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深股市江苏沿海板块上市公司资金利用效率评价

沪深股市江苏沿海板块上市公司资金利用效率评价[20200105103933]
本文选取了23家江苏沿海城市的上市公司作为决策单元,利用DEA-CCR、BCC模型结合投影分析、Malmquist指数对上市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进行分析,是一次新的尝试。文章总共选取了6个投入产出指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示:江苏沿海城市上市公司整体的资金利用效率较高,这五年的发展趋势基本稳定,资金运用率略有下降。各上市公司可以根据投影指数和Malmquist指数的结果进行调整进一步改进投入资源,或是调整资源配比结构。 文章所用的DEA模型只是一种理论上的探讨,但各上市公司资金运用更多地与实践操作联系在一起。这只是计量模型的理想形态,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这里,本文的探讨只能算是一种简单的尝试,还是存在一些不足。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江苏省沿海板块上市公司,资金利用效率,DEA模型,Malmquist指数
目 录
1 引言 1
2 文献综述 1
2.1 国外研究动态 1
2.2 国内研究动态 3
2.3 简评 4
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
3.1 投入指标 5
3.2 产出指标 5
4 研究设计 6
4.1 模型的选取 6
4.2 模型 7
4.2.1 CCR模型 7
4.2.2 BCC模型 8
4.2.3 Malmquist 指数 9
5 实证研究 10
5.1 数据来源 10
6 分析 13
6.1 横向分析 13
6.1.1 效率分析 13
6.1.3 效率值分析 15
7 问题和对策 22
7.1 资金运用存在的问题 23
7.1.1 企业资金来源不足 23
7.1.2 资金监管不严 23
7.1.3 资金成本控制 23
7.2 对策 23
7.2.1 加强企业成本控制 23
7.2.2 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24
7.2.3 提高资金来源 24
结论 26
致谢 27
参考文献 28
附 录 30
附表1 2010年23家江苏沿海板块上市公司投入产出指标数据 30
附表2 2011年23家江苏沿海板块上市公司投入产出指标数据 31
附表3 2012年23家江苏沿海板块上市公司投入产出指标数据 32
附表4 2013年23家江苏沿海板块上市公司投入产出指标数据 33
附表5 2014年23家江苏沿海板块上市公司投入产出指标数据 34
附表6 2010-2014年投入产出指标平均值 35
1 引言
作为全国强省的江苏,其经济实力和发展速度都位于全国前列,但在江苏各个城市之间的经济差异较大,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一些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全省仍处于洼地。为了加快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标志着江苏省沿海城市已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为江苏省加快推进沿海地区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上市公司作为区域经济中的一种珍贯资源,江苏沿海地区的上市公司行业分布对沿海经济的产业布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作为推动江苏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重要力量的上市公司,他们的发展对连云港,盐城和南通三市的经济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对于利用江苏沿海地区的资本市场,促进连云港、盐城、南通沿海三市的合作与发展,进一步提升江苏沿海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和影响力实现江苏沿海地区发展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江苏沿海板块有24家上市公司,分布在各个行业,且大多为各自行业的骨干企业,具有较广泛的代表性。基于此,本文在以下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江苏沿海板块上市公司为典型案例,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从资金利用方面对江苏沿海板块上市公司2010-2014年的六个指标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从资金来源、资金监管、资金成本控制等角度全面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合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的措施提出有操作性的建议。
本文采用DEA模型的分析方法对沪深股市江苏沿海板块上市公司的资金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结果,针对结果提出相应的意见。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关于公司资金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的理论成果包括权衡理论和代理成本理论这两个。在权衡理论中指出,公司管理层中,最大化的股东权益作为原则的前提下,公司货币资金留存比率是货币资金持有成本和收益二者相互权衡的结果。
而Baumol(1952)、Tobin(1956)两大理论成为了交易成本模型的代表。Baumol(1952)认为,公司货币资金持有量增加交易成本下降时,机会成本会上升;如若交易成本与机会成本之统计值达到最小时,那么公司货币资金持有量和留存比率就会出现最佳结果[6]。
在现代公司体系里,影响公司资金的留存比率的重要因素之中,委托代理关系占据着一席之地。某个公司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会使得该公司中管理层与公司股东之间的利益不同化,管理者并不一定是股东的完美代理者,相反,他们之间存在的利益冲突,为了追求一己私利,管理者往往以牺牲股东利益为代价,于是,代理成本便随之产生 [2]。正是由于代理成本的存在,使得管理者往往会为了自身利益而持有较多货币资金。
1970年fama提出三种金融市场效率理论,开启了国外关于金融市场效率的研究,此后国外其他学者做了大量关于金融市场股权融资效率理论和实证的研究 [20]。他将三种常见水平的市场效率定义为弱式有效性、半强式有效性、强式有效性。
Robinson 和Wrightsman(1974)的研究则将金融效率分成配置效率和运营效率[21]。配置效率,及引导储蓄资金流向生产性用途的效率,也就是说以投入不变为前提,通过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有效配置,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提高,产出量就会增加。而以资本市场中的成本相对效益来衡量的运营效率,营业效率的高低取决于企业营业状况的好坏及管理水平的高低。
Kunt和Levine于1996年对44个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并从功能的角度研究股票市场的效率问题。他们认为,其实股票市场的作用不体现在股票融资数量上,主要就是提高了资本的配置效率[5]。
R.Harris则在1997年通过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股票市场的实证研究,发现发展中国家的股票市场的效率较弱:而对发达国家的股东与其他股东之间的持股比例范围在逐渐缩小,但从总体上并没有彻底改变“一股独大”的格局,减少国有股持股量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解决“一股独大”的有效途径之一,这么做可以加大改革力度,有效约束大股东行为,从而大股东在融资、股利分配等重大问题上侵害小股东利益上进行防范[7]。
Farrel 认为,配置效率(AE)反映了给定价格后,企业在使用各种投入分配适当比例的能力;技术效率(TE)则是在既定生产投入数量下,企业的实际产出与理论最大产出的百分比的反映;技术效率(TE)与配置效率(AE)的积为总资产效率(OE) [12]。
Alhadeff (1954)运用财务指标比例针对美国加州210家银行的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指出银行业存在产业规模效率递增和成本规模效率递减的这两大规律 [15]。共发现了5种主要的效率估算方法,并将这5种方法分为参数方法和非参数方法两类,其中应用较广泛的非参数方法中的DEA模型在上市公司分析工具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1998年,Eloranta和Holmstrom采用固定资产产值率作为生产投资效率的评价指标,对五个国家的投资效率进行了分析与讨论[16]。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84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