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研究

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研究[20200105133633]
在企业并购中,融资问题是决定并购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而且也关系到并购后的重组和融合。不同的融资方式决定着融资渠道的宽窄、融资成本的高低以及风险的大小,企业如何在众多的并购融资方式中选择最优的方式进行融资,是每个参与并购的企业面临的问题。 本文首先对并购融资的国内外现状进行研究,系统地阐述了并购融资的基本情况。然后分析各种可供选择的融资方式的特点、利弊以;其次,分析影响并购融资方式选择的各种因素;最后,分析中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选择的现状,对比中西方发展历程,并对成因进行了深入地剖析,再提出相关的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并购融资,融资理论,融资方式,债务融资,权益融资
目 录
1 引言 1
2 企业并购融资概述 1
2.1 关于并购的概念 1
2.2 企业并购融资方式 2
3 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现状分析及存在问题 6
3.1 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现状分析 6
3.2 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 7
3.3 西方企业并购融资方式应用状况对比 9
4 影响并购融资方式选择的因素 10
4.1 融资成本的高低 10
4.2 融资风险的大小 10
4.3 并购企业的资本机构 10
4.4 并购企业对控制权的态度 11
4.5 企业并购动机 11
4.6 并购支付方式 11
4.7 影响融资并购方式选择因素的案例分析——吉利收购沃尔沃 12
5 完善我国并购融资方式的建议 13
5.1 大力发展资本市场 13
5.2 完善法律和相关制度 13
5.3 创新和发展各种融资方式 14
5.4 扩大债券融资比例 14
5.5 设立企业并购基金 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1 引言
在当今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并购已经成为有效途径来扩张企业规模、巩固企业实力、提高企业效率。在过去的100多年里,世界上前后经历了五次大规模的并购浪潮,并且还在持续地发展和壮大,各个方面都在逐渐完善当中。中国的企业资产重组,兼并和收购活动也在迅速的发展。融资问题是在企业并购中决定是否并购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而且还关系到并购后的重组整合。并购(M&A)已经成为企业为了扩大生产的规模经济效应,使市场力量的得到影响,节约交易成本的重要战略举措的扩展。企业并购的关键是资金和采取什么样的融资方式。
2 企业并购融资概述
2.1 关于并购的概念
企业并购(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M&A)的意思是兼并与收购[1]。在国际上一般将兼并和收购合并在一起使用,统称为M&A,而在我国称为并购。即存在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兼并与收购行为,这是一种主要的经营形式,它们都是在企业法人与法人之间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方式取得其他法人产权的行为[2]。
2.1.1 兼并
兼并两家公司合并为一家独立的公司,两家中的收购者收纳了目标公司的全部资产和负债,承担其业务,目标公司则不再独立存在,通常成为收购者的一个子公司[3]。
兼并包括吸收合并和新设合并这两种主要方式。重组只能有一个公司保持法人地位,用公式表示为:“A+B=A(B)”,通常称为吸收合并。另外一个说的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不同的公司合并为一个新的公司,可以用公式表示为:“A+B=C”,即新设合并。
2.2.2 收购
收购指的是企业用现金、企业债券或股票,来成为另外一家企业的实际控制款。买方为收购企业,卖方为目标企业。收购所产生的结果会存在两种形式,一种就是通过享有目标企业的全部资产从而能够控制该企业,另有一种形式是仅通过享有目标企业的部分股份或资产,从而成为该企业的股东[4]。
这里的收购能够分为股权收购和资产收购。股权收购说的是一家公司买下其他公司个别或全部股权的行为;而资产收购是指一家公司到其他公司收购大部分或所有资产的活动。股权收购时,在其持股范围内,收购方应该承担被收购方相应的权力并履行相应的义务,而资产收购如果单单涉及两边资产的交易则不需要实行被收购公司的义务,两种方式的重要差别就在于此。
2.2.3 兼并与收购的比较
兼并与收购在法律和经济的层面上看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之间的联系是:从动机方面来看,是实现企业对外扩张的需要;从行为方式上来看,是通过企业来实现主体权力的转变。两者之间也存在差异:首先,主体是不同的,只有法人才能做兼并的主体,而收购的主体在这方面的不受限制,不但可以是法人还可以是自然人;其次程序是不同的,要想实现兼并,务必要取得双方股东大会的准许,而一般情况下收购能自行完成,不通过目标公司的管理层;再次结果也是不同的,从形式上来看,兼并行为使得被兼并的一方不再有法人资格,而收购行为允许目标企业依然可以存在的法人资格。从实质上来看,被兼并方的法人财产权和终极所有权最终都归属于兼并方,而收购方只是通过购买部分或全部终极所有权这个行为,来获得被收购方一部分或者是全部的法人财产权。
2.2 企业并购融资方式
企业并购通常需要非常巨大的资金才能完成,这属于大宗交易的行为。对于需要完成并购的企业来说,融方式的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决定了并购活动是否真实有效以及取得最后成功的能力。融资对于任何公司来说都非常的重要。
图1 企业并购融资方式
图 1反映了不同融资来源渠道下,并购企业一般可以采用的并购融资方式。
企业融资来源有企业内部融资与企业外部融资这两个渠道。内部融资指的是企业凭借自身经营活动来筹集需要的资金。而外部融资指的是从企业外部通过某些渠道筹集所需资金。
2.2.1 内部融资
根据融资优序理论分析内部融资应该是企业并购融资的首选[5],但主要是用于小规模的企业并购活动中。企业在并购时,若使用的是内部融资方式,那么对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有较高的要求,但是这种方式是最便捷的一种,同时具有融资速度快、融资成本低、保密性强等特点。而内部融资也有很大的局限性。内部融资用的企业比较少,一般不会作为重要的并购融资方案,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自身经营活动的获利以及筹集的资金有限,难以达到企业并购活动所需要巨额资金需要。内部融资一般分为企业自有资本金和内部积累资金[6]。
1)企业自有资本金。企业自有资本金包括:普通股股本、优先股股本。公司法规定,企业股票融资只能发放普通股[7]。其好处大致有:无固定的支付负担、没有到期偿还的压力、增加公司举债能力、公司资本结构得以改善等。不良反应大致是:成本高,控制权分散,缴纳较多的所得税,新股发行让新股东不劳而获等。
2)内部积累资金。企业长期单独使用内部资本的积累资金,不需要融资成本,也没有还款负担。它是诸多融资渠道的喜爱的选择,因为其具有保密性强以及融资阻力小等特点。
2.2.2 外部融资
企业内部融资由于时间和规模的限制,往往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尤其是在大的兼并收购事件中,就需要通过外部融资来获得需要的资金。
外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获得其余经济主体的资金,并且使其转变为自己的投资的过程。这里的其他经济主体往往指的是金融机构,而这种形式一般情况下都具有严格的使用期限,需要到期偿还,以及支付利息。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49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