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探究【字数:10703】
指导教师 李盛 摘 要 近年来,因为我国经济呈持续向上、健康发展的趋势,使得我国的证券市场有了新的起色,各个中小企业纷纷上市。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市场经济的不断改革与发展 ,上市公司数量越来越庞大,继而出现了一些妨碍上市公司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问题。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的现象越来越频繁,越来越严重,不仅对投资者的利益有影响,而且还对国家经济市场的良性发展有严重影响。在这种经济市场情况下,本文将围绕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来展开研究,分为四个部分进行研究。第一部分,阐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探究的相关理论概述,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定义及内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研究意义以及相关理论进行研究。第二部分,分析国内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研究现状和各自的典型案例。第三部分,剖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单位原因及手段以及识别方法。第四部分,从各个方面出发,提出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单位建议。
目 录
第一章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探究相关理论概述 1
1.1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定义、特征及内容 1
1.1.1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定义 1
1.1.2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特征 1
1.1.3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内容 1
1.2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研究意义 2
1.2.1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2
1.2.2有利于投资者决策投资 2
1.2.3财务报表舞弊带来的危害 2
1.3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相关理论 3
1.3.1三因素理论 3
1.3.2GONE理论 3
1.3.3冰山理论和风险因子理论 3
第二章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原因和手段以及识别方法 4
2.1原因分析 4
2.1.1外部原因 4
2.1.2内部原因 5
2.2识别方法 6
2.2.1利用关联交易剔除识别法 6
2.2.2利润占比份额、资产占比份额 6
2.2.3注意虚拟的、不存在的资产项目 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3手段 6
2.3.1调节利润 6
2.3.2将会计政策进行改变 7
2.3.3利用应计账户进行舞弊 7
第三章 国内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研究现状 8
3.1国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文本研究 8
3.1.1国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研究现状 8
3.1.2国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典型案例 8
3.2国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研究 9
3.2.1国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研究现状 9
3.2.2国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典型案例 9
第四章 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建议对策 11
4.1对企业内部的建议 11
4.1.1 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的管理 11
4.1.2加强上市公司内部员工的职业操守和品格 11
4.2对企业外部的建议 11
4.2.1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并设立相关的监管部门 11
4.2.2投资者要加强自身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去识别 11
4.2.3社会监管力度要加强 11
结束语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探究相关理论概述
1.1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定义、特征及内容
1.1.1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定义
财务报表舞弊是指企业为了欺骗报告使用者、隐瞒或者粉饰企业经营情况、偷税漏税等而在财务报表中进行违法操作,运用一些手段改变,伪造财务报表中的正确数据或者财务报表附注,使其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些行为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影响自己的利益。对于公司财务报表的内部使用者来说,财务报表舞弊会影响其判断和决策,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成果;对于公司财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来说,财务报表舞弊会影响他们对该企业是否应该继续投资,是否具有偿债能力,是否可以长期合作等问题的判断,若财务报表舞弊的现象变得越来越多,该行为更会影响国家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调控。
1.1.2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特征
舞弊的行为是想要获取一定的利益,通常是想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舞弊是具有欺骗性的。
舞弊的性质是违法或违规的。
舞弊是人为的,带有计划性的。
财务报表舞弊中有关数据的相关特征: 资产、费用、利润等为虚拟的增加、虚拟的减少。但这样操作以后很容易造成财务报表不能试算平衡或者账簿与报表不相符,报表与报表之间的数据对不上,以至于两期报表的前后期数据连对应不起来。
利用相关的会计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违法的操作,这类舞弊手段,可以使得报表中的数据平衡并且用一般方法不容易识别。技术手段更加先进,而且可以使财务报表达到试算平衡的目的,账簿和凭证、账簿和账簿、账簿和报表之间也都能对应。前后期的报表可以连接起来,不容易找到漏洞。
1.1.3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内容
财务报表舞弊的目的是:为了使公司的财务报表看上去是盈利的,使公司继续获得投资,从而欺骗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报告使用者。将财务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或者财务报表附注人为的、有意识的进行删除或改变。上市公司中财务报表舞弊,有伪造、变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人为的故意修改附注中的相关交易和事项;不遵循相关的会计原则,违反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
一般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和分析时,只对以下两种舞弊行为重点检查:
违法占用或挪动公司资产。是指公司里的员工包括管理层为了私人的目的未经允许非法占用或挪动公司资产。
出具虚假的财务报告,与公司实际情况不符。公司出现亏损或者需要获得投资时,对原本显示亏损的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改动。使得公司的报表看上去是盈利的,财务状况是良好的,据此获得吸引外部投资者进行投资。
目 录
第一章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探究相关理论概述 1
1.1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定义、特征及内容 1
1.1.1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定义 1
1.1.2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特征 1
1.1.3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内容 1
1.2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研究意义 2
1.2.1有利于国家经济的发展 2
1.2.2有利于投资者决策投资 2
1.2.3财务报表舞弊带来的危害 2
1.3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相关理论 3
1.3.1三因素理论 3
1.3.2GONE理论 3
1.3.3冰山理论和风险因子理论 3
第二章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原因和手段以及识别方法 4
2.1原因分析 4
2.1.1外部原因 4
2.1.2内部原因 5
2.2识别方法 6
2.2.1利用关联交易剔除识别法 6
2.2.2利润占比份额、资产占比份额 6
2.2.3注意虚拟的、不存在的资产项目 6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2.3手段 6
2.3.1调节利润 6
2.3.2将会计政策进行改变 7
2.3.3利用应计账户进行舞弊 7
第三章 国内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研究现状 8
3.1国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文本研究 8
3.1.1国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研究现状 8
3.1.2国外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典型案例 8
3.2国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研究 9
3.2.1国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研究现状 9
3.2.2国内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典型案例 9
第四章 对于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建议对策 11
4.1对企业内部的建议 11
4.1.1 加强对上市公司内部的管理 11
4.1.2加强上市公司内部员工的职业操守和品格 11
4.2对企业外部的建议 11
4.2.1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约束并设立相关的监管部门 11
4.2.2投资者要加强自身的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去识别 11
4.2.3社会监管力度要加强 11
结束语 13
致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探究相关理论概述
1.1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定义、特征及内容
1.1.1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定义
财务报表舞弊是指企业为了欺骗报告使用者、隐瞒或者粉饰企业经营情况、偷税漏税等而在财务报表中进行违法操作,运用一些手段改变,伪造财务报表中的正确数据或者财务报表附注,使其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些行为会影响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影响自己的利益。对于公司财务报表的内部使用者来说,财务报表舞弊会影响其判断和决策,进而影响企业的发展和经营成果;对于公司财务报表的外部使用者来说,财务报表舞弊会影响他们对该企业是否应该继续投资,是否具有偿债能力,是否可以长期合作等问题的判断,若财务报表舞弊的现象变得越来越多,该行为更会影响国家对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调控。
1.1.2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特征
舞弊的行为是想要获取一定的利益,通常是想获取一定的经济利益,舞弊是具有欺骗性的。
舞弊的性质是违法或违规的。
舞弊是人为的,带有计划性的。
财务报表舞弊中有关数据的相关特征: 资产、费用、利润等为虚拟的增加、虚拟的减少。但这样操作以后很容易造成财务报表不能试算平衡或者账簿与报表不相符,报表与报表之间的数据对不上,以至于两期报表的前后期数据连对应不起来。
利用相关的会计方法对财务报表进行违法的操作,这类舞弊手段,可以使得报表中的数据平衡并且用一般方法不容易识别。技术手段更加先进,而且可以使财务报表达到试算平衡的目的,账簿和凭证、账簿和账簿、账簿和报表之间也都能对应。前后期的报表可以连接起来,不容易找到漏洞。
1.1.3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的内容
财务报表舞弊的目的是:为了使公司的财务报表看上去是盈利的,使公司继续获得投资,从而欺骗企业内部和外部的报告使用者。将财务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或者财务报表附注人为的、有意识的进行删除或改变。上市公司中财务报表舞弊,有伪造、变造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人为的故意修改附注中的相关交易和事项;不遵循相关的会计原则,违反国家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
一般注册会计师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和分析时,只对以下两种舞弊行为重点检查:
违法占用或挪动公司资产。是指公司里的员工包括管理层为了私人的目的未经允许非法占用或挪动公司资产。
出具虚假的财务报告,与公司实际情况不符。公司出现亏损或者需要获得投资时,对原本显示亏损的财务报表中的数据进行改动。使得公司的报表看上去是盈利的,财务状况是良好的,据此获得吸引外部投资者进行投资。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