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界网络标题党乱象根治对策研究(附件)【字数:8732】
指导教师 魏明 摘 要在当下,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来获取身边的信息和了解世界,全民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连线》杂志曾喊出“人人皆是传者,个个皆是媒体”。信息爆炸的时代,在海量的信息之中如何吸引民众的眼球就变成了新闻媒体工作者最为关切的问题,新闻业界的竞争也因此不断加剧。此种竞争一方面对促进新闻质量的提高有所裨益,另一方面也使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遭受了严峻的考验。为了吸引受众的关注,一些媒体采用夸张夸大、断章取义甚至歪曲事实的手段制作出一些怪诞、夸张的标题来诱使受众进入联翩的想象中,即所谓的“标题党现象”。此类现象扭曲了新闻报道真实的本意,也对公众造成了恶意误导,因此,本文通过解释新闻标题和“标题党现象”的不同,透彻分析“标题党”的产生原因,挖掘 “标题党现象”造成的恶劣社会影响,并提出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以期为我国的新闻事业发展略尽绵薄之力。
Keywords: heading party; Spread the psychological; Audience; News headlines目 录
第一章 新闻标题与“标题党” 5
1.1新闻标题的概念及作用 5
1.1.1简洁准确 5
1.1.2动态揭示内容 5
1.1.3主副结合,虚实结合 5
1.1.4发挥创造性 5
1.2 关于“标题党”的概述 5
第二章 “标题党现象”的特点 6
2.1“标题党”打内容擦边球 6
2.2“标题党”走煽情路线 6
2.3标题失实,与内容不符 7
第三章 深层剖析“标题党”产生的原因 7
3.1网络信息泛滥 7
3.2新闻媒体工作者职业道德沦丧 8
3.3迎合部分读者的低级趣味 8
第四章 “标题党”的危害 9
4.1造成社会各群体冲突,破坏社会稳定 9
4.2损害政府公信力,激化社会矛盾 9
4.3破坏媒体公信力,威胁社会稳定发展 10
4.4破坏网络环境,影响网络诚信 10
第五章 抵制和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治“标题党”的途径 10
5.1新闻媒体企业肩负起社会责任 10
5.2新闻工作者严守职业道德 11
5.3净化网络媒体环境 11
5.4大众读者提高阅读品味 12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新闻标题与“标题党”
1.1新闻标题的概念及作用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不管在在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中都是如此。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1]。新闻标题能够以简短的文字概括、提示、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新闻。新闻标题的关键作用在于揭示事实和报告事实,合格的新闻标题能够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赢得大众的关注。新闻标题来源于新闻事实,并且与新闻事实应当密切相关,其彰显的含义或引导的联想应当与新闻事实的内容相符。
提高新闻的阅读量和关注度,促进新闻的传播,达成真实的社会信息传递,需要媒体从业者在选择或者拟定新闻标题的时候,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1.1简洁准确
新闻标题应当简洁准确,直指新闻的核心内容,并在把最有价值的内容展示给读者的同时,根据媒体的性质和风格来对题目进行拟定,力求生动,不能太过平淡,也不能标新立异,否则在刻意追求冲击力时很可能有失新闻的真实性。
1.1.2动态揭示内容
新闻标题中使用动词,可以使句子更传神,以动态的方式揭示文章的内容,也可以增强感染力,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1.1.3主副结合,虚实结合
新闻标题中进行主副、虚实等多层次的结合,可以使标题更加丰富生动,同时可以传达更多的信息。一般来说,采用实题的情况较多,虚题用的较少。
1.1.4发挥创造性
制作有创意的标题,更能吸引读者,使用便于理解的标题可以降低阅读障碍,便于读者增进理解。
1.2 关于“标题党”的概述
标题党是指为了吸引受众的关注,一些媒体采用夸张夸大、断章取义甚至歪曲事实的手段制作出一些怪诞、夸张的标题来诱使受众进入联翩的想象中。此类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使新闻的趣味性增强,但另一方面消解了网民对新闻本身的关注,导致了新闻的过度娱乐化,丧失了新闻报道社会真相之本意。商业网站深谙网络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环境的主体是 “草根”阶层,因此在进行新闻编辑时,努力迎合网民口味,使新闻产品符合“草根”的阅读习惯。“标题党”也就因此应运而生,“标题党”的网络推手网络新闻标题的编纂中故意使用较为夸张、耸动的文章标题以吸引网友点击观看帖子,但在实际上标题与新闻内容则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很多“标题党”的内容与色情、性暗示、凶杀、犯罪词语有关,刺激受众产生联想和好奇心,或者利用各种噱头来对标题进行“润色”,在最大程度上博得受众眼球,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譬如,最近网络中热议的《昨晚,石狮,震惊全国!一家34口灭门惨案!》一则新闻,运用了“震惊全国”、“灭门”、“惨案”等字眼来放大信息,使受众误以为是发生极为惨烈的刑事犯罪案件,进而引起关注,点击观看,但文章的实质内容却是一名民众捕杀了34只死老鼠,并无多大社会价值。
第二章 “标题党现象”的特点
2.1“标题党”打内容擦边球
一些标题常常利用刺激性或者诱惑性的方式来获得点击率,在法律规定的界限边缘打擦边球,使尽可能的使用一些带有暴力和情色性质的词语,虽然并不涉及违法犯罪,但实质上却是新闻道德的沦丧。我们常常会在社会新闻里看见“少妇”、“激情”、“虐”、“性”等字眼,并且会被放置在重点位置,加以小窗口跳出,或者加粗、彩色、闪烁等方式来突出这些刺激性词语。根据2005年公布的INTERNET新闻top100排行榜显示,《藤原纪香的“奶”谁能比》一文以17267万次的点击数高居榜首,此条新闻以日本知名女艺人的身材大做文章,而其报道的真实内容却是一则软文广告,主要内容为日本某神奇胸围公司为宣传新的胸围产品,做了一个调查报告,选出艺人界胸部线条最靓的女星。[2]2003年,网上突然出现一标题为《一个男人光天化日下给张曼玉擦背》的帖子,吸引了网民大量的点击。而点进去才发现是一名正在清扫机身的男性工人,而扫帚正好落在绘在机身上当时正给康佳代言的张曼玉背部,而此事件也发酵成为2003年度十大公关事件之一,标题党现象也由此更多地走入了公众的实现。
Keywords: heading party; Spread the psychological; Audience; News headlines目 录
第一章 新闻标题与“标题党” 5
1.1新闻标题的概念及作用 5
1.1.1简洁准确 5
1.1.2动态揭示内容 5
1.1.3主副结合,虚实结合 5
1.1.4发挥创造性 5
1.2 关于“标题党”的概述 5
第二章 “标题党现象”的特点 6
2.1“标题党”打内容擦边球 6
2.2“标题党”走煽情路线 6
2.3标题失实,与内容不符 7
第三章 深层剖析“标题党”产生的原因 7
3.1网络信息泛滥 7
3.2新闻媒体工作者职业道德沦丧 8
3.3迎合部分读者的低级趣味 8
第四章 “标题党”的危害 9
4.1造成社会各群体冲突,破坏社会稳定 9
4.2损害政府公信力,激化社会矛盾 9
4.3破坏媒体公信力,威胁社会稳定发展 10
4.4破坏网络环境,影响网络诚信 10
第五章 抵制和根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治“标题党”的途径 10
5.1新闻媒体企业肩负起社会责任 10
5.2新闻工作者严守职业道德 11
5.3净化网络媒体环境 11
5.4大众读者提高阅读品味 12
结束语 13
致 谢 14
参考文献 15
第一章 新闻标题与“标题党”
1.1新闻标题的概念及作用
标题是新闻的眼睛,不管在在传统媒体还是网络媒体中都是如此。新闻标题,是用以揭示、评价新闻内容的一段最简短的文字[1]。新闻标题能够以简短的文字概括、提示、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新闻。新闻标题的关键作用在于揭示事实和报告事实,合格的新闻标题能够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赢得大众的关注。新闻标题来源于新闻事实,并且与新闻事实应当密切相关,其彰显的含义或引导的联想应当与新闻事实的内容相符。
提高新闻的阅读量和关注度,促进新闻的传播,达成真实的社会信息传递,需要媒体从业者在选择或者拟定新闻标题的时候,把握以下几条原则:
1.1.1简洁准确
新闻标题应当简洁准确,直指新闻的核心内容,并在把最有价值的内容展示给读者的同时,根据媒体的性质和风格来对题目进行拟定,力求生动,不能太过平淡,也不能标新立异,否则在刻意追求冲击力时很可能有失新闻的真实性。
1.1.2动态揭示内容
新闻标题中使用动词,可以使句子更传神,以动态的方式揭示文章的内容,也可以增强感染力,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1.1.3主副结合,虚实结合
新闻标题中进行主副、虚实等多层次的结合,可以使标题更加丰富生动,同时可以传达更多的信息。一般来说,采用实题的情况较多,虚题用的较少。
1.1.4发挥创造性
制作有创意的标题,更能吸引读者,使用便于理解的标题可以降低阅读障碍,便于读者增进理解。
1.2 关于“标题党”的概述
标题党是指为了吸引受众的关注,一些媒体采用夸张夸大、断章取义甚至歪曲事实的手段制作出一些怪诞、夸张的标题来诱使受众进入联翩的想象中。此类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使新闻的趣味性增强,但另一方面消解了网民对新闻本身的关注,导致了新闻的过度娱乐化,丧失了新闻报道社会真相之本意。商业网站深谙网络媒体,尤其是社交媒体环境的主体是 “草根”阶层,因此在进行新闻编辑时,努力迎合网民口味,使新闻产品符合“草根”的阅读习惯。“标题党”也就因此应运而生,“标题党”的网络推手网络新闻标题的编纂中故意使用较为夸张、耸动的文章标题以吸引网友点击观看帖子,但在实际上标题与新闻内容则完全无关或联系不大。很多“标题党”的内容与色情、性暗示、凶杀、犯罪词语有关,刺激受众产生联想和好奇心,或者利用各种噱头来对标题进行“润色”,在最大程度上博得受众眼球,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譬如,最近网络中热议的《昨晚,石狮,震惊全国!一家34口灭门惨案!》一则新闻,运用了“震惊全国”、“灭门”、“惨案”等字眼来放大信息,使受众误以为是发生极为惨烈的刑事犯罪案件,进而引起关注,点击观看,但文章的实质内容却是一名民众捕杀了34只死老鼠,并无多大社会价值。
第二章 “标题党现象”的特点
2.1“标题党”打内容擦边球
一些标题常常利用刺激性或者诱惑性的方式来获得点击率,在法律规定的界限边缘打擦边球,使尽可能的使用一些带有暴力和情色性质的词语,虽然并不涉及违法犯罪,但实质上却是新闻道德的沦丧。我们常常会在社会新闻里看见“少妇”、“激情”、“虐”、“性”等字眼,并且会被放置在重点位置,加以小窗口跳出,或者加粗、彩色、闪烁等方式来突出这些刺激性词语。根据2005年公布的INTERNET新闻top100排行榜显示,《藤原纪香的“奶”谁能比》一文以17267万次的点击数高居榜首,此条新闻以日本知名女艺人的身材大做文章,而其报道的真实内容却是一则软文广告,主要内容为日本某神奇胸围公司为宣传新的胸围产品,做了一个调查报告,选出艺人界胸部线条最靓的女星。[2]2003年,网上突然出现一标题为《一个男人光天化日下给张曼玉擦背》的帖子,吸引了网民大量的点击。而点进去才发现是一名正在清扫机身的男性工人,而扫帚正好落在绘在机身上当时正给康佳代言的张曼玉背部,而此事件也发酵成为2003年度十大公关事件之一,标题党现象也由此更多地走入了公众的实现。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ysl/gbdsxwx/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