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偷漏税手段及其防范措施
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和进步的情况下,许多大中型企业也层出不穷,并且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国家收入的主要来源就是企业的税收,如果税收减少,那么国家财政也将大大缩水 ,因此我国的相关政府也出具了相关的优惠政策进行辅助。众所周知,中国市场的改革,资金的投入,也致使企业的一系列的问题也浮出水面,表现最严重的就是企业偷漏税的问题,并且偷漏税的手段也层出不穷,问题的多样化已严重阻挡了国家的发展,给国家财政收入也造成了极大地损失,使得我国政府的经济收入越来越少,同时,国家用于其他方面的资金也将随之减少。所以尽早解决企业偷漏税已成为国家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如何进行税收管理和缴纳税费是主要研究方向。本文就目前企业偷漏税的现象,通过企业举例分析出目前偷漏税的基本手段以及防范措施,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目录
一、引言 1
二、税收 1
(一)税收的含义 1
(二)税收的职能作用 1
三、企业偷漏税常见手段和原因 1
(一)企业偷漏税常见手段 1
(二)企业偷漏税原因 3
四、我国防止企业偷漏税的防范措施 4
(一)增强国民纳税意识 4
(二)改善我国现行的税制 4
(三)加大企业偷漏税的惩罚力度 4
(四)从根本上解决偷漏税 5
五、总结 5
六、参考文献 6
致 谢 7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也随之发展起来,企业也就渐渐涌起,目前来讲,许多企业选择了上市,并且走出中国,在国外成立分公司,但是就因为企业如此快速的发展从而导致国家对企业的监管不善,税收因一些偷漏税手段的不断创新而减少,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个阶段来说,同样可以发现偷漏税的现象,比如通过生产费用的提高、营业收入的减少、发票滥用等手段进行偷漏税。虽然说国家出具了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规范企业,但是企业的“创造”是出乎想象的,新的形式、新的手段层出不穷。偷漏税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
本文结合K企业的偷漏税中所使用的手段,分析企业如何在如此严谨的法律情况下实行偷漏税的,并提出在偷漏税手段创新如此之快的情况下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二、税收
(一)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大众的要求,依附公共的权利,根据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介入国民收入分派,强制地、无偿地获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对税收的内在含义一般能从下列几个方面来理解:①国家纳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取得公共产物的需要。②国家纳税凭借的是公共权利。税收征收的主体只可以是代表社会全体成员利用公共权力的政府,其余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是无权纳税的。政府管理社会和为民众提供公共产品的义务是与大众权利相对应的。③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④税收必须借助法律形式才能进行。
(二)税收的职能作用
税收职能是指税收所拥有的内在功能,税收作用则是税收职能在一定条件下的详细表现。税收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就是税收。构造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职能。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三个基本特点。税收的这类特点,使其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当前,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
税收还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税收触及到社会的生产经营、商品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领域,可以综合地反映国家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不但可以通过税收收入的增减变化及税源的变化,及时掌握宏观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而且还可以在税收征管活动中了解微观经济状况,觉察并纠正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国民经济连续发展。
除此之外,税收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权利的重要表现,所以在对外交往中,税收还具有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作用。
三、企业偷漏税常见手段和原因
(一)企业偷漏税常见手段
以下以K企业家具零售作为会计主体,具体以2017年11月的运营数据来进行该企业偷税漏税说明,根据该家具店的相关财务数据分析可知,见表1,该家具店有以下偷漏税手段:
内容
货币资金
未分配利润
生产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对外财务报表
1056874
25846.76
856317
1562850
925874
对内财务报表
1320122
256821.24
726582
1826098
862505
表1
1.账外设账进行偷漏税
许多企业为达到偷漏税的目的,会设置内外两个账簿。一般而言,对内的账簿是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以供企业内部资料使用者使用,以方便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掌控,以维持企业的持续发展;而对外的账簿则是通过伪造,变造的方式进行虚假的账务处理,以此来生成虚假的企业经营状况,用虚假的数据进行纳税申报,以此来达到偷税漏税。
2.利用税率进行偷漏税
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测量税负轻重与否的主要标志。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纳税人,不同的产品,他们的税率也因此不同,国家通过调节税率的高低来实现企业收支平衡,因此,许多企业就通过国家税收的这个漏洞,钻空子进行偷漏税,将自己变为低税率的纳税人。例如这家家具销售类企业,经营数百种商品,每种产品身上都有不同的税率,从而企业混淆税率,只按低税率的产品进行缴纳税额,并不分项进行纳税,由此企业也可以达到少交税的目的。
3.利用损益偷漏税
企业一般利用损益偷漏税具体表现在多列费用与成本少列收入。企业的成本通常包含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损,称为企业生产费用。企业为生产特定种类、特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便是这些产品的成本。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不是指产品所花费的全部成本。企业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费用。企业的成本费用实际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企业通过成本偷税漏税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多提固定资产折旧。企业的固定资产都应按一定的方法进行计提折旧,在计算折旧额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还要考虑到预计净残值。多计提折旧就虚增费用,从而达到偷税偷税的目的。从表1中可以看出该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对外报表中极高,这样使得企业的费用类增加,从而所得税就随之减少(在收入均衡的情况下,成本的增加导致利润的减少,应缴纳的所得税也会同幅度减少)。
在许多情况下,企业需要对一些产品进行估价入账,待发票到了的时候再按照发票上的价格进行记录。但是估计的价格存在很大的不可估计的因素,所以许多企业就通过这样的机会,通过高估或者重复估价进行增加生产成本以减少应缴纳的税额。
见表1,该企业的11月的实际销售金额为1826098元,但是实际上企业对外报的发票金额为1562850元,由于许多顾客对发票的认知不够,所以在购买商品以后不会向企业索要发票,从而使得实际销售额与发票上的金额要大得多,这样可以看出企业的货币资金也存在着相同问题,企业将505976元的货款存进企业私有的小金库中。企业在银行只能开一个基本存款账户,但是目前有许多企业在多家银行进行开户,并且多家银行账户都是同时使用的,当国家税务机关进行检查时,企业将会提供多个开户银行的其中一家,以此来达到隐藏收入的作用,收入的减少从而缴纳的税款也随之减少。现在很多企业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后不开具发票,则这笔交易的收入就不需要缴纳税费,因此减少税款。
目录
一、引言 1
二、税收 1
(一)税收的含义 1
(二)税收的职能作用 1
三、企业偷漏税常见手段和原因 1
(一)企业偷漏税常见手段 1
(二)企业偷漏税原因 3
四、我国防止企业偷漏税的防范措施 4
(一)增强国民纳税意识 4
(二)改善我国现行的税制 4
(三)加大企业偷漏税的惩罚力度 4
(四)从根本上解决偷漏税 5
五、总结 5
六、参考文献 6
致 谢 7
一、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科技也随之发展起来,企业也就渐渐涌起,目前来讲,许多企业选择了上市,并且走出中国,在国外成立分公司,但是就因为企业如此快速的发展从而导致国家对企业的监管不善,税收因一些偷漏税手段的不断创新而减少,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的每个阶段来说,同样可以发现偷漏税的现象,比如通过生产费用的提高、营业收入的减少、发票滥用等手段进行偷漏税。虽然说国家出具了相关的法律规定进行规范企业,但是企业的“创造”是出乎想象的,新的形式、新的手段层出不穷。偷漏税已经严重影响了国家的发展。
本文结合K企业的偷漏税中所使用的手段,分析企业如何在如此严谨的法律情况下实行偷漏税的,并提出在偷漏税手段创新如此之快的情况下应采取的防范措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二、税收
(一)税收的含义
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大众的要求,依附公共的权利,根据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介入国民收入分派,强制地、无偿地获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对税收的内在含义一般能从下列几个方面来理解:①国家纳税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社会成员取得公共产物的需要。②国家纳税凭借的是公共权利。税收征收的主体只可以是代表社会全体成员利用公共权力的政府,其余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是无权纳税的。政府管理社会和为民众提供公共产品的义务是与大众权利相对应的。③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重要形式。④税收必须借助法律形式才能进行。
(二)税收的职能作用
税收职能是指税收所拥有的内在功能,税收作用则是税收职能在一定条件下的详细表现。税收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就是税收。构造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职能。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三个基本特点。税收的这类特点,使其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当前,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
税收还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税收触及到社会的生产经营、商品流通、分配、消费等各个领域,可以综合地反映国家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不但可以通过税收收入的增减变化及税源的变化,及时掌握宏观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而且还可以在税收征管活动中了解微观经济状况,觉察并纠正纳税人在生产经营过程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国民经济连续发展。
除此之外,税收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权利的重要表现,所以在对外交往中,税收还具有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作用。
三、企业偷漏税常见手段和原因
(一)企业偷漏税常见手段
以下以K企业家具零售作为会计主体,具体以2017年11月的运营数据来进行该企业偷税漏税说明,根据该家具店的相关财务数据分析可知,见表1,该家具店有以下偷漏税手段:
内容
货币资金
未分配利润
生产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
主营业务成本
对外财务报表
1056874
25846.76
856317
1562850
925874
对内财务报表
1320122
256821.24
726582
1826098
862505
表1
1.账外设账进行偷漏税
许多企业为达到偷漏税的目的,会设置内外两个账簿。一般而言,对内的账簿是真实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以供企业内部资料使用者使用,以方便对企业的经营状况进行掌控,以维持企业的持续发展;而对外的账簿则是通过伪造,变造的方式进行虚假的账务处理,以此来生成虚假的企业经营状况,用虚假的数据进行纳税申报,以此来达到偷税漏税。
2.利用税率进行偷漏税
税率,是对征税对象的征收比例或征收额度。税率是计算税额的尺度,也是测量税负轻重与否的主要标志。不同的企业,不同的纳税人,不同的产品,他们的税率也因此不同,国家通过调节税率的高低来实现企业收支平衡,因此,许多企业就通过国家税收的这个漏洞,钻空子进行偷漏税,将自己变为低税率的纳税人。例如这家家具销售类企业,经营数百种商品,每种产品身上都有不同的税率,从而企业混淆税率,只按低税率的产品进行缴纳税额,并不分项进行纳税,由此企业也可以达到少交税的目的。
3.利用损益偷漏税
企业一般利用损益偷漏税具体表现在多列费用与成本少列收入。企业的成本通常包含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损,称为企业生产费用。企业为生产特定种类、特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便是这些产品的成本。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亦称制造成本,不是指产品所花费的全部成本。企业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费用。企业的成本费用实际是指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企业通过成本偷税漏税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多提固定资产折旧。企业的固定资产都应按一定的方法进行计提折旧,在计算折旧额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该项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还要考虑到预计净残值。多计提折旧就虚增费用,从而达到偷税偷税的目的。从表1中可以看出该企业的生产成本在对外报表中极高,这样使得企业的费用类增加,从而所得税就随之减少(在收入均衡的情况下,成本的增加导致利润的减少,应缴纳的所得税也会同幅度减少)。
在许多情况下,企业需要对一些产品进行估价入账,待发票到了的时候再按照发票上的价格进行记录。但是估计的价格存在很大的不可估计的因素,所以许多企业就通过这样的机会,通过高估或者重复估价进行增加生产成本以减少应缴纳的税额。
见表1,该企业的11月的实际销售金额为1826098元,但是实际上企业对外报的发票金额为1562850元,由于许多顾客对发票的认知不够,所以在购买商品以后不会向企业索要发票,从而使得实际销售额与发票上的金额要大得多,这样可以看出企业的货币资金也存在着相同问题,企业将505976元的货款存进企业私有的小金库中。企业在银行只能开一个基本存款账户,但是目前有许多企业在多家银行进行开户,并且多家银行账户都是同时使用的,当国家税务机关进行检查时,企业将会提供多个开户银行的其中一家,以此来达到隐藏收入的作用,收入的减少从而缴纳的税款也随之减少。现在很多企业在经济业务发生之后不开具发票,则这笔交易的收入就不需要缴纳税费,因此减少税款。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