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场常见促销方式的会计核算与纳税筹划(附件)
摘 要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随着2011年9月1日之后个人所得税每月的费用扣除的标准提高到3500元,这使得很大一部分人的购买力得到提升,强烈的刺激着人们的购买欲望。对于商家来说,当前商场的进入门槛低,竞争异常激烈,为了增加利润赢得客户,商场往往通过促销的方式加强与顾客的沟通,从而扩大销售额。商场在促销过程中存在着“打折销售”促销、“购物赠物”促销、“购物返现”促销、“购物赠劵”促销等各类促销方式。在销售产品的同时需要相关财务负责人做好会计处理工作。本论文通过分析商场常见促销方式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方式,以实际生活中的促销为例,核实不同促销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探讨不同促销方式的税务处理,突出会计核算和税务处理方法的综合应用,并进行合理纳税筹划[8]。得出商家在开展促销活动时不仅要关注税负问题,更应加从促销中获得的总利润方面考虑,从而选择最佳的促销方式。达到商家增加销售额,增加竞争力,保证持续经营的目的。
目 录
1 绪 论 1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2 商场促销的会计处理方式和税务处理依据 3
2.1促销方式的会计处理方式 3
2.1.1 折扣销售 3
2.1.2费用销售 3
2.2促销的税务处理依据 3
2.2.1折扣销售 3
2.2.2 买赠组合销售 4
3 典型促销方式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5
3.1 折扣销售 5
3.2买赠组合销售 6
3.2.1购物返现 6
3.2.2 购物赠物 7
3.2.3购物赠券 8
3.3总结 9
4 商场常见促销方式的税负、纳税筹划分析 10
4.1不同促销方式下税负的比较 10
4.2不同促销方式的纳税筹划分析 10
5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1 绪 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选题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场零售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每逢节假日,商场为了提高收益,往往举办不同的促销活动吸引顾客,竞争的激烈导致商场的利润越来越小,因此经营者都在思考怎样在不违反国家税收的情况下获取更多的利润。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种促销方式越来越多,而且不断翻新。写此论文的目的是希望商家在选择促销手段时除了要考虑销售额,销售量之外,也需要考虑不同促销方式下企业税负的差异,否则可能因税负的影响,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出现负效应,本文从商场常见促销方式入手,分析其促销方式的税负差异,希望对商家选择最适合的促销业务有所借鉴[8]。通过对各种促销方案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对比并进行纳税筹划,希望企业依据相关税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扣方式,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研究意义
商场促销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门科学,对于商家来说举办促销活动可以吸引顾客,提高产品销售量,及时清理店内存货,加速资金运转,提升企业的形象打开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我们作为消费者,促销活动可以带给我们一定的实惠,但也要用数学算一笔账。希望以本文为例,引发商场零售业进行更多思考,选择最恰当的促销方式,既受消费者喜爱又能使商场获利,同时也能使消费者搞清促销带给我们多少实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消费。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国外研究现状
在19351945年数十年时间里,国外对会计核算和纳税筹划有关理论不断发展。外国学者对于销售促销方面的研究非常丰富,国外的研究文献如下:William D.Perreault和 E.Jerome McCarthy合著的《Essential of Marketing》;Tony Yeshin编著的《Sales Promotion》这些文献都是在市场的框架下,论述了促销方式、促销策略、促销效果等内容,对促销实践具有指导意见[10]。
纳税筹划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的税务咨询业务中已经出现纳税筹划等行为。是最初的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探讨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目前对税收筹划的最新研究就是战略税收筹划。从2002年开始出现了一些著作如:2006年出版了《Strategic Business Tax Planning》作者是John E.Karayan主要是对市场条件进行的案例研究,其中也讨论了税收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11]。
国外文献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讨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期间出现了一系列关于纳税筹划方法的文献,集中在对不同税种不同企业的纳税筹划方面进行研究。近年来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方向是以会计政策作为研究起点进行纳税筹划[5]。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促销研究的文献较少,多是应用简单的对比方法研究如李景东的《关于广告促销效果的测定》通过比较促销活动前后销售量的变化来评估促销效果,方法比较简单,但也是有益的尝试。江明华和董伟明的《价格促销的折扣量影响品牌资产的实证研究》通过回访研究发现,深度折扣的价格促销对品牌忠诚度和品牌资产有负面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向。
关于纳税筹划方面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并且不被人们接受.近年《中国税务报》从2000年开始创办了《筹划专刊》介绍纳税筹划的理论与实务,促进了我国纳税方面的发展。2005年第六次国家税务局会议通过了《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这一办法的颁布使得纳税筹划更加名正言顺。2005年天津召开的《税务筹划》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湖南大学的学者同时提议要从战略管理的高度研究我国的税收问题。天津大学盖地教授指出:“税收筹划研究从单纯的节税论向经营战略论的转变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从奇特战略的角度来研究纳税筹划,通过与管理学的交叉融合,开拓了纳税筹划的新领域。
纳税筹划的研究在我国尚属一个新课题随着我国税制的不断完善,与国际惯例相接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会计或律师事务所涌入中国,我国纳税筹划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7]。
2 商场促销的会计处理方式和税务处理依据
2.1促销方式的会计处理方式
关于促销收入的确定《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CAS14)及其应用指南、讲解和解释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主要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处理方法但未对促销活动中的会计核算作出具体规定。由于会计人员对业务事项的理解不同,不同企业对同一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着较大差异,使会计信息缺乏必要可比性[8]。实际业务中对促销业务的会计核算主要有折扣销售和费用销售两处理方式。
2.1.1 折扣销售
税法上的“折扣销售”在会计上又称之为“商业折扣”是商家为了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而在价格上给予消费者一定的优惠,在开展促销活动时采取一些方法,向顾客赠送商品或者服务的行为不影响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应以扣除后的金额确认收入。
2.1.2费用销售
商家在消费者的消费金额达到一定数量后,进行买赠销售行为或价格减免,其主要目的是在于促进消费,刺激销售额,扩大市场占有量,其本质是为了刺激消费。该费用的发生与日常经营活动的销售密切相关,在会计上应作为“销售费用”核算。
目 录
1 绪 论 1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
1.2.1国外研究现状; 1
1.2.2 国内研究现状 2
2 商场促销的会计处理方式和税务处理依据 3
2.1促销方式的会计处理方式 3
2.1.1 折扣销售 3
2.1.2费用销售 3
2.2促销的税务处理依据 3
2.2.1折扣销售 3
2.2.2 买赠组合销售 4
3 典型促销方式的会计核算及税务处理 5
3.1 折扣销售 5
3.2买赠组合销售 6
3.2.1购物返现 6
3.2.2 购物赠物 7
3.2.3购物赠券 8
3.3总结 9
4 商场常见促销方式的税负、纳税筹划分析 10
4.1不同促销方式下税负的比较 10
4.2不同促销方式的纳税筹划分析 10
5 结 论 12
参考文献 13
致 谢 14
1 绪 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选题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商场零售行业竞争日趋激烈,每逢节假日,商场为了提高收益,往往举办不同的促销活动吸引顾客,竞争的激烈导致商场的利润越来越小,因此经营者都在思考怎样在不违反国家税收的情况下获取更多的利润。由于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各种促销方式越来越多,而且不断翻新。写此论文的目的是希望商家在选择促销手段时除了要考虑销售额,销售量之外,也需要考虑不同促销方式下企业税负的差异,否则可能因税负的影响,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可能出现负效应,本文从商场常见促销方式入手,分析其促销方式的税负差异,希望对商家选择最适合的促销业务有所借鉴[8]。通过对各种促销方案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的对比并进行纳税筹划,希望企业依据相关税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扣方式,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
(2)研究意义
商场促销是一种经济活动,也是一门科学,对于商家来说举办促销活动可以吸引顾客,提高产品销售量,及时清理店内存货,加速资金运转,提升企业的形象打开品牌知名度,提高市场竞争力。我们作为消费者,促销活动可以带给我们一定的实惠,但也要用数学算一笔账。希望以本文为例,引发商场零售业进行更多思考,选择最恰当的促销方式,既受消费者喜爱又能使商场获利,同时也能使消费者搞清促销带给我们多少实惠,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理性消费。
1.2 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国外研究现状
在19351945年数十年时间里,国外对会计核算和纳税筹划有关理论不断发展。外国学者对于销售促销方面的研究非常丰富,国外的研究文献如下:William D.Perreault和 E.Jerome McCarthy合著的《Essential of Marketing》;Tony Yeshin编著的《Sales Promotion》这些文献都是在市场的框架下,论述了促销方式、促销策略、促销效果等内容,对促销实践具有指导意见[10]。
纳税筹划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意大利。当时意大利的税务咨询业务中已经出现纳税筹划等行为。是最初的萌芽阶段。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探讨如何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目前对税收筹划的最新研究就是战略税收筹划。从2002年开始出现了一些著作如:2006年出版了《Strategic Business Tax Planning》作者是John E.Karayan主要是对市场条件进行的案例研究,其中也讨论了税收管理对企业价值的影响[11]。
国外文献可以看出20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逐渐讨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这期间出现了一系列关于纳税筹划方法的文献,集中在对不同税种不同企业的纳税筹划方面进行研究。近年来比较有影响的研究方向是以会计政策作为研究起点进行纳税筹划[5]。
1.2.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促销研究的文献较少,多是应用简单的对比方法研究如李景东的《关于广告促销效果的测定》通过比较促销活动前后销售量的变化来评估促销效果,方法比较简单,但也是有益的尝试。江明华和董伟明的《价格促销的折扣量影响品牌资产的实证研究》通过回访研究发现,深度折扣的价格促销对品牌忠诚度和品牌资产有负面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向。
关于纳税筹划方面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并且不被人们接受.近年《中国税务报》从2000年开始创办了《筹划专刊》介绍纳税筹划的理论与实务,促进了我国纳税方面的发展。2005年第六次国家税务局会议通过了《注册税务师管理暂行办法》。这一办法的颁布使得纳税筹划更加名正言顺。2005年天津召开的《税务筹划》研讨会上北京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湖南大学的学者同时提议要从战略管理的高度研究我国的税收问题。天津大学盖地教授指出:“税收筹划研究从单纯的节税论向经营战略论的转变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从奇特战略的角度来研究纳税筹划,通过与管理学的交叉融合,开拓了纳税筹划的新领域。
纳税筹划的研究在我国尚属一个新课题随着我国税制的不断完善,与国际惯例相接轨,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和会计或律师事务所涌入中国,我国纳税筹划也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7]。
2 商场促销的会计处理方式和税务处理依据
2.1促销方式的会计处理方式
关于促销收入的确定《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CAS14)及其应用指南、讲解和解释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主要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中的处理方法但未对促销活动中的会计核算作出具体规定。由于会计人员对业务事项的理解不同,不同企业对同一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存在着较大差异,使会计信息缺乏必要可比性[8]。实际业务中对促销业务的会计核算主要有折扣销售和费用销售两处理方式。
2.1.1 折扣销售
税法上的“折扣销售”在会计上又称之为“商业折扣”是商家为了增加产品的销售量而在价格上给予消费者一定的优惠,在开展促销活动时采取一些方法,向顾客赠送商品或者服务的行为不影响销售商品收入的计量,应以扣除后的金额确认收入。
2.1.2费用销售
商家在消费者的消费金额达到一定数量后,进行买赠销售行为或价格减免,其主要目的是在于促进消费,刺激销售额,扩大市场占有量,其本质是为了刺激消费。该费用的发生与日常经营活动的销售密切相关,在会计上应作为“销售费用”核算。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3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