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并购雅虎公司的风险分析(附件)

摘 要 在经济转型背景下,我国企业并购呈现“两快两慢”的特点,即并购市场快速发展、跨境并购快速增长;促进并购的金融产品创新慢、支持并购的制度创新慢。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解决中国长期发展问题的关键,已成为普遍共识。当前企业经营不景气的状况在蔓延,产能过剩的问题充分暴露,推动经济转型的市场“倒闭”力量形成,与此同时,政府对经济增速下滑的“阵痛”,保持了前所未有的“容忍”态度。有了“倒闭”的力量,承受了减速的“阵痛”,能否有经济转型的结果,关键看如何推进企业的行动。以市场为导向的并购无疑是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阿里巴巴并购雅虎公司案例分析,从并购动机、并购可能产生的协同效应等逐步进行详细解说,进而提出解决和降低类似问题出现的一些对策和建议。因此,企业并购中财务决策是否正确,所形成的财务方案是否恰当,决定了并购行动的成败和企业发展前景的好坏。这便是本论文研究的现实意义之所在。
目 录
1 绪论 1
1.1研究背景 1
1.2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1
1.2.1研究目的 1
1.2.2研究意义 2
1.2.3研究方法 2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3.1国外研究现状 2
1.3.2国内研究现状 3
1.3.3研究综述 4
1.4相关理论阐述 5
1.4.1并购的概念 5
1.4.2并购的类型 5
2阿里巴巴并购雅虎公司的风险分析 7
2.1企业简介 7
2.2阿里巴巴并购雅虎的风险分析 8
2.2.1并购前的调查风险 8
2.2.2并购中的财务风险 9
2.2.3并购后的整合风险 9
2.2.4并购企业文化冲突 10
2.3阿里巴巴并购雅虎问题启示 11
3阿里巴巴并购雅虎公司的风险防范 12
3.1 调查风险防范 12
3.2 财务风险防范 12
3.3 整合风险防范 14
3.4 企业文化融合 15
结 论 16
参考文献 17
1 绪论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1.1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资产重组,资产并购逐渐形成。企业资产并购的快速发展是对企业并购理论研究所遇到的又一个严重挑战。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在企业并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相比之下,我国在这一领域相对薄弱。然而,企业并购是一项重要的战略投资扩张行为,将包括在并购财务决策活动。与其他活动相比,与一个企业的生产经营并购有一个广泛的,也有很多影响因素,内容也越来越复杂,对企业发展前景有很大的影响。
伴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权制度改革的不断完善,企业并购已经成为企业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快速的改变企业的价值没有哪种方法能够比得上并购,从联想并购IBM,到明基收购西门子手机业务,全球大的企业中几乎没有一家不是通过实施并购而壮大的。经济市场的扩大和深化使得我国企业在并购的活动中也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1.2研究目的、意义和方法
1.2.1研究目的
对于成功的现金并购来说不可缺少的是庞大资金的支持。通过并购,企业能够有效利用外来资源达到本身发展的目的,于此同时也有调整区域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和市场划分的作用。企业选择并购目的是希望能产生协同效应,但实际操作当中,有很多并购企业并没有达到目标。
所以,整理分析企业并购中存在的财务问题是十分需要的。通过阿里巴巴并购雅虎案例结合相关理论,展开具体详细的分析,从并购动机、并购可能产生的协同效应、并购背景等逐步进行详细解说,进而提出解决类似问题的一些对策和建议。
1.2.2研究意义
在企业并购浪潮的洗礼下,并购成为企业的一项重大投资决策行为,并购之后经济上就面临了新的形势,近年来企业并购数量逐渐增加,并购交易金额也在快速增长。由于国际金融危机快速蔓延和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目前我国市场经济未能解决深层次的矛盾问题的核心,并购在我国经济生活的难度也在增加,经济压力也在增加,更多的企业管理的难度增加。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阿里巴巴公司的并购分析,总结机遇和挑战,研究并购后的企业财务分析集成逻辑思维,构建一个更加合理的综合管理体系。
1.2.3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对已有的关于盈利质量分析的理论知识以及相关书籍文献进行系统的阅读和研究,并归纳总结。
2.比较研究法:本文在阐述企业并购相关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将并购方法实施前后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并购方法的可行性和现实性,从而有利于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列举阿里巴巴并购雅虎的典型案例,剖析雅虎的财务绩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使得筹划方法更具有说服力和应用价值。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外研究现状
西方企业对并购中财务风险管理理论研究比较完善,在确认、评估和控制并购风险问题上有较多的经验,对并购风险的认识、并购的成败情况、并购财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并购财务风险的控制以及并购后的整合都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
Gugler关于并购的实际成败上,对19811998年世界发生跨国并购的企业与未发生跨国并购的企业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多数国家在并购后的15年里,利润都有所上升,然而销售收入有所下降。
Healy(1990)认为,企业并购风险是指企业并购失败、市场价值降低及管理成本上升等,或指并购后企业市场价值遭到侵蚀的可能性。
美国著名的投资银行学家杰弗里C胡克(1998)认为,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由于通过借债为收购融资而制约了并购方为经营融资并同时偿债的能力引起的财务危机。
拉杰科斯(2012)将并购后的整合分为资源整合(包括保留和整合人力资源、整合金融资源及有形资源和整合商誉及其他无形资源)、流程整合(包括整合管理系统、报酬计划、技术与创新)、公司责任的整合(包括履行对顾客和供应商的承诺、履行对股为、债券持有者和贷款者的承诺、履行对雇员和社区的承诺)等主要方面。
新泽西技术研究院院长阿洛科?查克罗巴蒂(AlokChakrabarti)(2013)指出并购财务整合是为了使并购方在财务的稳定性和市场上的形象得到保障,并购双方在一定条件法律制度的牵制下达成共识,减少各项不必要的费用成本支出。
1.3.2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研究主要有:
吴永林(1997)的并购动机和客观的分析理论,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分析了并购的动机和原因。宏观的观点:在中国企业并购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企业并购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需要;企业并购是我国市场组织的需要;企业并购在中国科技进步的需要。微观的角度来看,并购有其内在动机因素导致企业并购的冲动:科技公司加强竞争优势互补。
王泰顺提(2006)并购和财务风险的原因分析,提出了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不准确的估值,并购支付方式是不合适的,并购融资不合理、并购整合效率低造成的原因。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802.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