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研究
2009 年的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的税收体制改革,是继 1994 年进行的税收体制改革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改革,制定了当时国际上通行的生产型增值税,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此次税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也在不断显现。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部门,为整个社会提供运输服务,是人员、货物和信息流通的物质基础,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其营改增后税负的不降反升引起多方关注。本文以交通运输业的营改增为背景,试探明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在企业绩效和税负等方面的影响及原因,并对政策的完善和解决的方案提出相关建议和思考。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一、营改增和交通运输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2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介绍 2
1 营改增的概念及内涵 2
2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意义 3
3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理论依据 3
(二)交通运输业的相关介绍 4
1 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及范围 4
2 对交通运输业征收增值税的内容 4
二、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相关影响 5
(一)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会计核算及财务报告的影响 5
1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5
2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5
(二)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税负的影响 6
1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 6
2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的影响 7
(三)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上下游企业的影响 9
1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上游企业的影响 9
2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下游企业的影响 9
三、实例分析 10
四、结论 13
五、完善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建议 14
1 适当的增加可抵扣项目范围 14
2 统一使用物流业专用的增值税税收发票 14
3 将货物运输服务纳入到物流辅助服务范畴 14
4 出台配套的财政扶持政策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5 建立营改增咨询服务平台,加强增值税宣传引导 15
参考文献 16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税的问题较为严重;同时,也使得各企业税负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1994 年税制改革时,为便于税收征管,我国按照商品时“有形还是无形”这个属性,把市场经济中的商品划分为货物和劳务两类。对有形的商品(主要是货物)的流转额征收增值税,对无形的商品(主要是劳务或者服务)的流转额征收营业税。
这一举措曾经对经济发展起到过重大的促进作用,也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现有的流转税征收体制已日渐暴露出其内在的缺陷性,已经变得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如果一成不变,势必对经济运行造成扭曲。
由于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各个行业具有不同的行业特征,而各行业营改增后的税负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行业受营改增政策影响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交通运输业作为一个兼有公共性和竞争性的特殊行业,其经营状况在营改增后所受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因此,本文对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所受到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即将全面铺开营改增的交通运输业相关问题的探讨不仅能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而且可以对其他行业营改增相关政策的展开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 营改增和交通运输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内容
1营改增的概念及内涵
营业税是以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营业额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商品劳务税。营业税实行普遍征收,计税依据为全部营业额,只要纳税人发生了营业行为,就对每个流转环节全额征税。虽然一般来讲,营业税的税率较低,但其税负却容易向下游转嫁。商品在每一个流通环节都要按照营业额全额征收营业税,税上加税,从而导致了营业税应税行业的重复征税和税负过重的情况,这也是营业税最不合理之处。所谓营改增,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简称,就是将原先应该征收营业税的部分行业,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对其征收增值税。本次税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消除营业税重复征税,完善和延伸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以及建立货物和劳务领域的增值税出口退税制度等。
截至目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行业己扩大到“2+7”模式,邮政业包括函件、包裹等邮件寄递以及邮票发行、报刊发行和邮政汇兑等邮政普遍服务;义务兵平常信函、机要通信、盲人读物和革命烈士遗物的寄递等邮政特殊服务和邮册等邮品销售、邮政代理等其他邮政服务;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和七个现代服务业,其中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和管道运输服务;七类现代服务业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设计服务、广告服务、会议展览服务等)、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和广播影视服务。适用税率方面,一般纳税人交通运输业和邮政业适用11%的税率,七类现代服务业中除有形动产租赁适用17%的税率外,其他六类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试点行业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征收率。
2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意义
从理论上分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不但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并且可以减少企业税收负担。但是,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反映税负增加的交通运输业企业不在少数,这不但会阻碍此行业的发展,也不符合“营改增”的改革意图。因此通过研究,发现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并且营改增”政策是我国税制改革和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税制的必然之路。国家大力推行“营改增”政策,积极完善税收制度,可以极大的影响到企业的收费和会计核算以及税收筹划等,并显著提高企业的效益。
3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理论和必要性
3.1税收中性理论(减低税收)
传统的税收中性原则意指,在不存在收入分配问题,或其已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如何征税才能不给纳税人带来税额以外的额外负担。在理想的情形下,保持税收中性意味着超额负担最小化,即除税种本身所产生的税额外不再承担其他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避免了税收等外部条件对经济的干预,资源配置应该是最有效率的。贯彻增值税的中性原则,使其对经济扭曲最小,可以保障各种经济要素在各行业中自由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3.2 促进企业规范财务核算
目前很多交通运输企业会计制度不健全,没有账簿或者账目混乱的情况普遍,不重视原始凭证的保存,进而没有办法计算出应纳税款,这归结于目前营业税征收模式已经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根据增值税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不能准确计算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或者不能按规定合法的进行应纳税款申报、提供纳税资料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以不允许其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并对其销售收入的全额课征税款。在法律的严格规定下,企业必将为取得更大的利益而规范其会计核算,健全企业会计制度,重视企业财务管理。同时实行增值税,还可以使增值税购销双方通过交叉审计相互制约,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减少运输企业的不正当竞争。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引言 2
一、营改增和交通运输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2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介绍 2
1 营改增的概念及内涵 2
2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意义 3
3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理论依据 3
(二)交通运输业的相关介绍 4
1 交通运输业的概念及范围 4
2 对交通运输业征收增值税的内容 4
二、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的相关影响 5
(一)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会计核算及财务报告的影响 5
1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会计核算的影响 5
2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财务报告的影响 5
(二)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税负的影响 6
1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小规模纳税人的影响 6
2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一般纳税人的影响 7
(三)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上下游企业的影响 9
1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上游企业的影响 9
2 营改增对交通运输业下游企业的影响 9
三、实例分析 10
四、结论 13
五、完善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建议 14
1 适当的增加可抵扣项目范围 14
2 统一使用物流业专用的增值税税收发票 14
3 将货物运输服务纳入到物流辅助服务范畴 14
4 出台配套的财政扶持政策 15<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br /> 5 建立营改增咨询服务平台,加强增值税宣传引导 15
参考文献 16
营业税改增值税对交通运输业的影响研究
引言
引言
税的问题较为严重;同时,也使得各企业税负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1994 年税制改革时,为便于税收征管,我国按照商品时“有形还是无形”这个属性,把市场经济中的商品划分为货物和劳务两类。对有形的商品(主要是货物)的流转额征收增值税,对无形的商品(主要是劳务或者服务)的流转额征收营业税。
这一举措曾经对经济发展起到过重大的促进作用,也大幅度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然而,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现有的流转税征收体制已日渐暴露出其内在的缺陷性,已经变得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如果一成不变,势必对经济运行造成扭曲。
由于进行营业税改增值税的各个行业具有不同的行业特征,而各行业营改增后的税负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行业受营改增政策影响的程度也不尽相同,交通运输业作为一个兼有公共性和竞争性的特殊行业,其经营状况在营改增后所受的影响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因此,本文对营改增后交通运输业所受到的影响进行研究和分析,以即将全面铺开营改增的交通运输业相关问题的探讨不仅能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具有实效性和针对性,而且可以对其他行业营改增相关政策的展开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一 营改增和交通运输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依据
(一)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相关内容
1营改增的概念及内涵
营业税是以在我国境内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所取得的营业额为课税对象而征收的一种商品劳务税。营业税实行普遍征收,计税依据为全部营业额,只要纳税人发生了营业行为,就对每个流转环节全额征税。虽然一般来讲,营业税的税率较低,但其税负却容易向下游转嫁。商品在每一个流通环节都要按照营业额全额征收营业税,税上加税,从而导致了营业税应税行业的重复征税和税负过重的情况,这也是营业税最不合理之处。所谓营改增,是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简称,就是将原先应该征收营业税的部分行业,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对其征收增值税。本次税制改革的目的在于消除营业税重复征税,完善和延伸二三产业增值税抵扣链条以及建立货物和劳务领域的增值税出口退税制度等。
截至目前,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行业己扩大到“2+7”模式,邮政业包括函件、包裹等邮件寄递以及邮票发行、报刊发行和邮政汇兑等邮政普遍服务;义务兵平常信函、机要通信、盲人读物和革命烈士遗物的寄递等邮政特殊服务和邮册等邮品销售、邮政代理等其他邮政服务;交通运输业、邮政业和七个现代服务业,其中交通运输业包括陆路运输服务、水路运输服务、航空运输服务和管道运输服务;七类现代服务业包括研发和技术服务、信息技术服务、文化创意服务(设计服务、广告服务、会议展览服务等)、物流辅助服务、有形动产租赁服务、鉴证咨询服务和广播影视服务。适用税率方面,一般纳税人交通运输业和邮政业适用11%的税率,七类现代服务业中除有形动产租赁适用17%的税率外,其他六类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税率;试点行业小规模纳税人适用3%的征收率。
2营业税改增值税的意义
从理论上分析,营业税改征增值税不但可以避免重复征税,并且可以减少企业税收负担。但是,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反映税负增加的交通运输业企业不在少数,这不但会阻碍此行业的发展,也不符合“营改增”的改革意图。因此通过研究,发现交通运输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问题,然后提出相应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并且营改增”政策是我国税制改革和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中国税制的必然之路。国家大力推行“营改增”政策,积极完善税收制度,可以极大的影响到企业的收费和会计核算以及税收筹划等,并显著提高企业的效益。
3 营业税改增值税的理论和必要性
3.1税收中性理论(减低税收)
传统的税收中性原则意指,在不存在收入分配问题,或其已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如何征税才能不给纳税人带来税额以外的额外负担。在理想的情形下,保持税收中性意味着超额负担最小化,即除税种本身所产生的税额外不再承担其他损失。在这种情况下避免了税收等外部条件对经济的干预,资源配置应该是最有效率的。贯彻增值税的中性原则,使其对经济扭曲最小,可以保障各种经济要素在各行业中自由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经济效益。
3.2 促进企业规范财务核算
目前很多交通运输企业会计制度不健全,没有账簿或者账目混乱的情况普遍,不重视原始凭证的保存,进而没有办法计算出应纳税款,这归结于目前营业税征收模式已经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根据增值税的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对不能准确计算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或者不能按规定合法的进行应纳税款申报、提供纳税资料的纳税人,税务机关可以不允许其进行进项税额的抵扣,并对其销售收入的全额课征税款。在法律的严格规定下,企业必将为取得更大的利益而规范其会计核算,健全企业会计制度,重视企业财务管理。同时实行增值税,还可以使增值税购销双方通过交叉审计相互制约,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秩序,减少运输企业的不正当竞争。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kjx/1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