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企业绩效的关系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企业绩效的关系[20200105103854]
提高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于经济良性运行具有重要作用,分析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与企业绩效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能够有效改进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状况。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来梳理信息披露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并提出了信息披露和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假设,选择了因变量指标和自变量指标,建立了回归模型。使用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描述性统计、分组对比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实证结果显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绩效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实证结果和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论文提出企业严格按照法律法规主动地信息披露,加大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零容忍等建议。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企业绩效,相关分析,回归分析
目录
1 引言 1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
2.1 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1
2.2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企业绩效关系研究综述 4
2.3 小结 5
3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5
3.1 信息披露内容不真实 6
3.2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完整 6
3.3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缺乏时效性 6
3.4 信息披露具有随意性 6
3.5 信息披露的非主动性 7
4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设计 7
4.1 样本的选择和数据来源 7
4.2 研究变量的选择 7
4.3 模型构建及假设 8
5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9
5.1 样本企业信息披露质量评价 10
5.2 影响信息披露质量的因素 10
6 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绩效关系实证检验 11
6.1 企业绩效指标分析 11
6.2 实证分析 11
7 实证结论 17
7.1 实证结果分析 17
7.2 实证结果建议 17
结 论 20
致 谢 21
文献综述 22
1 引言
充分的信息披露是对投资人的保护,是使得资本市场有效运行的必要条件。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并不完善,证券股票市场依旧是新兴市场,信息披露质量较差。很多企业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去披露,而不是主观的去披露,所以才会出现信息披露的违规状况。虽然我国也出台了一些关于信息披露质量监管的法律政策,但是企业有效的内部控制是政府监管的前提。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证券市场的有效性,和保护投资者利益等重大问题,但是一直以来中国只是较为关注行业监管,像深圳交易所2015年才完成了创业板影视和医药两个行业信息披露指引的修订工作,逐步由行业监管,转变为信息披露监管方式。所以本文探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希望企业积极地主动信息披露,给企业信息披露提供意见。
本文首先通过文献综述来梳理信息披露和企业绩效的关系,其次选取上海交易所最近三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并结合分年度和分行业的回归模型,用描述性统计,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对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分析、假设和检验,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比研究显示不同性质的企业中,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不同,并用数据和理论分析原因。最后,对文章总结,形成结论,提出建议。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文章分别按信息披露的形式和内容、信息披露的经济价值、信息披露质量的评价这三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综述。
2.1.1 信息披露的形式和内容
我国信息披露的形式和内容一直在完善,广泛参考市场经济较为成熟的国家的做法,努力与世界接轨,下面我们就一些国内外文献对信息披露的形式和内容进行综述。
祝凤娟(2006年)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形式,内容,要求和经济意义》一文中指出,上市公司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信息披露文件根据不同角度有不同的分法,但最为常用的是从时间上分分为定期和不定期;其次是从自主性上来看,分为自愿性和非自愿性。文章对信息披露形式做了详尽的解释,可见信息披露的形式注重时间性和自主性,本文的信息披露也会对这两部分进行评价。
张力(2006年)在《关于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形式的设想》中指出,“在我国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中可以考虑在按传统价值法提供财务报告的同时,可以利用电子信息技术来增强信息披露的相关性。这一种类的信息披露可以是非财务信息的披露。”由此可见信息披露的形式有财务信息披露和非财务信息披露,但是以财务信息为主。
孙雷(2014年)在《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方式研究》上指出“现今,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方式分为强制性披露和非强制性披露。强制性披露信息不完整,不真实的情况加大;而自愿性披露又不能独立存在。”由此可见自愿披露企业信息事情较高质量的信息披露,由此很有必要知道信息披露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从而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的自愿性。
李维新(2006年)在《论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的内容,价值形式》上指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应具有科学性,应顾及大众利益,要公平、公正。一般来说,价值、内容和形式三个基本是任何制度的构成要素。改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有利于维护信息使用者的利益。”?可见信息披露大部分是指的财务信息披露,本文也是用财务信息披露作为论证信息披露和企业绩效的关系的主要因素。
熊志平(2014年)在《我国上市公司自愿性会计信息披露问题探析》中指出,“融资范围的扩大使上市公司面临的投资者越来越多,投资者对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管理层以往披露的强制性会计信息已不能完全满足投资者的需要。因此,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要加入自愿信息披露。” 由此可见,就越来越的企业开始关注信息披露,而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信息披露的作用,所以不愿信息披露,导致资本市场出现了一些问题。
综上所述,总结前任的经验,信息披露的内容主要分财务和非财务,但是由于我们探讨的是信息披露和企业绩效的关系,所以倾向于探讨财务的信息披露,为文章提高数据证据,而非财务形式我们则主要从理论上探讨,并且我们说的信息披露是建立在自愿原则上的。
2.1.2 信息披露的经济价值
Permalink 与Weisbach(2008年)的实证研究则表明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增加使得企业的所有者能够更加充分地掌握关于企业经营的全面信息,从而有利于企业所有者做出更加理智的投资决策。从而为企业带来利益,促进企业价值的增加。
李万福和陈晖丽(2012年)在《内部控制与公司实际税负》一文中从税收视角研究了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他们的研究发现:“相对于未披露企业财务报告的公司,披露了财务报告的公司的实际税负更低。”文章实证研究的检验结果表明企业信息披露可以对企业的税收经营活动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提升了企业的价值。
郑军(2012年)在《上市公司价值信息披露的经济后果研究》一文中指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关系,即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越高,企业绩效越高。” 文章说明了企业信息披露质量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影响了企业绩效,对证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有及其重要的影响。
通过上述文献,我们不难看出信息披露是具有经济价值的,并且能够改善企业经济状况,信息披露和企业绩效间存在某种必然联系。
2.1.3 信息披露的评价
杨玉凤、王火欣、曹琼(2010年)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代理成本相关性研究—基于沪市2007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上提出和构建了信息披露指( ICIDI),并将ICIDI 作为评估公司信息披露质量的指标。他们构建的ICIDI值,以信息透明度为核心,充分反映了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充分性,完整性,及时性。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895.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