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市中小企业融资结构问题研究

安庆市中小企业融资结构问题研究[20200105103006]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增长,近几年,我国中小企业蓬勃发展。作为历史名城的安庆,地处皖鄂赣三省交界,是八百里皖江第一城市。安庆地区拥有重要的粮棉油、水产品和畜禽生产基地以及石油化工、重要零部件制造和各类纺织加工企业,这些企业初具规模,但作为中小企业的它们,不仅要面对普遍的融资难问题,更面临着融资渠道的选择和融资结构的优化等问题。所以,结合安庆地区中小企业的整体发展状况,针对安庆地区一些具备相当潜力的中小企业,详细剖析其融资结构,且针对其自身资金积累不足,融资渠道单一,经营风险较大、资信等级较低的特点,分析影响因素,提出合理的融资方式,调整融资渠道,完善和优化融资结构,促进安庆的中小企业更高、更快、更好的成长。  *查看完整论文请+Q: 351916072 
关键字: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现状,成因分析,对策
目录
1 引言 1
2 安庆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1
2.1 企业数量激增、规模扩大 1
2.2 行业覆盖广、区域分布不均1
2.3 安庆“四上”企业所占经济比重大 3
2.4 企业主动转型升级、非公经济表现活跃3
3 安庆市中小企业融资结构现状 4
3.1 内源融资有限 5
3.2 外源融资难度高 6
4 安庆市中小企业融资结构问题成因 9
4.1 中小企业自身实力不足 9
4.2 中小企业融资体系不健全 9
4.3 政府扶持力度有限 10
4.4 科技投入较小,创新能力较低 11
5 安庆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出路 12
5.1 提高企业自身实力,增强融资实力12
5.2 构建完善的金融体系 12
5.3 完善中小企业政策法规,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13
5.4 提高安庆市中小企业整体素质,提升创新能力 13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17
1 引言
安庆市是长江中下游沿线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新一轮的发展离不开整个安徽省先驱方向的领导,同时加快安庆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安庆城市综合竞争力是保持先进实力的重要选择。一个城市的崛起离不开城市当地企业的带动,作为拥有悠久历史的安庆,企业数量不在少数,但是,普遍规模不大,我们习惯将它们称为中小企业。 中小企业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十多年来,安庆市中小企业发展迅速,这不仅加速了安庆地区总的经济总值的提高,也在社会就业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安庆市虽靠近长江,但中小企业与沿海地区企业相比,在资金和资源上都略显匮乏。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难度大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在现有的经济形势下,中小企业积极顺应时代发展,推动着本市经济的前行,但是,由于它们自身规模的限制,企业信息不健全,往往在融资的环节上出现问题,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想法简单,以及和商业银行合作率低等,都导致中小企业出现了融资难的问题。结合安庆地区企业发展实情,对安庆市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意义巨大。
2 安庆市中小企业的发展状况
2.1企业数量激增、规模扩大
2014安庆市1至11月全市新登记中小企业6400户,中小企业户数达3.2万户,跃居全省第三;新登记个体工商户10800户,个体工商户数达17.8万户,跃居全省第一。数量发展速度加快,发展活力增强,发展业态更新,发展效益趋好。同时,在工业化加速推进过程中,安庆市工业企业数量持续增长,规模不断壮大。2013年,全市规模以上企业户数达到1500家,全市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97家,退出规模以上统计企业46家,净增规模以上企业151家。全市产值超亿元企业有639户,同比净增加113户,其中,产值5亿元-10亿以下企业37户,同比净增加3户;产值10亿元-20亿元以下企业16户,净增加2户;产值20亿元-100亿元以下企业6户,净增加3户;产值超100亿元企业1户,与同期持平。2013年,全市亿元以上企业累计完成产值2047.94亿元,占全市工业的80.4%,不考虑价格因素,同比增长19.6%,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5个百分点,净增产值335.64亿元,占全市净增产值的73.0%。
2.2行业覆盖较广、区域分布不均
安庆市历史悠久,工业起源早。安庆石化从1974年7月成立到现在,经历了重组和公司制改革上市,发展态势依旧良好。安庆石化主要经营以“双环”牌为主的油品、化肥系列,以“黄山”牌为主的化纤系列和以“双铃”牌为主的化工系列等40余种各类优质产品。另一方面,因为倚靠长江,有着依山傍水的地理环境,安庆市农林牧副渔也都相当发达。2014年上半年,安庆市农业经济保持稳步发展,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0.8亿元,同比增长3.8%。主要表现在:粮食实现增产、畜禽生产摆脱困境、存栏和出栏量逐步恢复。全市肉类总产17.61万吨,禽蛋产量5.8万吨。渔业生产形势良好,上半年全市水产品产量15.4万吨。茶叶、水果、蚕桑等特色农产品都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全市春茶总产5350吨,同比增长10%。同时,包括安庆已形成的品牌有华茂、“乘风”牌纱线、“银波”牌坯布、“天柱”牌啤酒、“稼仙”米业、“奇强”牌洗衣粉、“胡玉美”、“一枝梅”、“鸿润”等,企业用优良的产品质量巩固着名牌地位。
区域分布不均主要是体现企业数量上分布不均。企业数量最多的是桐城市,为543个,占17.22%;其次为怀宁县、枞阳县,分别为375个、351个;其他各县区中小企业单位数都在300个以下,宜城板块中小企业单位数只占21.12%,区域分布很不均衡。
图1
安庆市企业分布图
同样,作为安庆市带领下的众多下属县,企业种类业分布不均,纺织,服装业以及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主要分布在怀宁县、望江县、宿松县、枞阳县,由于经济较为落后,无法发展科技型企业,还是依托自有资源及劳动力发展传统企业。岳西县属于安庆市的贫困县,由于山多路险交通不利,仅仅只是发展茶叶行业,其他企业力量薄弱。
2.3安庆“四上企业”所占经济比重大
“四上”企业的发展好坏反映着一个地区的经济实力, 可以看出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和核心价值观,其发展变化直接决定着安庆市经济发展的走势。据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13年全市“四上”企业的从业人员、营业收入和资产总额分别占全市全部企业(不包含金融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下同)的70.5%、85.6%和63.8%,“四上”企业经济总量在全市经济总量中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截至2014年末,全市“四上”企业达3153个,比上年增加256个,其中,工业1791个(增加118个)、建筑业256个(减少1个)、批零住餐业618个(增加78个)、规模上服务业188个(增加21个)、房地产开发经营业300个(增加40个)。 “四上”企业中份额较大的工业和批零住餐业经济总量分别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86.8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占全部工业增加值比重达94.0%;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4.4亿元,比上年增长13.0%,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1.4%。[1]
表1 2014年“四上”企业分专业构成及变化情况
指标 四上企业单位数构成及变化情况
专业 2014年 构成(%) 比2013年增减单位数
合计 3153 100.00 256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1791 56.8 118
资质内建筑业 256 8.12 -1
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业 618 19.6 78
规模以上服务业 188 5.96 21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691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