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物流系统设计

应急物流系统设计[20191231213433]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深化各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重大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灾难、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新情况,新问题。在一方面,突发公共事件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必然需要大量的应急物资,以减少因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在危害事件的程度加快重建的进一步恶化,恢复秩序,加快生产。随着时间的推移另一方面,虽然技术的发展,提高人们的预测灾害的能力,但大部分的自然灾害、重大事故、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很难预测或预报的时间和它发生很短的时间间隔,这是对提供应急物流系统的支撑材料要求很苛刻。因此,应急物流系统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研究了应急物流系统的理论基础,本文首先介绍了理论和现代物流应急管理理论,介绍了两个概念,特点,功能等相关知识,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阐述了应急物流的概念和特点,并讨论了应急物流系统的组织结构和功能,物流体系和应急保障机制和信息系统;再次,我们研究应急物流中心选址的问题,总结了现有的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层次分析法;最后,研究了淮安市地震灾后应急物流系统的运行状况。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城市应急物流;选址;信息系统;地震
目 录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5
1.2 研究内容 6
2.1 几种常用方法 6
2.2 建立应急物流中心选址模型 7
3.1 城市应急物流发展现状 12
3.2 城市应急物流发展中的问题 14
4.1 应急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原则 16
4.2 应急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目标 17
4.3 应急物流信息系统设计 18
5.1 淮安市地震情况分析 19
5.2 应急物流系统的内容 20
5.3 应急物流系统的选址 21
5.4 应急物流系统的结构 22
5.5 应急系统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 25
6. 1 本文的研究工作 26
6. 2 未来研究的展望 27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数据分析,随着经济建设灾害损失的发展逐步提高,中国主要城市的70 % 、超过一半的人口、75%以上工农业生产值分布在气象、海域、洪涝、地震等灾害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地区。这可能造成显著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应急物流需求。中国目前正处于突发公共事件高发时期,而且在将来较长时间内,我们的国家将面临造成了严峻的考验的公共紧急状态。作为一个行政主导的政府,纷纷出台了一些政策,以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如“全国普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安全生产和应急运输体系 ”、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得到应急物流大规模的政府资金和政策支持、鼓励。这样发展下去,“十二五”期间,基础会导致一系列应急物流相关产业链,市场前景的发展可观。
应急物流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新领域,在紧急事件频发的这一现状下,应急物流的研究具备重大的意义。基于应急物流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的研究现状的分析,根据国外的经验进行了优化分析研究。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事故的发生,所以突发事件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由于城市系统相对复杂,使得城市应急处理相对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对城市的经济和生活带来负面影响。根据应急物流的内涵,城市应急物流是在城市发生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及时满足紧急救灾物资,制作时间效益最大化和损失最小化。因此,建立城市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十分重要,这将直接影响处理紧急行动的状况。
城市应急物流管理系统是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有力的支持响应的重要保障。基于突发事件的不确定性,紧急救援物资的物流从筹措到运输的全过程,供应物流信息和协调准确传递出来,整个过程具有更高,更精确的要求。本文旨在研究一些城市应急物流的问题。
1.2 研究内容
针对城市应急物流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主要针对淮安市应急物流的情况进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
(1)调查分析应急物流系统发展现状;
(2)分析应急物流系统的结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
(3)调查分析应急物流系统的选址问题;
(4)运用现代物流等相关知识,设计出对应的应急物流管理系统。
2 应急物流中心选址
2.1 几种常用方法
近年来,随着选址方法的发展,物流中心选址的方法变得多种多样,归结起来主要可以分为五种主要方法:解析方法、最优化线性规划方法、启发式方法、仿真方法及综合因素评价法。
(1)解析方法
解析方法通常是指地理重心法,这个方法通常只考虑影响集散地位置的运输成本,运输成本通常是指运输需求、距离和时间的函数,这样的分析方法基于距离、需求量、时间或三种的组合通过展出的配送中心选址作为因变量,用代数的方法来解决配送中心的坐标。因素考虑较少的分析方法,模型很简单,主要适用于单一的配送中心选址问题。对于复杂的选址,分析方法往往困难,往往需要其他的、更全面的分析技术帮助。
(2)最优化规划方法
规划中的最优方法一般是在一定的约束条件,从许多可用的选择中挑出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案。随着20世纪70年代的计算机计算能力提升,使最优化规划方法可以求解大型物流中心选址,线性规划技术和整数规划技术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最重要的选址方法。据统计,目前美国在各种的9% 的解决方案是最优化规划方法来获得,利用优化规划方法,它属于精确类型算法可以得到确切的最佳解决方案。由于一些复杂而难以建立适当的规划模型;或模型太复杂,计算时间长,很难得到最优解;还有些时候虽然能得出最优解,但在实践中不可行。
(3)启发式方法
启发式方法是逐次逼近最优解的方法,主要是在1950年代末和1960年代期间开发的。当物流选址和网络布局时,我们必须先定义计算总成本的方法,就如何改进,然后给出初步方案,迭代求解所提出的问题。
启发式和最优规划法之间最大的区别是,它是不是精确算法不能保证给出的解决方案是最优的,但如果处理得当,得到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和最佳的解决方案是非常接近的,并启发式型算法比最优规划法简单,求解快。
(4)仿真方法
仿真方法是通过模型再现系统的行为或活动,而无需建立和运营一个现场系统,以避免浪费,或者根本没有运行现场实验尝试的机会。在选址问题上,仿真技术可以多次改变各种参数或几个试点项目,以评估不同地点的组合,此方法还可以是动态的模拟。例如,假设需求是随机变化的,各个区域通过模拟运行一定的时间长度,则可以估算出每个区域的平均需求,以便确定该配送中心在此基础上的分布。仿真方法可以描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常用来解决大型的、复杂的、难以计算的问题。它的缺点是仿真技术不能给出初始方案,只可以通过现有的各种备选方案进行评估,以找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所以使用这种技术必须首先根据其他技术的初始解,并且该方案的初始结果将对最终决策结果产生巨大的影响。
(5)综合因素评价法
综合因素评价是考虑各种因素,并根据各因素的重要性评价是不同的评价,计分,以确定最佳的选址方案。
在本文中,首先利用综合因素评价法中的AHP法来解决应急服务设施选址问题,并在其基础提出一个模型,考虑资源约束条件的AHP法和目标规划方法。
2.2 建立应急物流中心选址模型
应急物流中心选址涉及很对因素,如经济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安全因素等,这些因素可分为定性因素和定量因素。所以应急物流中心的选址应该使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而层次分析法(AHP - Analyti Hierarehy Proeess),是美国数学家(TL Seay)在1970年提出的,它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多用于多标准、多目标的问题。
物流中心选址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考虑建立应急物流中心的固定成本、经营成本及其他服务设施、必须考虑资源有限的约束问题。而层次分析法无法考虑服务设施选址工作中这些有限资源约束问题,目标规划是特别适用于求解不同度量单位和相互冲突的多目标决策问题,从而能够处理主观愿望(目标)和客观条件(有限资源约束)相互冲突的问题。
基于这些原因,利用层次分析发和目标规划方法相结合来解决应急计划系统选址问题,为应急服务设施选址最优解提供了新的实用方法。 AHP是通过复杂问题中各种因素及关系,将问题分成不同的元素,再把这些元素分为不同层次,建立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在每个层次中通过按一定的标准,每层由逐队比较的各种元素,建立判断矩阵,通过计算最大特征值和对应的特征向量判断矩阵,得到各层要素对总目标的组合权重,从而得到不同的权值,为最优方案的提出奠定基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647.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