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少数民族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附件)【字数:768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非常丰富。近年来,民俗文化旅游市场不断壮大,我国许多地区的少数民族村寨也相继开发成民俗旅游景区,可是收效甚微,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村寨从中脱颖而出,成为海内为知名的旅游景区,西江千户苗寨就是其中一员。本文就西江千户苗寨现有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项目进行分析,探讨西江千户苗寨现阶段出现的问题,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再结合当地民俗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最后希望通过对西江千户苗寨的解析,能为我国少数民族村寨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找到可借鉴的经验和措施。
目录
引言 1
一、民俗旅游的概念及发展现状分析 1
(一)民俗旅游的概念 1
(二)我国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1
二、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2
(一)西江千户苗寨介绍 2
(二)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2
1.建筑文化 2
2. 节庆文化 2
3.工艺美术 2
(三) 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开发项目 3
1.非遗体验商店 3
2.苗家乐的体验活动 4
三、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4
(一)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文化内涵 4
(二)旅游纪念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真实性 5
(三)景区过度开发,游客体验感差 5
(四)景区传统特色被弱化,民族文化遭到冲击 5
四、 保护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6
(一)深度挖掘当地可开发的民俗旅游资源 6
(二) 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对纪念品市场的管理 6
(三) 提高苗族体验活动的质量,增加游客的参与度 7
(四) 尊重本土文化 7
五、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村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7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民俗。当前我国旅游开发逐渐向文化方面发展,近年来民俗旅游就像雨后春笋一样,迅猛发展起来,其中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最为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型,一跃成为海内外知名度苗族聚居村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通过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西江苗寨将当地的民俗资源转换成了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随着西江千户苗寨的不断发展壮大,知名度日渐提高,也逐渐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西江千户苗寨现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的项目及在开发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保护性对策和建议。并且通过对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案例,分析西江千户苗寨对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村寨民俗旅游发展可借鉴的对策,让我国其他的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一、民俗旅游的概念及发展现状分析
(一)民俗旅游的概念
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对文化旅游的深化和发展。
陆景川先生在《民俗旅游发展浅探》一文中指出: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民俗旅游欣赏的对象是人文景观,而不是自然景观。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民俗风情、传统节日、民俗嫁娶、宗教仪式、建筑风格、民间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
民俗文化旅游的特点就是它的民族性和民俗性,西江千户苗寨是我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落,当地拥有悠久的民族民俗发展历史,里面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当地的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旅游者通过当地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亲身体验当地居民的生活事项,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是体验和享受式的旅游。
(二)我国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文化旅游越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求。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业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成为了旅游者追求的新热潮。近年来各地旅游部门都大力挖掘本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让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贵州省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贵州政府一直以来都致力于贵州的民俗旅游景区的开发,西江千户苗寨就是当前贵州民俗旅游的热门景区。
二、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一)西江千户苗寨介绍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公县,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已知的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是苗族历史上第五次大迁徙最后的聚集地,寨子里居住着1000多户居民,其中99%都是苗族人,因此有“千户苗寨”之称。西江千户苗寨自建立寨以来,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素来就有“苗都”的称号,更是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艺术天然博物馆”,这个寨子完整的保存了苗族“原生态”文化,是领略苗族从古至今的历史与发展的最好去处。
(二)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1.建筑文化
苗寨有着独具特色的建筑——吊脚楼,西江千户苗寨拥有着1200多户住宅,他们大多都是以一个平坦的山坡作为依托,在斜坡的地面上削成一个“广”字的平台,避开冲沟和滑坡,其它的部分灵活的设立吊脚柱,在建筑过程中没有使用一钉一铆,建造的框架有较强的独立性,坚实牢靠,能历经百年不损毁倒塌。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形式,一般共有两层,第一层是存放生产工具和饲养家畜,第二层为人居住生活的场所,这种人与家畜兼顾的特点被建筑学家是认为最佳的建筑方式。这些都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创造出的独具特色的建筑,被建筑界赞誉为“民族建筑之瑰宝”。
节庆文化
西江每年的一年一度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苗族节日也名扬四海。其中十三年举办一次的鼓藏节是西江最为隆重,历时最长的一次祭祀活动,在节日期间苗寨还会举行水牯牛斗角大赛,芦笙舞等充满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另外在西江还可以看到独具特色苗族歌舞表演活动,体验到拦门酒、高上流水酒等高规格宾客接待活动。
3.工艺美术
西江千户苗寨内拥有技术精湛的手工银饰打造工艺,还有独独具特色的的民族服饰。每到了节庆活动或着是有喜庆宴请时候,苗寨的姑娘们就会身穿苗族盛装,俗称银衣,下穿百褶裙,前后有围腰,全身上下都会戴满种类繁多的银饰。银饰是苗族人民的艺术三大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丰富的文化价值、民俗价值、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在西江有一个百年银匠村——麻料村,这个村庄的银饰打造是最出名的,村庄里各个都是技艺高超的银饰打造家,,打制银饰的技艺也各有千秋。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法将一块块银材打造成一件件精美的银饰,有蝴蝶、锦鸡、鱼、花等富有民族特色的饰品。苗寨人的服装上是采用一种古老的传统印染手工艺技术——蜡染技艺,通过蜡染自己制作出来的衣服色彩淡雅,朴素大方,还富有民族特色,因此被列入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西江千户苗寨还拥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如苗绣、芦笙等充满苗族色彩的手工艺产品。
目录
引言 1
一、民俗旅游的概念及发展现状分析 1
(一)民俗旅游的概念 1
(二)我国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1
二、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2
(一)西江千户苗寨介绍 2
(二)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2
1.建筑文化 2
2. 节庆文化 2
3.工艺美术 2
(三) 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开发项目 3
1.非遗体验商店 3
2.苗家乐的体验活动 4
三、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4
(一)民族旅游资源开发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文化内涵 4
(二)旅游纪念品同质化严重,缺乏真实性 5
(三)景区过度开发,游客体验感差 5
(四)景区传统特色被弱化,民族文化遭到冲击 5
四、 保护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6
(一)深度挖掘当地可开发的民俗旅游资源 6
(二) 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对纪念品市场的管理 6
(三) 提高苗族体验活动的质量,增加游客的参与度 7
(四) 尊重本土文化 7
五、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村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建议 7
致谢 9
参考文献 10
引言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民俗。当前我国旅游开发逐渐向文化方面发展,近年来民俗旅游就像雨后春笋一样,迅猛发展起来,其中以贵州西江千户苗寨最为典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型,一跃成为海内外知名度苗族聚居村寨。西江千户苗寨拥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通过当地政府的大力扶持,西江苗寨将当地的民俗资源转换成了旅游资源吸引了大量的游客。随着西江千户苗寨的不断发展壮大,知名度日渐提高,也逐渐出现了许多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西江千户苗寨现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的项目及在开发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保护性对策和建议。并且通过对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案例,分析西江千户苗寨对我国其他少数民族村寨民俗旅游发展可借鉴的对策,让我国其他的少数民族村寨旅游业迅速发展壮大起来。
一、民俗旅游的概念及发展现状分析
(一)民俗旅游的概念
民俗旅游是文化旅游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对文化旅游的深化和发展。
陆景川先生在《民俗旅游发展浅探》一文中指出: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民俗旅游欣赏的对象是人文景观,而不是自然景观。因此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民俗风情、传统节日、民俗嫁娶、宗教仪式、建筑风格、民间歌舞都是民俗旅游的珍贵资源与欣赏对象。
民俗文化旅游的特点就是它的民族性和民俗性,西江千户苗寨是我国最大的苗族聚居村落,当地拥有悠久的民族民俗发展历史,里面还蕴含着极其丰富的社会内容。当地的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具有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旅游者通过当地各种各样的民俗活动,亲身体验当地居民的生活事项,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旅游,是体验和享受式的旅游。
(二)我国民俗旅游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文化旅游越来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求。民俗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它满足了游客“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心理需求,成为旅游行业和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成为了旅游者追求的新热潮。近年来各地旅游部门都大力挖掘本地区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让他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贵州省是我国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份,贵州政府一直以来都致力于贵州的民俗旅游景区的开发,西江千户苗寨就是当前贵州民俗旅游的热门景区。
二、西江千户苗寨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一)西江千户苗寨介绍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公县,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已知的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是苗族历史上第五次大迁徙最后的聚集地,寨子里居住着1000多户居民,其中99%都是苗族人,因此有“千户苗寨”之称。西江千户苗寨自建立寨以来,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发展历史,素来就有“苗都”的称号,更是被誉为“中国苗族文化艺术天然博物馆”,这个寨子完整的保存了苗族“原生态”文化,是领略苗族从古至今的历史与发展的最好去处。
(二)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1.建筑文化
苗寨有着独具特色的建筑——吊脚楼,西江千户苗寨拥有着1200多户住宅,他们大多都是以一个平坦的山坡作为依托,在斜坡的地面上削成一个“广”字的平台,避开冲沟和滑坡,其它的部分灵活的设立吊脚柱,在建筑过程中没有使用一钉一铆,建造的框架有较强的独立性,坚实牢靠,能历经百年不损毁倒塌。吊脚楼是苗族传统建筑形式,一般共有两层,第一层是存放生产工具和饲养家畜,第二层为人居住生活的场所,这种人与家畜兼顾的特点被建筑学家是认为最佳的建筑方式。这些都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他们在艰苦条件下创造出的独具特色的建筑,被建筑界赞誉为“民族建筑之瑰宝”。
节庆文化
西江每年的一年一度苗年节、吃新节、十三年一次的牯藏节等苗族节日也名扬四海。其中十三年举办一次的鼓藏节是西江最为隆重,历时最长的一次祭祀活动,在节日期间苗寨还会举行水牯牛斗角大赛,芦笙舞等充满民族特色的传统活动。另外在西江还可以看到独具特色苗族歌舞表演活动,体验到拦门酒、高上流水酒等高规格宾客接待活动。
3.工艺美术
西江千户苗寨内拥有技术精湛的手工银饰打造工艺,还有独独具特色的的民族服饰。每到了节庆活动或着是有喜庆宴请时候,苗寨的姑娘们就会身穿苗族盛装,俗称银衣,下穿百褶裙,前后有围腰,全身上下都会戴满种类繁多的银饰。银饰是苗族人民的艺术三大瑰宝之一,具有独特的民族性和丰富的文化价值、民俗价值、美学价值和使用价值。在西江有一个百年银匠村——麻料村,这个村庄的银饰打造是最出名的,村庄里各个都是技艺高超的银饰打造家,,打制银饰的技艺也各有千秋。他们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法将一块块银材打造成一件件精美的银饰,有蝴蝶、锦鸡、鱼、花等富有民族特色的饰品。苗寨人的服装上是采用一种古老的传统印染手工艺技术——蜡染技艺,通过蜡染自己制作出来的衣服色彩淡雅,朴素大方,还富有民族特色,因此被列入为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西江千户苗寨还拥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如苗绣、芦笙等充满苗族色彩的手工艺产品。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lygl/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