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移动通信公司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研究(附件)
摘 要 市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再给企业带来更多发展契机的同时,还带来了更多的压力与危机,内部控制作为企业加强自身内部建设的重要方式,是企业进行有效管理、获得预期经营目标的重要方式。内部控制贯穿企业整个经营活动的各个角落,对企业能够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取一席发展之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这样的背景,文章就从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知识出发,就内部控制的概念和意义进行了论述,选取我国通信大户广东移动通信公司为例,对该公的内部控制现状以及内部控制中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且针对这些不足,一一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目 录
1 绪论 5
2.相关理论综述 5
2.1 内部控制的概念 5
2.2内部控制的意义 6
3.广东移动通信公司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现状及不足 8
3.1广东移动通信公司的简介 8
3.2内部控制现状 8
3.2.1内部控制认知现状 8
3.2.2内部控制监管系统现状 9
3.2.3内部控制信息管理现状 10
3.2.4内部控制评价现状 11
3.3内部控制的不足 12
3.3.1对内部控制认知程度低 12
3.3.2内部控制监管系统存在缺陷 12
3.3.3内部控制信息不对称 13
3.3.4内部控制评价系统不够完善 13
4.优化广东移动通信公司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相关建议 13
4.1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认知 13
4.2加强内部控制监管系统建设 14
4.3建立有效信息沟通系统 14
4.4完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 14
5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 绪论
内部控制制度的产生不仅只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更是现代企业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由于内部控制不到位从而造成公司走向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例如震惊中外的银广夏、琼民源等公司的舞弊案的爆发,就与着公司内部控制不到位有着千丝万缕的管理。无论是广大的投资者还是诸多监管机构,对于投资对象和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了,一个企业想要获得长久发展就一定得具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然而需要承认的是,受企业自身发展规划、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制度等因素的作用,我国的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着种种的不足,不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实施也仍旧停留在初级的探索阶段,和国外企业相比还有这一段明显的距离,这就使得我国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难以占据优势位置,同时也不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选取广东移动通信公司为例,对其内控能力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说,这不仅有利于该企业的发展,帮助其掌控财务风险,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还能为同类企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模板。
2.相关理论综述
2.1 内部控制的概念
历史上内部控制最早的雏形是在3600BC到3200BC年间的苏美尔文化时期,当时苏美尔人率先采用了先进的“双人记账制”,这种记账制度是在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分别由两个记账人员在两个账本上对这笔经济业务进行记录,每隔一段时间这两个记账人员就相互交换一次账本,来对账务进行核查。这种“双人记账”的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差错的发生同时还能够降低舞弊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了内部牵制形式。15世纪末,意大利人在原有的“双人记账制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完善,渐渐地将“双人记账”发展成为了“复式记账制”,从而是的内部牵制制度渐渐的发展成熟起来了。
第一个准确提出“内部控制”这一名词的是美国的《证券交易法》,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在书中多次运用了“内部控制”这一名词,美国会计师协会则于1936年第一次在《注册会计对财务报告的审查》中第一次准确地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指企业为了会计数据准确可靠,对资产的保护,提高运营效率,执行管理政策和组织规划和协调的措施和方法。”这个定义的重要意义在于其承认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而美国COSO委员会(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更是在1992年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定义的升级与完善,在COSO报告(《内部控制一一整体架构(Internal Control一Integrated Framework)》)中,明确指出了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控制活动(control activities)、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监督(monitoring)在内的五大构建。这一定义的提出对内部控制日后的发展指明了大方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内部控制在不同的专家学者眼里也有着不同的定义,本文中所引用的内部控制指的是企业在建立相关内部控制举措和方法的基础上,对这些方法和举措一一落实的行为与过程,这一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地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资产安全信息的完整性以及经济管理的高效性。因此,本文对内部控制做出如下定义:内部控制是指的是企业为了进一步地维护资产的完整性和顺利实现经营目标,而对会计信息资料的管理所采取的一种内部的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规划、自我控制以及自我评价等的方法方式。
2.2内部控制的意义
市场经济流传着一句经典名言——公司的败绩都是由内部控制失败引起的,这句话简单干脆的指出了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毫不夸张地说,当代企业的发展可谓“成也内控,败也内控”,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当今社会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经济运行的脚步也越来越快,在这样一个竞争日渐白热化的市场中,企业除了需要抢夺外部资源以外,重要的是还要通过纠错查弊等方式来节约内部资源。而纠错查弊就需要企业拥有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制度,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权责清晰又不失联系,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强化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站稳站稳脚跟。
第二,内部控制能够使得企业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顺利的实施下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其企业的内部管理来说,内部控制制度就是这个“器”,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且通过硬性的操作流程使得企业能够依循已有的规章制度来看展日常的经营活动。从整体与系统的角度来看,企业是一个整体,期内部的各个部门都是企业的系统组成部分,整体想要取得成功,必然离不开部分的支持与配合,这就涉及到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生产、销售、物资采购、仓库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事管理等的方方面面,各个单位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使得其作业的时候难免会收到牵制和监督。企业能够借助于内部控制来强化各单位之间的牵制与监督关系,这样既能够从整体的角度上对各个单位的发展给予指导,确保各单位的发展不会偏离企业的最终经营目标,又能从部分的角度充分给予各个单位灵活自主的权利,从而使得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顺利的执行展开。
目 录
1 绪论 5
2.相关理论综述 5
2.1 内部控制的概念 5
2.2内部控制的意义 6
3.广东移动通信公司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现状及不足 8
3.1广东移动通信公司的简介 8
3.2内部控制现状 8
3.2.1内部控制认知现状 8
3.2.2内部控制监管系统现状 9
3.2.3内部控制信息管理现状 10
3.2.4内部控制评价现状 11
3.3内部控制的不足 12
3.3.1对内部控制认知程度低 12
3.3.2内部控制监管系统存在缺陷 12
3.3.3内部控制信息不对称 13
3.3.4内部控制评价系统不够完善 13
4.优化广东移动通信公司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相关建议 13
4.1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认知 13
4.2加强内部控制监管系统建设 14
4.3建立有效信息沟通系统 14
4.4完善内部控制评价系统 14
5 结论 15
参考文献 16
致谢 17
1 绪论
内部控制制度的产生不仅只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更是现代企业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方式。由于内部控制不到位从而造成公司走向失败的案例不胜枚举,例如震惊中外的银广夏、琼民源等公司的舞弊案的爆发,就与着公司内部控制不到位有着千丝万缕的管理。无论是广大的投资者还是诸多监管机构,对于投资对象和监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管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关注也越来越多了,一个企业想要获得长久发展就一定得具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然而需要承认的是,受企业自身发展规划、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社会制度等因素的作用,我国的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着种种的不足,不仅对内部控制的认识不够深刻,对内部控制的建设与实施也仍旧停留在初级的探索阶段,和国外企业相比还有这一段明显的距离,这就使得我国的企业在国际竞争中难以占据优势位置,同时也不符合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选取广东移动通信公司为例,对其内控能力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从企业发展角度来说,这不仅有利于该企业的发展,帮助其掌控财务风险,取得更加长远的发展,还能为同类企业的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模板。
2.相关理论综述
2.1 内部控制的概念
历史上内部控制最早的雏形是在3600BC到3200BC年间的苏美尔文化时期,当时苏美尔人率先采用了先进的“双人记账制”,这种记账制度是在一笔经济业务发生后,分别由两个记账人员在两个账本上对这笔经济业务进行记录,每隔一段时间这两个记账人员就相互交换一次账本,来对账务进行核查。这种“双人记账”的制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差错的发生同时还能够降低舞弊行为发生的可能性,这就是一种非常典型了内部牵制形式。15世纪末,意大利人在原有的“双人记账制度”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完善,渐渐地将“双人记账”发展成为了“复式记账制”,从而是的内部牵制制度渐渐的发展成熟起来了。
第一个准确提出“内部控制”这一名词的是美国的《证券交易法》,1934年的《证券交易法》在书中多次运用了“内部控制”这一名词,美国会计师协会则于1936年第一次在《注册会计对财务报告的审查》中第一次准确地提出了“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指企业为了会计数据准确可靠,对资产的保护,提高运营效率,执行管理政策和组织规划和协调的措施和方法。”这个定义的重要意义在于其承认内部控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而美国COSO委员会(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所属的内部控制专门研究委员会发起机构委员会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he Treadway Commission,简称)更是在1992年对内部控制进行了定义的升级与完善,在COSO报告(《内部控制一一整体架构(Internal Control一Integrated Framework)》)中,明确指出了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control environment)、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控制活动(control activities)、信息与沟通(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监督(monitoring)在内的五大构建。这一定义的提出对内部控制日后的发展指明了大方向,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由于研究角度的不同,内部控制在不同的专家学者眼里也有着不同的定义,本文中所引用的内部控制指的是企业在建立相关内部控制举措和方法的基础上,对这些方法和举措一一落实的行为与过程,这一行为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地确保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资产安全信息的完整性以及经济管理的高效性。因此,本文对内部控制做出如下定义:内部控制是指的是企业为了进一步地维护资产的完整性和顺利实现经营目标,而对会计信息资料的管理所采取的一种内部的自我调节、自我约束、自我规划、自我控制以及自我评价等的方法方式。
2.2内部控制的意义
市场经济流传着一句经典名言——公司的败绩都是由内部控制失败引起的,这句话简单干脆的指出了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毫不夸张地说,当代企业的发展可谓“成也内控,败也内控”,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进一步提升经营效率。当今社会的发展可谓一日千里,经济运行的脚步也越来越快,在这样一个竞争日渐白热化的市场中,企业除了需要抢夺外部资源以外,重要的是还要通过纠错查弊等方式来节约内部资源。而纠错查弊就需要企业拥有一个完善的内部控制与管理制度,各个部门和单位之间的权责清晰又不失联系,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强化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使得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站稳站稳脚跟。
第二,内部控制能够使得企业内部的各种规章制度顺利的实施下去。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其企业的内部管理来说,内部控制制度就是这个“器”,一套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够对企业的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并且通过硬性的操作流程使得企业能够依循已有的规章制度来看展日常的经营活动。从整体与系统的角度来看,企业是一个整体,期内部的各个部门都是企业的系统组成部分,整体想要取得成功,必然离不开部分的支持与配合,这就涉及到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生产、销售、物资采购、仓库管理、财务管理以及人事管理等的方方面面,各个单位之间的千丝万缕的关系使得其作业的时候难免会收到牵制和监督。企业能够借助于内部控制来强化各单位之间的牵制与监督关系,这样既能够从整体的角度上对各个单位的发展给予指导,确保各单位的发展不会偏离企业的最终经营目标,又能从部分的角度充分给予各个单位灵活自主的权利,从而使得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能够顺利的执行展开。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5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