 江苏省物流园的数量及分布 15
4.1.2 江苏省物流产业近年取得的成果 16
4.2 江苏省物流园存在的问题 16
4.2.1 存在的问题 16
4.2.2 发展的方向 17
4.3 江苏省物流园碳排放测算 17
4.3.1 可直接计算的碳排放指标计算 18
4.3.2 隐形的垃圾处理碳排放指标计算 19
5 对物流园碳排放控制措施 22
5.1 通过多式联运,实现低碳运输 22
5.2 发展共同配送,降低物流成本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2
5.3 对仓储合理地布局,实现低碳仓储 22
5.4 完善低碳物流机制,制定物流园碳排放标准 23
5.5 大力提高低碳物流技术创新,使用节能减排技术 23
结 论 24
致 谢 25
参 考 文 献 26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温室效应已成为当下全球共同探讨的话题,早在18世纪末,瑞典科学家就有提出,大气中温室气体有一种特殊的作用,温室气体越多,地球的表面气温会随之增高,由此产生“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是构成温室气体的重要成分之一。温室效应导致全球变暖,进而引发一系列自然灾害,如极地冰川消融、干旱、飓风、连续暴雨等,对人类生存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2003年,英国最早提出低碳经济,随后,2005年的“京都会议书”也提及关注气候问题,接着2007年的“巴厘岛路线图”也围绕着气候变化的问题。2009年在哥本哈根举行了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本次会议被外界称之“拯救全人类最后一次机会”,近两百个国家一起探讨商议就如何控制并减少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提出自己的建议,制定如何更好地节能减排对策。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碳排放量第二大国,在该会议上积极响应联合国提出的各项提议,并且表示允诺:经过采取对应的手段和方法,预计到202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量放比2006年下降35%45%[]。
中国的物流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飞快,在经济发展中地位越来越重,同时也产生了高能耗以及碳排放等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而当下,我国的工业也正受经济的带动,发展越来越快,对环境的影响与日俱增,如若不加快绿色物流的建设,放慢碳排放的脚步,环境问题将达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因此,对物流作业的低碳要求,建设低碳物流园区势在必行。物流园碳排放主要环节有运输环节、仓储环节、包装环节和废物回收环节。这些环节囊括了物流行业近全部的碳排放,也正因如此,控制并减少物流园区的碳排放量对温室效应具有积极意义。目前世界上的研究人员大多对物流行业或其中的某一部分进行碳排放的研究和测算,针对物流园碳排放相对较少。本文就中国物流园的碳排放情况进行研究并对测算结果设计碳排放控制体系,为物流园的低碳发展提供参考借鉴。
1.2 研究意义
由于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碳排放问题也与日俱增,对物流园碳排放进行研究具有社会必要性,对推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就有积极意义。
从生态环境上看,能有效控制物流园碳排放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减缓甚至最终阻止全球变暖的脚步,减少极端天气的发生,为生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能有效控制物流活动中的碳排放量,提高合理充分的利用资源情况,节约能源,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物流行业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析
探寻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是制定减排方案的关键,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发现分析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的文献非常丰富。国内研究人员大部分都是停留在以全国为研究对象,对影响碳排放的因素进行分析,只是对整体的探讨,而缺少对区域方面“点”的研究,深入的分析,直到本世纪初才出现一些以省域为研究对象的成果。2013年,刘楠发表的研究论文以天津市为研究对象,采取了LMDI因素分解法进行研究分析,把影响因素归为5大方面,即:碳因子、能源结构,能源强度、产业结构和经济规模[],对提出有用的控制减少碳排放措施提供了有效的方向。胡初枝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提出了碳排放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影响因素不仅包括经济因,社会以及政策等也是影响碳排放的因素的看法,他将主要因素归纳为: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贸易以及政策等[]。
(2)物流行业碳排放测算研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74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