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银行会计电算化的风险防范与控制以中国银行南关支行为例(附件)

本人签名: 日期: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管理信息化是大势所趋,会计进行电算化的改革更是当务之急。银行会计电算化指的是会计业务处理工作当中融入信息科技的因素,用安装会计软件的电脑设备取代银行业务人员的手工操作来完成传统的会计工作,这种新工作方式的出现,将过去人工难以完成或者根本就不可能完成的工程过程变得简单易行。目前,银行会计电算化已经发展为一项系统工程,已经可以完成传统银行业务工作的所有方面内容。进入应用领域的银行会计电算化系统,风险防范与控制问题一直以来就是系统设计者以及系统操作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这是因为银行会计电算化的核算内容是非常重要的会计信息,如何保障这些重要会计信息的安全,是顺利实现银行会计电算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前提。本文立足所学专业,按照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式,首先,概述了银行会计电算化风险的相关理论,其次,以中国银行西安南关支行为例,探析了银行会计电算化出现风险的原因,最后,总结了银行会计电算化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 目录
1绪论
1.1研究意义和目的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1.2.3 文献评述 2
2银行会计电算化的涵义
2.1银行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3
2.2银行部署银行会计电算化系统的意义 3
2.3会计电算化的发展历程 3
3银行会计电算化风险分析
3.1银行会计电算化的设计风险 4
3.2银行会计电算化的操作风险 4
3.2.1数据录入风险 4
3.2.2数据传输风险 4
3.3银行会计电算化的管理风险 4
4南关支行会计电算化风险防范措施
4.1中国银行西安南关支行简介 6
4.2南关支行会计电算化风险防范措施 6
4.2.1加强会计软件和网络的开发和管理 6
4.2.2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6
4.2.3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7
4.2.4提高人员素质,减少操作安全隐患 7
5南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理风险 4
4南关支行会计电算化风险防范措施
4.1中国银行西安南关支行简介 6
4.2南关支行会计电算化风险防范措施 6
4.2.1加强会计软件和网络的开发和管理 6
4.2.2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6
4.2.3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7
4.2.4提高人员素质,减少操作安全隐患 7
5南关支行会计电算化风险控制措施
5.1建立一套完善的电算化程序审查机制 8
5.2加速内控制度建设 8
5.3通过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及时启动应对策略 8
5.4对会计电算化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估 8
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绪论
1.1研究意义和目的
会计电算化的发展,融合了信息技术、会计操作和计算机应用等多个门类,是会计工作更新升级的重要表现。在会计电算化应用中,银行系统起步相对较早,应用效果较为明显。从银行证券联网到网上银行,从储蓄通存通兑到汇兑天地对接,从信用卡自动提款到票据自动清分,银行会计电算化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与此同时,银行会计电算化安全隐患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热点问题,这样问题不是中国特有的,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国际问题。追究其根本原因,在于受利益驱使,最终出现违规、违法操作,从而威胁到银行会计数据安全。此外,由于行业内部缺少规范的监管制度,而外部监督也相对缺失。由于银行会计人员专业水平有限,职业操守不严谨,造成电算化风险不断增加。本文将以银行系统的电算化安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其安全防御措施,为保障银行会计电算化数据安全起到积极推动作用。使银行会计电算化系统在安全无虞的环境下正常运行,确保实施。所以说,在银行系统广泛采用电算化技术环境下,针对其风险防控进行研究,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社会意义。
本文以中国银行西安南关支行银行为研究对象,对其会计电算化工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后得到了南关支行会计电算化所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应防范措施与控制措施,旨在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帮助南关支行降低会计电算化风险,使其健康稳定地发展。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加拿大OAO机构对于电算化研究起步较早,尤其是对其风险掌控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该国审计署会对金融行业的计算机应用进行年度调查,调查范围包括系统环境、设备使用、系统构架、运行参数、内部审训、系统安全、数据备份等各种情况[1]。通过控制计算机安全的方式来防御银行会计电算化风险。Ron Weber(2009)指出,在电算化审计执行中,为了使审计人员对系统评价更为清晰客观,可以从管理和信息系统两部分对其进行分析。2012年的COSO报告指出,要想有效抵御银行电算化风险,最为有效地办法就是提升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水平。不少发达国家对会计人员的电算化水平有较高要求,并通过各种培训形式、聘请专家讲座形式、常规测试形式等强化岗位人员的专业技能,提高其电算化应用能力[2]。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张翔(2009)会计电算化给审计带来的新的风险如:由于系统不稳定造成的风险、人为因素造成的风险,职业道德缺失造成的风险等。具体审计方式为:利用审计机构的相关软件而编写的各种计算机程序、利用审计专用软件以及审计模块嵌入等形式。沙淳(2013)指出,自银行利用电算化工作以来,主要功能体现在会计核算方面。由于在会计监督工作中缺乏相应的监督力度,虽然已经在操作系统中增加了相应的控制功能,例如支付密码、支付授权等,但是从真正使用成效而言,其监督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在整体工作流程中,监督效果不明显,不能满足岗位实际需求。简爱平(2014)指出,较为常用的控制方法是利用特殊业务授权实现的,但是这种方法在业务使用范围上有所限制。此外还可以利用二次录入方法进行审计,这一方法的弊端在于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很容易错过有效防御期。
1.2.3 文献评述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到,国外对于银行会计电算化风险问题的研究较为成熟,已经成立了相关的组织,包括OAO与COSO等等;而国内学者对于银行会计电算化风险问题的研究还是停留在个人研究阶段,所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所以国内需要效仿国外,成立相关的组织。
银行会计电算化的涵义
2.1银行会计电算化的概念
银行系统所实施的会计电算化,将传统会计技能与计算机操作技能相结合,并应用于银行系统的会计操作中。利用电子技术的手段对银行的会计要素、财务收支的增减变化进行核算,是对银行的预算、物流成本和现金流等进行管理的信息操作系统。银行会计电算化使得银行会计从业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会计工作的效率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提升了。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5090.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