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地址库下的电子面单应用方式研究与拓展(附件)【字数:15534】
本文主要致力于研究五级地址库,实现区域更细粒度的划分,采取了二进制编码方式对地址进行编码,采用子网划分的思想对地址进行分层,以及后期的路径选择。接着是关于电子面单的应用方式的研究,结合市场上电子面单的使用状况配合多级地址库的应用对整个物流收配送环节的流程进行了分析,从而希望实现电子围栏、区域划分等功能的实现,希望提高物流货物收配送环节的效率。本文采用了区块链技术原理,对收配送环节流程进行了创新。关键词五级地址库;地址编码;电子面单;电子围栏;路由划分双重独立地图编码就是让街道分段被赋予地理坐标。该系统后来又发展沿用为现在的地理编码与参照系统(TIGER),其囊括了全美国的建筑物、道路、区域边界以及特定标识符。在南非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也相继出台了地址结构数据标准、地址数据库建立数据传输交换与协作指南、地址定位与更新指南标三部标准草案。英国使用的是NLPG地址库,该地址库是基于英国标准7666框架,英国的编码与邮政编码有关,全国的地址数据通过复杂的数学模型计算后分配到每一个邮编上。丹麦研发了一种以GIS思想为核心,通过空间位置坐标连接各种与地理方位位置有关的业务或专业信息系统的协调信息系统。日本地址数据库的核心是Trie树和地址树,Trie树与地址树相结合的索引匹配方法实现了以下几个功能避免了处理中文、日文等单词间无间隔符的语言描述的特征字符串时的单词拆分工作,匹配过程中无需建立“楼、栋、厂”等关键词库,避免了复杂的语义分析。
目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
1.2.1 地址库 1
1.2.2 电子面单 3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4
2 多级地址库 4
2.1 五级地址库 4
2.2 地址的编码 4
2.3区域划分 7
2.4地址通信 9
2.4.1 路径选择 9
2.4.2 距离向量算法 11
2.4.3 连通性测试 13
3 电子面单 14
3.1 电子面单优点及应用流程 14
3.2 物流市场电子面单使用现状 15
3.3 结合电子面单区块链技术在物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应用 15
3.3.1 区块链技术技术原理 15
3.3.2区块链技术在物流过程中的应用举例 16
4 多级地址库与电子面单的结合的作用 19
4.1 路径优化 19
4.1.1 时效性 19
4.1.2 最短路径算法 20
4.2 电子围栏 21
4.2.1 电子围栏原理 22
4.2.2 电子围栏在生活中应用 24
4.2.3 电子围栏在物流中的应用—CARRIER WEB 路径电子围栏 25
4.3 应用过程概述 26
4.3.1 系统论述 27
4.3.2 案例分析—中骅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流程分析 28
结论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多级地址库下电子面单应用方式的研究与拓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现代社会物流业飞速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众所周知,物流大致包括这几项环节: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本篇论文的选题是关于多级地址库下的电子面单应用方式研究与拓展,涉及到了物流行业的运输、配送以及信息处理环节。其中针对收配送环节,旨在能够达到优化路径,对区域实现更加细粒度的划分,从而实现电子围栏、区域划分等功能的实现。
多级地址库是目前物流配送领域的一个基础问题,它能够将传统的行政区划进行更进一步的网格化划分,便于实现配送路径的优化、区域运力的调配以及路由的优化配置等。本文研究的目标主要在于对多级地址库的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对其应用场景与可能的问题进行阐述,并且结合具体的实例来探讨多级地址库的应用。通过本次研究希望可以对货物的精准到达有所帮助并且提高物流行业在收配送环节的工作效率,从而节约成本,增加企业收益。
如今在物流行业内经常使用到的面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以往的面单基本信息内容都是手写的或者使用针式打印机打印的,而现在大多数电商的包裹上基本上都出现了电子面单,为了提升包裹的配送效率,电子面单占据了越来越大的市场。电子面单在国外已经成功运用多年,如联邦快递和国际快递。在中国,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很早就开始了电子面单的尝试。但是就目前整个市场来说,电子面单还不是特别受推广,快递公司需要和电商卖家之间、电商卖家和系统服务商之间一一对接,普及进程比较缓慢。 本篇论文希望通过结合多级地址库,探讨电子面单的应用方式,从而达到对电子面单的推广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地址库
从地址描述上,通过制定统一标准的规范,可以用来提高地址数据的质量。在国外,Open GIS Consortium(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已经制定了多个相关的规范标准。比如:Gazetteer、Geoparser、Geocoder以及GML.其中Geocoder通过XML语言定义了一种关于地理实体的整体框架,通过类接口来响应各种地址服务,Geoparser 专用于在文本信息中解析出地址相关的信息。Gazetter在地址编码服务中有点特别,它主要应用于将地名/地址转化为空间地理信息的坐标。GML主要提供了一个表达地理信息要素的语言模型。该模型可以提供地理实体的属性数据,包括坐标、坐标参考系统、拓扑、时间、动态要素、单位、方向等要素[1]56。
相比于国外,国内早在80年代也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1933年,我国颁布了《城市地理要素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市政工程管线编码结构规则》。2001年发布的《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管理编制规则》(GB/T185212001)规定了划分地名类别的规则与编制地名类别代码的规则,它通过采取面分法对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进行细分。2004年颁布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2006年我国邮政局制定了《邮政地址信息数据结构规范》(YZ/T0127—2006),该规范不但规定了邮政地址信息旳数据结构,还制定了邮政地址信息数据的采集、管理、维护方法。之后的几年,我国也连续出台了《地名地址分类、描述及编码规则》、《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CH/T90032009)等标准。但是这些都没有考虑到实际应用的问题,因此只能作为一种技术参考。在之前的基础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之后又相继发布了《城市地理要素编码规则城市道路》(GB/T143952009)、《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GB/T237052009).就地址模型的发展状况而言,美国应该是最早的应用地址编码的国家了,美国人口普查局人口普查时制订了“双重独立地图编码系统”。该系统不但提供了美国每个城市的街道、地址范围的示意图,还提供了对应于普查局表格型统计数据的地理统计编码。
双重独立地图编码就是让街道分段被赋予地理坐标。该系统后来又发展沿用为现在的地理编码与参照系统(TIGER),其囊括了全美国的建筑物、道路、区域边界以及特定标识符。在南非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也相继出台了地址结构数据标准、地址数据库建立数据传输交换与协作指南、地址定位与更新指南标三部标准草案。英国使用的是NLPG地址库,该地址库是基于英国标准7666框架,英国的编码与邮政编码有关,全国的地址数据通过复杂的数学模型计算后分配到每一个邮编上。丹麦研发了一种以GIS思想为核心,通过空间位置坐标连接各种与地理方位位置有关的业务或专业信息系统的协调信息系统。日本地址数据库的核心是Trie树和地址树,Trie树与地址树相结合的索引匹配方法实现了以下几个功能:避免了处理中文、日文等单词间无间隔符的语言描述的特征字符串时的单词拆分工作,匹配过程中无需建立“楼、栋、厂”等关键词库,避免了复杂的语义分析。
目录
1 绪论 1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
1.2.1 地址库 1
1.2.2 电子面单 3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4
2 多级地址库 4
2.1 五级地址库 4
2.2 地址的编码 4
2.3区域划分 7
2.4地址通信 9
2.4.1 路径选择 9
2.4.2 距离向量算法 11
2.4.3 连通性测试 13
3 电子面单 14
3.1 电子面单优点及应用流程 14
3.2 物流市场电子面单使用现状 15
3.3 结合电子面单区块链技术在物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的应用 15
3.3.1 区块链技术技术原理 15
3.3.2区块链技术在物流过程中的应用举例 16
4 多级地址库与电子面单的结合的作用 19
4.1 路径优化 19
4.1.1 时效性 19
4.1.2 最短路径算法 20
4.2 电子围栏 21
4.2.1 电子围栏原理 22
4.2.2 电子围栏在生活中应用 24
4.2.3 电子围栏在物流中的应用—CARRIER WEB 路径电子围栏 25
4.3 应用过程概述 26
4.3.1 系统论述 27
4.3.2 案例分析—中骅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流程分析 28
结论 29
致谢 30
参考文献 31
多级地址库下电子面单应用方式的研究与拓展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现代社会物流业飞速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众所周知,物流大致包括这几项环节: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本篇论文的选题是关于多级地址库下的电子面单应用方式研究与拓展,涉及到了物流行业的运输、配送以及信息处理环节。其中针对收配送环节,旨在能够达到优化路径,对区域实现更加细粒度的划分,从而实现电子围栏、区域划分等功能的实现。
多级地址库是目前物流配送领域的一个基础问题,它能够将传统的行政区划进行更进一步的网格化划分,便于实现配送路径的优化、区域运力的调配以及路由的优化配置等。本文研究的目标主要在于对多级地址库的原理进行深入分析,对其应用场景与可能的问题进行阐述,并且结合具体的实例来探讨多级地址库的应用。通过本次研究希望可以对货物的精准到达有所帮助并且提高物流行业在收配送环节的工作效率,从而节约成本,增加企业收益。
如今在物流行业内经常使用到的面单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以往的面单基本信息内容都是手写的或者使用针式打印机打印的,而现在大多数电商的包裹上基本上都出现了电子面单,为了提升包裹的配送效率,电子面单占据了越来越大的市场。电子面单在国外已经成功运用多年,如联邦快递和国际快递。在中国,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平台很早就开始了电子面单的尝试。但是就目前整个市场来说,电子面单还不是特别受推广,快递公司需要和电商卖家之间、电商卖家和系统服务商之间一一对接,普及进程比较缓慢。 本篇论文希望通过结合多级地址库,探讨电子面单的应用方式,从而达到对电子面单的推广作用。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1.2.1 地址库
从地址描述上,通过制定统一标准的规范,可以用来提高地址数据的质量。在国外,Open GIS Consortium(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已经制定了多个相关的规范标准。比如:Gazetteer、Geoparser、Geocoder以及GML.其中Geocoder通过XML语言定义了一种关于地理实体的整体框架,通过类接口来响应各种地址服务,Geoparser 专用于在文本信息中解析出地址相关的信息。Gazetter在地址编码服务中有点特别,它主要应用于将地名/地址转化为空间地理信息的坐标。GML主要提供了一个表达地理信息要素的语言模型。该模型可以提供地理实体的属性数据,包括坐标、坐标参考系统、拓扑、时间、动态要素、单位、方向等要素[1]56。
相比于国外,国内早在80年代也出台了一系列标准和规范。1933年,我国颁布了《城市地理要素城市道路、道路交叉口、街坊、市政工程管线编码结构规则》。2001年发布的《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管理编制规则》(GB/T185212001)规定了划分地名类别的规则与编制地名类别代码的规则,它通过采取面分法对自然地理实体和人文地理实体进行细分。2004年颁布了《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CJJ1002004)。2006年我国邮政局制定了《邮政地址信息数据结构规范》(YZ/T0127—2006),该规范不但规定了邮政地址信息旳数据结构,还制定了邮政地址信息数据的采集、管理、维护方法。之后的几年,我国也连续出台了《地名地址分类、描述及编码规则》、《地理空间框架基本规定》(CH/T90032009)等标准。但是这些都没有考虑到实际应用的问题,因此只能作为一种技术参考。在之前的基础上,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之后又相继发布了《城市地理要素编码规则城市道路》(GB/T143952009)、《数字城市地理信息公共平台地名地址编码规则》(GB/T237052009).就地址模型的发展状况而言,美国应该是最早的应用地址编码的国家了,美国人口普查局人口普查时制订了“双重独立地图编码系统”。该系统不但提供了美国每个城市的街道、地址范围的示意图,还提供了对应于普查局表格型统计数据的地理统计编码。
双重独立地图编码就是让街道分段被赋予地理坐标。该系统后来又发展沿用为现在的地理编码与参照系统(TIGER),其囊括了全美国的建筑物、道路、区域边界以及特定标识符。在南非的城市化发展进程中,也相继出台了地址结构数据标准、地址数据库建立数据传输交换与协作指南、地址定位与更新指南标三部标准草案。英国使用的是NLPG地址库,该地址库是基于英国标准7666框架,英国的编码与邮政编码有关,全国的地址数据通过复杂的数学模型计算后分配到每一个邮编上。丹麦研发了一种以GIS思想为核心,通过空间位置坐标连接各种与地理方位位置有关的业务或专业信息系统的协调信息系统。日本地址数据库的核心是Trie树和地址树,Trie树与地址树相结合的索引匹配方法实现了以下几个功能:避免了处理中文、日文等单词间无间隔符的语言描述的特征字符串时的单词拆分工作,匹配过程中无需建立“楼、栋、厂”等关键词库,避免了复杂的语义分析。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wlgc/1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