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老人关爱帮扶项目中的个案工作方法及其应用以北京北路社区为例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由独居老人引起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形势下,社会工作者需要运用个案工作的专业方法和技巧,融入独居老人关爱帮扶项目中,这对独居老人的照顾和帮助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分析关爱帮扶项目的基础上,以北京北路社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观察法选定案主,全面系统地运用个案工作方法为服务对象服务。个案结束后对服务效果进行评估和反思,并从个人、社区、政府三方面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帮助个案工作有效地应用于项目中。关键词 独居老人 关爱帮扶项目 社会工作 个案介入
目 录
1 引言 1
2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视角 2
2.1 核心概念 2
2.2 理论视角 2
3 项目陈述与分析 3
3.1 项目介绍 3
3.2 案例介绍 4
3.3 案例分析 5
4 个案工作在独居老人关爱帮扶项目中的实务介入 6
4.1 接案过程 6
4.2 介入过程与分析 6
4.3 介入评估 10
5 个案社会工作在独居老人关爱帮扶项目中介入的反思 11
5.1 提升服务人员的专业水平 11
5.2 建立长期有效的帮扶机制 12
5.3 构建独居老人的社会支持网络 12
5.4 发挥政府主导与监管作用 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 考 文 献 16
附录:访谈提纲 17
1 引言
目前中国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中国家。2016年末,我国60周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2.3亿,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预计到2025年,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近3亿,到2035年,我国将有4亿多老年人,而且按照目前我国老龄化发展趋势,只需二十多年,人口老龄化比重将由20%增加到30%,发展速度非常快。白皮书显示,由于我国城镇化加速推进人口流动,尤其是农村劳动力向大城镇的集中,导致我国空巢和独居老年人数增加[1],目前已经接近1亿人,所占百分比较高,家庭养老功能在不断退化,非常需要社会养老模式等帮助解决 *好棒文|www.hbsrm.com +Q: ^351916072^ 
老龄化带来的问题。可以看出,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时期。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很多社会公益组织一直在老年群体福利事业的道路上坚持不懈的努力着,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队伍在不断壮大,对社会各个领域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这些社会公益组织具备调动社会资源的能力,能够弥补对老年群体社会服务资源匮乏的问题,能够帮助老年福利事业的不断发展。
在上述原因的基础上,本文通过了解独居老人关爱帮扶项目的实施过程及个案工作的介入方式等,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与技巧,为老年群体提供、创造良好的养老条件使其安享晚年。同时通过参与到项目实施的过程中去,运用所学的个案工作专业方法,了解独居老人关爱帮扶项目的一般过程。
目前有关独居老人的研究较集中于心理学和社会学方面,社会工作领域尤其是个案工作介入方面文献研究较少。本次研究尝试通过个案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对独居老人的生活现状、身心健康等进行探讨和分析,以实地跟进项目及收集相关研究资料为基础,总结出个案工作介入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反思,便于独居老人社会工作理论的充实与完善。
本研究主要运用个案工作方法,以独居老人为服务对象,建立一对一的服务关系,运用个案工作技巧在访谈过程中控制住访谈进程,同时针对案主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服务计划,帮助案主处理自身问题,建立社会关系网络,改善生活水平。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种调查方法来对个案社会工作在独居老人关爱帮扶项目中的介入进行研究的。第一,文献调查法。通过查阅大量有关独居老人及个案工作方法的文献、专著和期刊,基于国内外学者现有的研究成果为本文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二,访问调查法。在研究中,依据研究目的,准备好访谈提纲,进而对独居老人运用个案工作方法进行访谈,通过访谈了解独居老人需求及社区个案工作方法应用的现状及问题,从而为毕业论文撰写提供资料。第三,实地观察法。通过观察北京北路社区的服务设施及服务内容,在观察个案工作介入的过程中发现问题。为本文提供实地研究素材,增强文章的准确度和可信度。
2 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视角
2.1 核心概念
2.1.1 独居老人
现阶段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学术界对人口老龄化显现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关注。独居老人作为显著的弱势群体,由于生理心理的问题使得他们需要更多关爱和帮扶。
韩少梅、张承训(1991)在对我国城乡独居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经济水平较差、易产生寂寞孤独感是影响独居老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一定程度上产生对于健康及文娱活动方面的需求[2]。学者刘欢(2014)从社会工作的视角研究发现很多老人的经济来源充足,所缺的是情感上的空虚[3]。
通过整理分析不同学者对独居老人的研究,笔者认为年龄在六十岁以上,因子女离开家成立新的家庭或者因自身离婚、丧偶、未婚等原因独自居住的老人为独居老人。笔者认为独居老人由于缺少家人的陪伴和照顾,以及经济水平较低的原因,造成他们心理、身理上产生孤独寂寞等问题,需要社会及社会工作者高度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问题,帮助他们走出孤独无助的困境。
2.1.2 关爱帮扶项目
关爱帮扶项目属于公益性项目,是由社会公益组织发起的项目。社会公益组织是由一种正当的、非政府的非营利的,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的社会组织,主要运行由政府部门倡议实施的农业、环保、水利、教育等项目,同时也有由民间组织提倡实行的老人、妇女儿童成长等项目。
2.2 理论视角
2.2.1 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一开始来源于“社会病原学”,起初是和个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联系在一起的,研究范围十分广泛。社会支持强调人与周围进行互动的过程,通过互动,人可以获得精神、金钱等帮助。Malecki.Demary (2002)等人认为,社会支持是通过他人特定的支持而产生的行为,这种行为能有效提高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避免个人收到不利环境的伤害[4]。
现阶段可以将社会支持分为四类:社区型“准正式支持”;以政府和正式组织为主导者的正式支持[5];以个人网络来支持的社会支持;有专业的社会工作者和社会工作机构提供的专业技术性支持。这四种社会支持在多个层面上相辅相成,逐渐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多元化的社会支持框架。

版权保护: 本文由 hbsrm.com编辑,转载请保留链接: www.hbsrm.com/rwxy/shehuixue/251.html

好棒文