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石化浅析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附件)

国有企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把控着国民经济的命脉,而随着国家“放权”政策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对市场宏观调控的作用愈发重要。科学的财务管理目标对优化国有企业的理财行为,引导国有企业配合国家实现对市场经济的调控有着重要的指向作用。文章采用了比较研究法和文献资料分析法对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进行研究,在阐述财务管理目标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财务管理目标进行分析,提出一些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制定的建议,并根据国有企业的现状提出社会价值最大化将成为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结论。关键词 财务管理目标,宏观调控,社会责任
目 录
1 引言 2
2 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2
2.1 产值最大化 2
2.2 利润最大化 2
2.3 股东财富最大化 3
2.4 企业价值最大化 4
2.5 社会价值最大化 4
3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 5
3.1 从包干制度到现代企业制度 5
3.2 国有企业上市之路 6
3.3 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6
4 中石化财务管理目标的发展 7
4.1 中石化简介 7
4.2 中石化经营数据分析 7
4.3 中石化的财务管理目标和社会责任 10
5 制定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建议 11
5.1 国有企业管理目标的制定原则 11
5.1.1 财务盈利和财务风控相结合原则 12
5.1.2 多方利益协调原则 12
5.1.3 国有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要以国为本 12
5.2 完善国有企业社会价值最大化原则 13
结 论 14
致 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尤其是国有企业更是鹤立鸡群,但在发展过程中,国有企业也出现了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等现象,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发展的指路明灯,在众说纷纭的财务管理目标理论中,国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有企业必须做出取舍,选择适合自己的财务管理目标。中石化作为国有企业的龙头企业和国家资源类企业的最重要的企业,一直走在国有企业的带头位置,是国有企业的典范,它的财务管理方式体现了一个时期中国国有经济的走势和特点。对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发展的研究可以引导国有企业选择适合自己正确的财务管理目标,对国有企业的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2 财务管理目标理论
2.1 产值最大化
产值最大化,就是将生产产量作为企业的管理目标,是比较原始的财务管理目标方法,在这种制度之下,企业的管理者主要任务就是下达国家的生产目标,想法设法完成指标,员工及领导的薪资福利由指标完成度决定。这种方法可以将财务管理目标量化,更直观,适用于大部分制造企业。但它的缺点也显而易见,总产值最大化存在诸多缺陷,一是只讲产值,不讲效益;二是只讲数量,不求质量;三是只抓生产,不抓销售;四是只重投入,不讲挖掘。产值最大化使得国企在运营的过程中,片面追求产能,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又忽视了产品的质量以及含金量。综上所述,产值最大化在国有企业发展的特殊时期起到了特殊的作用,但由于其的缺陷,是不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必将被淘汰。
2.2 利润最大化
利润最大化,就是把利润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第一目标,利润作为绩效的考核。众所周知,企业在经营时会产生收入和成本,若企业总成本小于总收入,企业便会亏损,若总收入大于总成本,就会产生剩余收益,这个所谓的剩余收益就是利润。利润是衡量一个企业经营状况和成果的标准,也是企业可以持续经营、发展的经济来源。
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不仅要求获取利润,而且要求获取最大利润,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产量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边际收益是最后增加一单位销售量所增加的收益,边际成本是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如果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就意味着增加产量可以增加总利润,于是厂商会继续增加产量,以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如果最后增加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那就意味着增加产量不仅不能增加利润,反而会发生亏损,这时厂商为了实现最大利润目标,就不会增加产量而会减少产量。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的总利润才能达到极大值。所以MR=MC成为利润极大化的条件,这一利润极大化条件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市场结构。
本质上来说,利润最大化仍然是把财务管理的目标直观化、数字化的一种方法,但相较于产值最大化,这种方法不仅仅把眼光放在了产值上,更多的关心产品的质量、成本、价格等,不仅仅注重生产,也着重销售。 的确,利润最大化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在西方市场曾经风靡一时,直到现在,仍被许多企业管理者奉为经典,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因而这种方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资源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尤其是在企业发展的前期会起到极好的效果。但它的缺点在于片面追求利润。没能有效地考虑风险问题,使得财务管理者会不顾风险的追求利润,在我的调查中,发现前段时间中国市场频发的“毒鸡蛋”、“毒粉丝”等现象就是由其导致。另外这种方法,往往会使企业的管理决策带有短期的行为,只顾眼前利润,而忽视了长远发展,错失一些发展的良机。
2.3 股东财富最大化
股东财富最大化,就是把股东的权益放在财务管理的首要目标。这种财务管理是伴随着市场股份制出现而出现的,适用于大部分的上市公司。在股份制经济条件下,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来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的前提下,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则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大。这种方法同样可以把财务管理目标直观化,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股价的变化来调整经营策略,股价成为企业经营一段时间内成果的体现。这种管理方法的优点在于:1.概念清晰,用股价作为计量标准;2.考虑了资金时间价值,可以规避一些短期行为;3.考虑了风险因素,由于股票市场存在着诸多风险使得管理者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规避风险;4.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股东财富最大化缺点在于:首先,股东财富最大化只适用于有股东的企业,也就是股份制上市企业,而目前我国的上市企业还不多,该方法适用性低,其次,由于这种管理方法过于重视股东利益,尤其是大股东利益,容易导致员工、管理者、小股东权益受到侵害,不利于企业的发展,最后,股票的价格不仅仅受到财务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市场、股民、国际市场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因而股价未必就能正确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而且这种不可控的因子会增加企业的经营风险。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jmgl/cwgl/2351.html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