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华联综合超”的存货管理研究(附件)

摘 要 目前我国的存货管理问题是当前很多零售企业都非常重视的问题,由于我国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大型的零售企业为了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拔得头筹,通常会在零售企业的内部开始寻求创新和出路,优化企业内部的存货管理系统。当前零售企业非常注重的问题是如何进行存货管理以及创建优化存货管理的系统,目的是为了能够更好的降低存货的成本,人工管理费用以及对于优质员工的培训等,使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提升,企业能够良性发展,加快存货的周转,让整个企业能够充满活力。本文通过对存货管理的相关理论到存货管理的选择对大型零售企业的重要性进行讲解,以华联综合超市为例,探寻华联综合超市在存货管理中的基本信息,通过考察,对于存货管理容易出现的状况和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建议。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
1.1.1 研究目的 1
1.1.2 研究意义 1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
1.2.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
1.2.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
2 理论概述 3
2.1连锁超市的概念 3
2.2存货管理的概念 3
2.3存货管理的方法 3
3 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存货管理现状 5
3.1北京华联综合超市基本介绍 5
3.2北京华联综合超市存货管理的现状 5
3.2.1存货计价方式 5
3.2.2存货周转率 5
3.2.3存货盘存制度 6
3.2.4存货的采购情况 6
3.2.5存货的物流配送 6
3.2.6存货的仓库储存 7
3.2.7存货的信息系统 7
4 北京华联综合超市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8
4.1存货的采购流程繁琐及采购成本过高 8
4.2存货的物流配送路线单一且效率低下 8
4.3 存货的仓库保鲜和安全管理有待加强 8
4.4 存货的信息系统化连接不够及时流畅 9
5 北京华联综合超市存货管理的优化措施 10
5.1降低采购成本和采购流程 10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5.2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和路线 10
5.3 加强存货的仓库储存 11
5.4 更新存货的信息系统 11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5
1 绪论
1.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自中国开始发展连锁经营以来,北京华联综合超市作为我国连锁经营的龙头企业,规模也逐渐壮大,为了能够更好地将实际数量与账号中想记录的库存状况核对,所以该企业非常注重存货管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因此,本文通过整理北京华联综合超市近几年的财务报表,在采购情况、物流配送、仓库储存、信息系统等方面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以存货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存货管理方式的选择对大型零售企业的重要性进行讲解,探寻华联综合超市在存货管理中的基本信息,通过考察,对于存货管理容易出现的状况和问题进行详细阐述,并对存货管理方面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从而达到帮助企业盈利和优化的目的。
1.1.2 研究意义
从长远意义上来看,大型的综合超市都是需要一定的存货管理方法用来进行存货管理的,目前存货管理问题是很多大型综合超市都关注的问题,比如定期的对存货的发出和购入、对贮存的数量和金额进行汇总,这些能够使企业充分的了解企业本身相关的业务及业务中所出现的问题和情况,然后根据存货的周转率是否过慢等情况进行改善决策。由此可见,选择一个合适的存货管理方法对于大型综合超市的未来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而且还能够充分掌握什么样的产品应当购入,避免缺货的问题,更好的发现市场需求。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913年,哈里斯首次提出了经济订货批量方程式,即最初的EOQ模型。1951年,管理学家戴克提出了ABC分析法并将其应用于存货管理中,主要是根据存货的重要等级,将存货分为A, B, C三类,对不同重要等级的存货进行不同的分类管理的方法。罗伯特卡普兰和史蒂文安德森(2004)在他们的《时间驱动的作业成本法》一书中一个章节对于ABC分析法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1]。1953年,日本丰田公司创造了一种高质量、低存货的生产方式“即时生产”(JIT),该模式理想目标是对企业存货进行“零存货”管理或存货达到最小的生产管理,后来又被人们称为看板管理。
在西方国家的相关学者中,对于存货的管理理念是非常之多的,很多学者认为,存货管理的相关思路是改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例如根据诸多管理模式和供应需求的预测,就能够对未来的经济市场的发展产生约束和调控的作用。
1.2.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陈双双,童雪智(2012)基于成本分析了综合超市的存货成本管理与控制,利用EOQ模型对综合超市的总存货成本对各环节发生的成本进行了论证,认为我国综合超市在存货成本控制方面仍存在较大缺陷,提升控制的关键在于先进的管理理念[2]。郭耘(2012)对存货成本构成的三个方面:订货、储存、缺货成本出发,分析了现有存货成本控制方法,主要包括:ABC分类法、CAV管理法、定量订货法以及准时制生产,认为企业只有在现有情况出发结合先进的存货成本控制方法才能提高盈利能力[3]。
近年来,由于我国的经济体系在不断发展,很多零售企业在市场经济中份额也在不断增长,针对相应的存货管理问题,企业更加关注存货成本中涉及采购、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的成本,研究业主要集中在相关成本的核算制度上。
2 理论概述
?2.1连锁超市的概念
连锁超市的相关概念就是大型的零售企业在不同的地区经营着相同品牌的超市,实行着统一的供应商企业产品,统一的制度和管理理念,统一的商品配送渠道等等,这种大型的零售企业在各个不同地区连锁经营,共同占据市场经济[4]。也是目前世界很多超市,甚至跨国超市的一种竞争手段。
2.2存货管理的概念
存货管理是零售企业对于还没周转的商品进行详细管理的一种方法,通常存货管理是有单独的机构或者信息查询库进行记录的,在信息管理的基础上,对存货进行有效的管理,计算存货的周转,对于存货目前的状况进行决策和建议,通常需要存货管理的工作人员在作业化的工作中对存货的购入、发出、贮存等等进行综合记录,将存货的购入渠道和相应的输送路线都要做到心中有数[5]。在存货的发出和配送中,要主动为发出的存货进行排序记录,针对当前的市场竞争和市场环境,得出的存货基本理念和相应方法也要进行综合总结。通常存货的战略性管理决策,关系着整体产品在市场竞争中是否受到受众群体的喜爱,对于存货什么时候能够启动运输路线,什么时候安排管理,对于别处的存货上架问题等一系列都是存货管理的工作范畴。
2.3存货管理的方法
对于存货管理的方法分为两类。一种是ABC存货管理的方法,另外一种是经济批量规范法[6]。
ABC分类控制法中对于分类控制的方法已经引用在存货管理中,将存货的金额比重和产品种类区分,比如A类存货在零售企业中,通常是价格较贵,存货量很少,但是对于这类存货的管理成本较高,比如:高档红酒,空调冰箱。A类存货卖出去的价格也是很贵的,所以一般的零售企业都是非常注重A类商品的管理,并且经常检查A类产品的存量、出售量和购入量,对于占用的资金也是非常大的。通常B类商品占存货整体的25%左右到32%,对于企业的占用资金非常少,基本上属于茶米油盐等生活用品,B类产品由于保质期的缘故,所以在购入上一定要注意购入的时间和保障日期,同时对于B类商品的购入数量也是严加管理的。C类商品,一般都是可以大规模的进行采购,C类商品占存货金额的65%~72%之间,通常占用的资金较少,比如零食、饮料等等,对于整体的购入资本是相比前两类是非常少的,所以存货的管理一般上都是简化程序,对于存货的购入和发出进行控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173.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