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2020010513364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的激烈,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并购的方式来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产业的升级。所以一个成功的企业并购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巨大的效应,使得企业在竞争中发挥优势。然而,为了使得并购能够给企业带来更多、更好的财务效应,在并购实施前,需要选择合理的并购方案,使得并购带来1+1>2的效果,在并购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操作十分重要,同时还要进行风险的规避,以及并购后有关风险的防范和企业之间的整合上需要运用正确的策略来给企业带来更大的效应。本文从并购的动因以及它给企业带来的效应出发,通过分析并购过程中方法、策略的选择,总结出给企业带来更好的财务效应的具体对策,分析并购对企业的重要意义。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企业并购,财务效应,策略,分析
目 录
1 引言 1
2 企业并购在我国的成长及动因分析 1
2.1 我国企业并购的成长过程 1
2.2 企业并购的财务动因 2
3 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3
3.1 企业价值增值效应3
3.2 合理避税效应3
3.3 筹资效应4
3.4 股票财务预期效应4
3.5 生产经营效应5
3.6 买壳上市效应5
3.7 资金杠杆效应5
3.8 避免市场壁垒效应 6
4 案例分析6
4.1 案例简介7
4.2 并购未能带来良好财务效应原因及分析8
5 提高并购财务效应的措施 9
5.1 企业并购前期的相关措施 10
5.2 企业并购中期的相关措施 11
5.3 企业并购后期的相关措施 12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16
1 引言
当下,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扩张企业的经营规模、加强企业的综合实力、提升企业总体的运作速度而把目光转向了并购。企业并购由企业兼并和收购所构成,兼并是指两个或多个企业在一定条件下合并成为一个新的企业的行径;而收购是指一个企业用一定的条件去取得另一个企业的全部或者大部分产权,从而取得对另一个企业的控制权的行径。对本钱的追求成为了企业并购的直接的动力,企业的并购固然是企业扩展生产、经营规模,扩大市场占有率或进入其他行业的一条捷径,然而在并购目标的确定,运作方式的选择和并购企业与目标企业之间的企业文化,结构组织,管理体制的整合上都对并购产生的财务效应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了更好的权衡并购成果的好与坏,并购产生的财务效应成了重要的标准。
2 企业并购在我国的成长及动因分析
2.1 我国企业并购的成长过程
在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开始逐步的出现了并购,从1984年开始,人们逐步开始熟悉并购并且慢慢接受并购。在我国,并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成长阶段:
阶段主要事件企业并购主要特征
探究阶段(1984—1987)1984年开启我国并购的篇章的是保定纺织机械厂和保定市锅炉厂兼并了保定市针织器材厂和保定市鼓风机厂。1.并购发生的数量、规模都较小,并且并购基本发在同一地区同一行业发生; 2.并购主要方式是承担债务和出资购买; 3.并购的目的在于减少财政亏损,并且都是以为政府主导的并购。
第一次并购热潮(1987—1989)1987年,全国各地区共有6226个企业兼并了6966个企业,发生的资产转移共82.25亿元,使得4095户企业共减少了5.22亿元亏损,这都归功于政府对企业的并购重组的那些鼓励政策,这也促成我国第一次的并购热潮。1.并购由同一个地区、同一行业向跨地区、跨行业开始转变; 2.出现了新的并购方式; 3.局部产权交易开始出现; 4.消灭亏损不再是并购唯一动因,提高企业经营活力,优化经济结构成为新的方向[1]。
表一 我国并购的四个成长阶段
第二次并购热潮(1992—2001)1992年,邓小平在南巡讲话时将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确立起来,这一重大决定大大促进了我国企业并购的发展进程。伴随着产权交易活动和股票交易日益壮大,和上市公司的不断出现,外资并购国企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也在不断的出现。1.企业并购的规模数目都得到了扩大; 2.产权交易市场不再狭隘对企业并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3.上市公司的股权收购成为了企业并购的关键的方式; 4.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站上了并购的大舞台,国有企业不再是并购中的唯一主体[2]。
第三次并购热潮 (2002至今)自从中国加入了WTO,经济水平也随之上升了一个台阶,但是我国并购却开始出现了各式各样的问题。认识到并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这有利于我国并购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就此出台了有关并购的法规,而这些法规的出现必将涌现新一轮的并购高潮的。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并购法规,如《外商投资产业指引目录》,《上市公司股东持股变动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外国投资者并购境内企业暂行规定》等办法法规来应对并购过程中新的机遇和问题。
资料来源:赵宏伟.中国企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经营与管理,2012(8):41~42
2.2 企业并购的财务动因
企业作为一个资本组织,谋求资本的最大化必然是企业所不断追求的。企业并购作为一项重要的投资活动,其发生的最大的动力主要是对资本的追求,但就并购产生的动因而言可以概括成一下几点:
2.2.1 发挥协同效应
企业并购后企业的协调的效应主要有:(1)经营协同效应,在企业完成并购后,原本企业的销售活动可以进行合并,这一合并可以节约销售的成本,使得营销的费用得到了节约,企业可以通过节约的资金来进行产品的研发,技术的更新,从而使得企业的规模得以扩大,企业自身的实力得以提升;(2)管理协同效应,在并购中,如果收购方具有很好的管理协调能力,能够管理和分配企业的资源,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那么在实施并购时,企业可以选择那些有着良好的资金状况但是缺乏良好管理的企业进行并购,这样收购方可以发挥自己管理优势,使得被并购企业的经营状况得以改善,从而提高双方收益;(3)财务协同效应,当企业完成并购后,企业的资金便可以由并购企业统一调度,这使得企业的资金得以更好的调度利用,而合并后,企业的有关部门可以进行精简和合并,这一举动使得有关的管理费用得到了缩减[3]。
2.2.2 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动机
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之下,企业唯有不断的发展壮大才能够更好的生存下去,满足企业扩大利润的需求。一般而言,企业的规模越大,其竞争力越强,越能够获取客户信任,占据市场。同时在并购发生是,两个企业之间的联合,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在生产要素以及资源上的整合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从而帮助企业形成一定的生产上的经济优势,提高竞争能力,这种在企业进入到一个新的行业或领域的情况下显得尤其的突出[4]。
2.2.3 实现企业的多视角经营
企业在一个行业中,随着发展时间越长,其承受的压力风险也越来越大,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企业必须将眼光分散开来,关注到新的行业以及与其相关的行业上来,在时机成熟时,通过并购重组来帮助企业完成多视角经营的目标,分散企业的经营投资的风险,适应行业的需求变化以及行业之间的竞争,增加企业对风险的应对能力。
3 企业并购的财务效应分析
3.1 企业价值增值效应
通常情况下企业选择市盈率偏低的企业进行并购,当被并购企业的市盈率低于并购企业,并购后被并购方的市盈率将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每股收益也由于股价的上涨得到了改善,这一现象使得股东的财富价值得到了提高。同样并购的完成使得企业的规模得到了扩大,企业能够更好的控制生产成本,对技术,资金,客源的掌控能力也得到了提升,能够在市场的大环境里应对发生的各类突发情况,降低存在的风险,这类现象在证券市场上反映的情况可以概括成股价的上涨,企业发生了增值效应。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2496.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