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区民俗体育的现状与开发保护研究

民俗文化是我国文化史上灿烂的一页,经过几千年风雨的洗礼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传统习俗。然而,就整个民俗体育发展情况而言,民俗体育的开发保护却不容乐观。民俗体育在社会转型新形势下的大背景下,以南京地区为例,管理落后、缺乏宣传与教育、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发展模式单一等问题日益突出,民俗体育文化正在逐步的流失,如何引导民俗体育的正确发展成为当今一大难题。同时我国在相应政策的支持上还相对薄弱。在此背景下,本文查阅了国内外有关民俗体育开发保护的有关案例与相关文献,结合南京民俗体育的自身特色,对南京地区民俗体育发展保护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南京地区民俗体育发展状况,探讨解决对策并提出建议,为民俗体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以填补学术界在这方面研究的空白。
目录
摘要1
关键词1
Abstract1
Key words1
一、民俗体育概念2
(一)民俗体育2
(二)南京民俗体育特征2
二、南京民俗体育的发展现状3
(一)南京民俗体育总体情况3
(二)南京民俗体育存在状态4
三、南京地区民俗体育现阶段存在的问题5
(一)缺乏宣传教育、传承日渐式微、民俗体育文化整体面对流失5
(二)对于外来文化过于盲目的追求5
(三)过分追求经济价值而忽略了文化价值5
(四)管理方式的落后6
(五)缺乏多元化的发展模式6
四、南京地区民俗体育发展与保护途径6
(一)加大宣传与教育力度,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6
(二)引导其良性发展,注重产业化开发6
(三)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加快配套法律法规建设,借鉴国外开发保护经验7
(四)扩大民间发展传播模式,提高民俗体育认识7
五、结语7
致谢8
参考文献8
南京地区民俗体育的现状与开发保护研究
引言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几千年中,经过了风雨的洗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与传统习俗。19世纪初,民俗学科创始人格林兄弟在“重建德意志民族精神”的运动中得出了一个结论:民俗对于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一个民族及其传统,是具有重要意义和最具代表性的。民俗学的研究也就此拉开了序幕。此后的一百多年中,民俗文化与民俗学的研究得到了更广泛的重视,也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研究高潮。民俗体育是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初就出现,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一种社会现象,在人类几千年的漫长发展过程中,一直存在于我们的左右。上世纪20年代初,中国学者就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新旧”、“土洋”展开了一些列的讨论,由此,进入了对中国民俗体育的研究阶段。90年代召开的“全国民族传统体育研讨会”等学术会议以及越来越多的学术成果的发表,标志着国内关于传统民俗体育的研究有重大进展。[1]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不能忽视,民俗体育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初便随之产生,存在了几千年,却一直没有得到体育社会学界的相应重视,在民俗学界没有一席之地。在体育社会学界,人们喜欢用民族传统体育来概括它,学界的一些人也认为民俗体育只是传统体育的一部分。在民俗学界,民俗专家们多喜欢称其为“民间游戏娱乐”“游艺民俗”等,缺乏一个准确又统一的认识与表述。因此,对民俗体育的系统研究已经迫在眉睫。
民俗体育一方面有利于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记忆,另一方面也对于促进全民健身、休闲娱乐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今我国处于激烈的社会转型期,民俗体育同样面临着很多的问题,比如发展受限、文化流失等等,在传统与现代不断地交织、碰撞的今天,民俗体育如何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大环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是我们要不断探索的问题。[2]
中国民俗发展到今天,民俗体育中的文化、娱乐、健身等功能继续进一步的发展,其发展渠道与发展模式都需要进一步的创新与完善。民俗体育在新的时期要想重获新生,就必须重视其综合开发保护,将其提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来,让传统的民俗体育文化在当今产业化过程中焕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一、民俗体育概念
(一)民俗体育
1.民俗
我国著名民俗学家钟敬文对民俗学的概念提出了界定,他认为,民俗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集体创造、共享和沿袭的生活文化,是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世代传承的生活模式,是一个群体在语言、行为和心理上的集体习惯。包括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和精神生活民俗等。[3]
2.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是形成于民间,存在于民众生活中的风俗生活文化,是广大劳动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与精神的文化现象,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的特点。我国民俗文化的历史具有丰富的内涵,民间口传文学、民间信仰、民间娱乐游戏等等,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也是文化的竞争。我国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民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在奥运、世博以及各地的文化节中,都有民俗文化的身影。
民俗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色文化产业,具有其独特性:第一,它具备了民俗文化理念的特质;第二,其产业化规模不大;第三,民俗文化产业区域性强;第四,民俗文化产业是物质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业之一。[4]
3.民俗体育
民俗体育坚持从民众中来,到民众中去,产生于民众的生产生活,同时也满足人们的需要,为民众享用与延续,既是体育,又是生活。民俗体育具有竞技性,这也是民俗体育的最重要特征,角力、射击、球类等全部都反映着民众以斗奇制胜为一大快事。[5]同时具有娱乐性,在生产生活之余,民众需要放松身心,享受生活。还具有传承性与变异性,一方面,我国民俗体育是源远流长的,多传承于千年前,如舞龙舞狮,就是产生于秦汉时期,不仅是时间上的延续也包括控空间上的扩展,这一活动也逐步传播至东南亚,日本韩国;另一方面,民俗体育也存在着变异,无论是内力原因还是外力作用,民俗体育的变异性正是其几千年来发展的不竭动力,使其不断的贴近生活,比如傩戏,起初是驱鬼逐疫,后来娱人作用增强,在南宋时期,演变为傩舞。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ggsygl/27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