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附件)
高度发达的制造业使苏州成为全国发展较快、综合实力较强的城市之一,全省经济总量居全国首位。然而,苏州第三产业的比重长期处于较低水平,已成为苏州新一轮经济发展的短板。如何把握苏州第三产业发展的阶段性和特点,有序地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是苏州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本文通过对各种数据的分析,可以看出苏州第三产业具有规模优势和外部条件优势,但第三产业的比重、产业增长率和产业竞争力处于劣势,产业内部结构也不尽如人意,有待改进。建议政府进一步完善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加强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的扶持和培育,进一步加快苏州第三产业的发展。关键词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劳动力结构,影响因素
目 录
1 引言 1
2 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
2.1 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1
2.2 苏州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5
3 影响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9
3.1 经济发展水平 9
3.2 区域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 9
3.3 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 10
3.4 产业增长速度 10
3.5 投资结构 11
4 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4.1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 11
4.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12
4.3 第三产业发展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13
5 加快发展苏州市第三产业的对策 13
5.1 改善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14
5.2 改善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15
5.3 发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 15
结 论 17
致 谢 18
参 考 文 献 19
1 引言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是一个发达的中国的明星城市,是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代表。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苏州发展迅速,以其为代表的制造业尤为发达。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告诉我们,单纯依靠制造业发展经济将面临各种困难。苏州要保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自身的发展优势,必须在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目前,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化生产水平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此背景下,对苏州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趋势进行了研究,调整了苏州第三产业的结构,并制定了相应的产业管理。这对于促进和促进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2,1.1 苏州市第三产业经济规模
根据目前的统计指标体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的绝对增加值上[1]。第三产业增加值是第三产业部门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或一季度)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劳务活动所提供的社会最终产品成果的货币表现,是反映第三产业活动成果的最主要的综合指标之一。
从苏州2010年至2017年间来看,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数据(见表1),七年时间内,第三产业增加值从3819.31亿万元提高至8861.65亿万元,足足翻了一番。苏州第三产业规模很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次要作用。从表1可以看出,苏州市经济结构由呈“二、三、一”的产业布局开始向“三、二、一”的产业布局发展。这与苏州市在前几年主要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布局密切相关。。
从时间轨迹来考察,20102017年的八年时间里,苏州市第三产业占比一直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改善速度不是很快,到2017将达到52.7%,但根据这一上升速度,苏州第三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
实际上,苏州市第三产业占比后期逐步提升,并不完全意味着苏州市第三产业得到了加快发展,增长速度超越了其它产业[2]。从表1可以看到,苏州市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都处于逐年下降,而第三产业处于逐年提升的趋势。
表1 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表
年份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增加值(亿元)
比重(%)
增加值(亿元)
比重(%)
增加值(亿元)
比重(%)
2010
99228.91
155.79
1.7
5253.81
56.9
3819.31
41.4
2011
10716.99
177.75
1.7
5957.74
55.6
4581.50
42.7
2012
12011.65
195.08
1.6
6502.25
54.1
5314.32
44.2
2013
12970.00
193.29
1.5
6757.81
52.1
6018.90
46.4
2014
13760.89
203.98
1.5
6892.98
50.1
6663.93
48.4
2015
14504.07
215.71
1.5
7045.12
48.6
7243.24
49.9
2016
目 录
1 引言 1
2 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1
2.1 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1
2.2 苏州市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5
3 影响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9
3.1 经济发展水平 9
3.2 区域地理位置和交通运输 9
3.3 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 10
3.4 产业增长速度 10
3.5 投资结构 11
4 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4.1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偏低 11
4.2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 12
4.3 第三产业发展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13
5 加快发展苏州市第三产业的对策 13
5.1 改善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14
5.2 改善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市场环境 15
5.3 发展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 15
结 论 17
致 谢 18
参 考 文 献 19
1 引言
苏州位于长江三角洲的中心,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城,是一个发达的中国的明星城市,是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的经济发展模式的代表。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外商直接投资的促进,苏州发展迅速,以其为代表的制造业尤为发达。但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实践告诉我们,单纯依靠制造业发展经济将面临各种困难。苏州要保持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自身的发展优势,必须在先进制造业和服务业中实施“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目前,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化生产水平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此背景下,对苏州第三产业的发展和趋势进行了研究,调整了苏州第三产业的结构,并制定了相应的产业管理。这对于促进和促进第三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1 苏州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2,1.1 苏州市第三产业经济规模
根据目前的统计指标体系,一个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的绝对增加值上[1]。第三产业增加值是第三产业部门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或一季度)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劳务活动所提供的社会最终产品成果的货币表现,是反映第三产业活动成果的最主要的综合指标之一。
从苏州2010年至2017年间来看,三次产业结构变动数据(见表1),七年时间内,第三产业增加值从3819.31亿万元提高至8861.65亿万元,足足翻了一番。苏州第三产业规模很大,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次要作用。从表1可以看出,苏州市经济结构由呈“二、三、一”的产业布局开始向“三、二、一”的产业布局发展。这与苏州市在前几年主要以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布局密切相关。。
从时间轨迹来考察,20102017年的八年时间里,苏州市第三产业占比一直处于逐年上升的趋势。虽然改善速度不是很快,到2017将达到52.7%,但根据这一上升速度,苏州第三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
实际上,苏州市第三产业占比后期逐步提升,并不完全意味着苏州市第三产业得到了加快发展,增长速度超越了其它产业[2]。从表1可以看到,苏州市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都处于逐年下降,而第三产业处于逐年提升的趋势。
表1 三次产业结构变化情况表
年份
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增加值(亿元)
比重(%)
增加值(亿元)
比重(%)
增加值(亿元)
比重(%)
2010
99228.91
155.79
1.7
5253.81
56.9
3819.31
41.4
2011
10716.99
177.75
1.7
5957.74
55.6
4581.50
42.7
2012
12011.65
195.08
1.6
6502.25
54.1
5314.32
44.2
2013
12970.00
193.29
1.5
6757.81
52.1
6018.90
46.4
2014
13760.89
203.98
1.5
6892.98
50.1
6663.93
48.4
2015
14504.07
215.71
1.5
7045.12
48.6
7243.24
49.9
201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jjymy/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