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反腐的法律治理

摘要: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型反腐模式,为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与监督权提供了平台,是政府反腐的重要补充。但是缺乏制度规范的网络反腐,在促进反腐斗争的同时,也可能侵犯公民的名誉权、隐私权等合法权益;与政府反腐脱节,影响反腐成效。加强网络反腐的法治化进程,用制度保证公民网络监督权的实现,应明确立法主体,明确网民权利和义务,建立举报人保护、个人信息保护和被举报人保护法律制度,通过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完善网络反腐处理及反馈机制,保护举报人和被举报人的合法权益。

论罪犯生育权

摘要:生育权是一种基本人权,人人享有。罪犯是否享有生育权触及到我国法律空白,我国法律既没规定罪犯享有生育权,也没有剥夺罪犯的生育权,而生育权是人格权,并且是公民的基本人权, 尽管罪犯享有生育权与现行的某些法律制度出现了一些冲突,但由于我国刑法罪犯被剥夺或限制人身自由权、生命权,生育权的实现方式也受到限制,因此可以通过程序和实体两方面的设计来保障罪犯的生育权的实现,让罪犯也享有作为一个人应当享有的人权,同时完善我国法律的不足点。
关键字:罪犯;生育权;保障
The Discuss

论行政诉讼法受案范围的局限及其改进

摘要:现行《行政诉讼法》已经实施20余年,让法官受理行政案件有法可依,让公民行使司法救济有法可寻。但是,社会事务的日渐复杂,行政活动多样化,行政纠纷类型增多,多年来的行政诉讼司法实践也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比如现行的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过于狭小,以致受案范围的确定方式有漏洞,所针对的行政行为有限等。鉴于三部诉讼法中的两部诉讼法已经在不断地发展与完善,我们更要立足国情,借鉴国外成熟的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经验改进我国的行政诉讼法,力争寻求符合民意保护民权更广泛的受案范围。

论道地药材的知识产权保护

摘要: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智慧与劳动的结晶,是中华人民与疾病斗争的产物,我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无数的临床经验,以及浩如烟海的医学典籍。道地药材作为药材中的精品,中医疗效的基础,其法律保护至关重要,我国对道地药材也有相关的法律保护措施,但是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通过对现有的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和著作权保护的现状和不足的分析,并结合道地药材本身的特点,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以期对道地药材的法律保护有所帮助。

论食品安全犯罪的刑法治理

摘要:我国《刑法修正案(八)》扩大对食品安全犯罪的打击力度,在食品安全犯罪的立法体例、犯罪主体的确定、定罪处罚等方面取得进步。在食品安全犯罪的法律调整上,存在食品安全犯罪的罪名体系、犯罪的主观方面规定狭窄、犯罪行为的规定不全面、监督体系不完善、不健全等法律问题。针对食品安全刑事立法的不足和刑事执法的缺陷,应该建立我国食品安全犯罪立法体系;明确食品犯罪的犯罪构成;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犯罪刑事规制立法;完善食品安全监督体系;提升打击食品犯罪的执法效果。

试论中国民族政策的平等性

摘要:自建国以来实行的民族政策,成功的处理了过往的许多民族问题,使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各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然而,现有的民族政策也在实践中反映出了一些的问题。现有的民族政策偏重形式上的平等,即政策原则上的公正,而忽略了实质上的平等,即结果的公正,造成少数民族在宪法所规定的人权问题上优于汉族。民族政策的平等性在我国依然是法律调整的灰色地带,只有立足我国国情,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法律层面建立一种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长效机制,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推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试论假释程序的完善

摘要:假释程序是刑罚执行变更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假释的整个实施过程都关系到公民的最基本权利,对社会最重要的公平正义起到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假释制度运行不畅,出现大量的违法违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假释程序存在结构性缺陷。对此,本文借鉴西方国家的经验,从司法实践角度切入,认为应加强假释程序的诉讼化性质,通过提升利害关系人的程序参与权来打破假释程序的封闭性和秘密性,改变目前假释中公权力决定一切的局面。与此同时,检察机关需要发挥其检察监督的职能,对假释的过程同步进行监督。
关键字:假释;

试论农村土地征收程序的完善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我国实行新型城市化战略以来,为满足城市扩张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在我国土地二元制的结构下,大量农村集体所有土地通过征收制度成为国有土地。然而,现行的土地征收程序却并不完善,引发了诸多问题,被征地农民的权利并未得到有效保护。本课题从土地征收程序的理论学说、当前土地征收程序存在问题入手,探索现行土地征收程序出现问题的成因,试图对土地征收程序完善提出建议,以期为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

试论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摘要: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在刑事诉讼中,通过使用非法手段取得的证据,无法被采纳而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的规则。新《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出台以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也出现了很多问题,规定仍不完善,和国际人权保障标准存在一定距离。而且,由于配套机制不健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在实际运行中有很大困难。本文在简要介绍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基本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西方法治国家的相关规定,对该规则的完善提出几点建议,以预防冤假错案的发生,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基本权利,从而树立司法的公正和权威。

试论商品化人格权的民法保护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家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利用名人的姓名、肖像、声音等来促进商品销售,提高竞争力,获得高额利润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如何保护新时代下商品化的人格权已成为当务之急。传统民法理论只保护人格权中的人格利益而不保护财产利益,因此无法解决人格权商品化带来的问题。本文主要对人格权商品化的正当性、法律性质、以及民法规制等进行了探讨,并就完善我国民法对人格权商品化的保护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

试论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

摘要:人体器官移植技术,被誉为21世纪医学领域的顶峰,为亟需器官移植的病患带来了新生。与此同时,器官捐赠的稀缺性移植引发猖獗的犯罪。现实呼吁规则。《刑法修正案(八)》新设了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但是,由于刑法法条的概括性与简洁性,法律实践中的许多问题还没得到解决。例如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中“人体器官”的认定,被害人承诺的有效性,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与故意伤害、故意杀人之间的关系等仍需探究的问题。因而,从本罪的构成要件出发,笔者将对其进行粗浅阐述,希望能于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好棒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