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电商物流效率对策研究以海华村及附近乡镇为例

随着农村电商的不断发展,作为其中间环节的物流逐渐为社会所重视。推动农村电商物流的发展,有利于打破农村消费的局限性,推动农村电商发展,促进解决“三农”问题。浙江省作为物流快速发展的地区,其农村电商物流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了物流成本大、配送风险高、消费者满意度较低等问题。本文以浙江省海华村及附近乡镇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分发,调查当下该地区物流情况与村民的网购情况、物流使用情况及对物流的满意程度,分析当下该地区农村电商物流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提高农村电商物流效率提出解决对策和发展意见。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Abstract 1
Key words 1
一、引言 2
(一)研究背景 2
(二)研究意义 2
(三)研究内容 2
二、文献综述 3
(一)农村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 3
(二)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模式 4
三、浙江省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现状 5
(一)存在的问题 5
(二)典型物流模式 5
(三)海华村及附近乡镇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现状 6
四、问卷调查与数据分析 6
(一)调查问卷设计原则及方法 6
(二)实地调研分析 6
(三)调查问卷分析 7
(四)成对比较矩阵分析 12
五、海华村及附近乡镇物流发展存在问题分析 14
(一)配送成本高 14
(二)配送风险大 14
(三)便捷程度低 14
六、解决对策 15
(一)提高物流企业服务质量 15
(二)政府机构加强监管,落实《快递暂行条例》 15
(三)“兼职快递”物流模式 16
七、总结与展望 16
(一)总结 16
(二)展望 17
致谢 17
参考文献 17
提高农村电商物流效率对策研究
——以浙江省海华村及附近乡镇为例
引言
引言
(一)研究背景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由小到大迅猛发展。截止2017年12月,全国快递业务收入近5000亿元,年均增幅达30.6%;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400.6亿件,年均增长达到42%,包裹快递量超过美国、日本、欧洲等发达经济体。可以看出,中国对于全球快递包裹量的增长贡献率已经超过50%,中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快递大国。为促进快递业健康发展,加强对快递业的监督管理,国务院宣布,自2018年5月1日起,《快递暂行条例》正式实施,其中规范了物流经营主体、快递验收和投递、监督检查等制度,从法律上保障快递用户的合法权益。各大互联网企业也纷纷入驻农村,例如阿里巴巴的农村淘宝、京东的乡村合作战略等等。
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环境下商品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廉价性等特征打破了城乡的消费障碍,激发农村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在农村电商发展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下,农村居民网上购物的热情不断高涨,农村电商物流需求也不断扩大。可以想象,在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内,作为农村电商发展关键环节的农村电商物流必然持续快速发展。然而,当下农村电商物流成本高、货物流通效率低、包裹丢失率高和服务质量差等突出问题,均成为落实暂行条例和促进农村电商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二)研究意义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农村电商成为发展电商的最后一片蓝海。加快发展农村电商有利于促进消费、拉动内需,缩小城乡差距,推动解决“三农”问题。但是,农村服务地域分散、中间环节多、客户需求随机性大等物流问题,成为农村电商更好更快发展的掣肘。国务院通过并公布的《快递暂行条例》中明确指出:国家支持和鼓励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在农村、偏远地区发展快递服务网络,完善快递末端网点布局。
随着农村电商物流需求的扩大,消费者对物流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现有的农村电商物流经营主体多为加盟模式的快递企业,其自负盈亏、缺乏统一管理的经营模式,导致农村电商物流存在流通效率低、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目前,社会各界对农村电商物流的关注不断增多,但多偏向于宏观问题描述和定性分析,缺乏试点定量研究。本文以浙江省海华村及附近乡镇为例,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设计并分发问卷,有助于了解该地区物流所存在的问题、农村居民物流需求,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促进农村电商物流发展,为今后发展农村电商物流提供范例,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研究内容
农村物流泛指从物流采购到农产品形成、从农产品储藏、农产品流通加工到销售和农村居民获得生活用品的过程。本文主要研究农村居民获得和寄送生活物品的过程。
本文选取浙江省海华村及附近乡镇、海华村所属市的城区为主要调查范围,采取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模式。一方面,从物流用户的角度出发,了解农村居民对于电子商务物流的感知现状、使用情况及对未来发展的需求,分析该地区所存在的物流问题。并与城区物流情况进行对比,研究城乡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解决措施,提高村民对于电商物流的使用满意度;另一方面,从快递物流企业的角度出发,了解该地区快递网点布局情况及经营模式,分析问题,结合用户需求,探讨经营对策,提高该地区农村电商物流效率。
二、文献综述
(一)农村电商物流存在的问题
1.农村电商物流配送发展滞后
(1)物流企业管理水平低
(2)配送成本高,流通效率低
Lee 和Whang(2002)指出最后一公里的物流配送服务质量决定着用户的满意度,是整个电子商务交易的最后一环。农村物流作为农村电商的最终流程,存在“长物流链+低消费链”成本较高的问题(马自欣,2017)。其主要原因为农村地区人口居住较为分散,配送距离长和配送地址不易寻找等。且在当下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环境变,农村快递网点大多分布于县级行政单位,还未在村组单位设立相关物流网点。另外,农村居民至今仍习惯在商店或集市采购,对虚拟平台购物不信任度仍旧较高;再加上当下农村电商物流大部分仍需用户自取,浪费时间的同时让农村居民对电商的怀疑率进一步加深。农村电商物流需求较小,各大农村快递物流网点空载率高等问题,导致配送成本难以降低。
(3)物流基础设施差
胡愈和许红莲(2007)认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城市化程度对农村电商物流发展有重要影响。王蕾(2012)认为农村电商物流渠道不合理、缺乏宏观调控和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是我国农村电商物流发展的最大问题。虽然我国城市化进程成绩卓然,然而城乡差距至今仍未缩小,甚至有愈来愈大的趋势。当下各级政府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施“村村通”,但大多数农村仍以田间小路、土路为主,阻塞了城乡之间的流通。另一方面,农村的仓储设施落后。梁雪爽(2017)提出物流设施的投资具有初期投资大、资本回收期长的特点,而农村整体发展较缓的现状较难吸引资本进入农村,进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dzsw/28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